基本信息
名稱: 劉三娘等造石雙阿彌陀像年代: 唐開元十年
尺寸: 殘高36cm。
作者: 劉三娘等
類別: 造像
材料: 玉石
收藏: 故宮博物院
文物欣賞
造石雙阿彌陀像,唐開元十年(722年),殘高36cm。佛頭已失,阿彌陀內穿僧祗支,胸系帶,外著袈裟,結跏趺坐,雙手一上揚,一下垂扶膝,身軀結實,豐潤飽滿,線刻衣飾被圓雕所取代。長方形須彌座,束腰部分為兩個六稜柱,柱正面中心各雕刻一朵蓮花,四角及中部共有6個力士扛托像座。座上為仰蓮,下部素麵。前面刻發願文為“開元十年正月廿三日,劉三娘、妹五娘、嫂郭,為亡過父母、七代先亡,敬造玉石雙身彌�象一區(軀),合家供養佛時。”
河北曲陽1953-54年所出唐朝紀年造像共10件,所知有7件發願文是鑿刻在像座正面的,這是因為唐以前造像基座以長方形(方形)為主,正面造像多刻繪護法力士、獅子、化生童子托舉博山爐等,發願文自然要退到兩側及背面。唐朝造像,束腰須彌座成為主流,須彌座本身形狀,使得其失去了雕刻護法題材的空間,將發願文移至正面,成為當時工匠的自然選擇。
觀世音
在西方淨土思想中觀音菩薩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但在中國古代無數神祗中,和老百姓感情最深、關係最密切的大概莫過於觀世音了。“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觀世音”,廣大人民的觀音崇拜事實上已超過了包括釋迦摩尼在內的所有佛、菩薩。觀世音並非中國本土的神,而是印度佛教中的一位菩薩。佛教在後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後,觀音信仰也在三國時傳入中國。但在起初並沒多大的影響,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開始流傳盛行起來,當時哀鴻遍野、苦難深重的動亂社會促使人民急需有一種強有力的精神支柱,渴望得到生活的信心和勇氣。觀世音又譯作“觀自在”“觀世自在”,含有觀機往救、自在無閡的意思。據佛教《法華經・普門品》說,受苦受難的眾生只要誦念“觀世音”的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觀世音的名字就是根據這個傳說意譯而來。這就讓觀音走進了民眾的精神世界中。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觀音並沒有以單獨的形象出現,只是脅侍的身份。而到唐代,佛教中國化的初步完成,這即是代表佛教造像以及觀音形象的中國化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