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中風治法特色

他在40歲時就被推上了中國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主任委員的位置,使其有機會在更高的層面上認識中醫藥學。 面對這一新成果,王永炎教授說,我們還要迎接各種嚴峻的挑戰,用現代科學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中醫藥學的生命科學屬性,實現中醫藥學科的現代化、國際化。 隨著生命科學界對人類健康與疾病認識的深化,中醫藥學必將成為生命科學的重要學科,以自己獨具的魅力與活力展示在世人面前。

王永炎教授是新中國中醫藥教育培養起來的第一代中醫藥學家,自北京中 醫學 院中醫系首屆六年制本科畢業後,一直從事臨床和教學工作。他早年的研究方向是 中風 病的防治研究。中風病是影響人類 健康 的重大疾病。年輕的王永炎決心要有所作為。
有關治療中風的記載古已有之,及至金元,名家迭出,理論諸多。單就中風證治而言,就有劉完素主火,張子和主風,朱丹溪主痰等諸說,他們各有所長又都不免有失偏頗。王永炎廣采醫林前輩之所長,結合自己多年臨床、教學的心得體會,逐步在理、法、方、藥各方面建立了自己的體系。強調多因素致病的病因學說,歸納出氣血逆亂犯腦的病機特點,他創製了以生大黃、芒硝、全栝樓、膽南星為主的化痰通腑飲,臨床用於搶救危重病人時往往收到顯著療效。他曾收治過這樣一位中風患者:53歲,男性。4天前發現左側 偏癱 ,口舌歪斜意識朦朧,4日未解大便。王教授先投之以大黃、芒硝等峻下藥為主的湯劑,兩劑便通後旋以平肝化痰、活血化瘀之法治之,服藥10劑基本痊癒而出院。再過1個月病人恢復了正常工作。王永炎以其創立的通腑化痰法不知醫好了多少病人,這一療法作為中風急性期的有效治法而被廣泛採用,成為近十多年來中風治法的一大特色。同時,他還是中醫急症必備用藥清開靈注射液的主要研製者之一。
王永炎在研究中發現,中風一詞始見於《內經》,立論於《金匱》,後多有闡發,但各家崇尚不一,學說紛紜而語義概念更迭,稱謂有仆擊大厥薄厥、偏枯、偏風、偏身不用、中風候、風癔候、風痱、風癔、中風、風痹、卒中、真中風、類中風、非風、卒中風、陰中、陽中等。為進一步深入研究與加強學術交流,有必要加以明確統一進而標準化。但是,要從幾十個或大同小異,或貌合神離的病名中,擇一恰如其分且與現代醫學接軌的名稱卻非易事。經過他不懈的努力與中醫藥學相關人士的協助,他主持編制的《中風病中醫診斷、療效評定標準》,在衛生主管部門支持下於1983年起在全國試行,1993年納入中醫急症診療規範專集,1995年向全國推廣。該《標準》首次套用醫學計量學記分方法評價療效,既富科學性又簡便易行,開中醫標準化管理之先河,是王永炎教授為中醫腦病學以及整箇中醫藥事業做出的新貢獻。
王永炎教授先後承擔國家“七五”、“八五”與“九五”中醫藥防治中風(腦血管病)、老年期痴呆等攻關課題及部級以上課題8項;還承擔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科研合作項目腦血管病的中醫康複課題。先後獲國家級、部市級科技進步(成果)獎十餘項。
提到過去的成就,王永炎謙遜地說,他今天能對中醫藥學做出一些貢獻,與其老師董建華教授的教誨密不可分。老師的醫德人品使他深受教化。為開拓視野,他先後在北京協和醫院、日本宮琦市和小林市神經精神病院研修神經內科。他在40歲時就被推上了中國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主任委員的位置,使其有機會在更高的層面上認識中醫藥學。也正是因為一位位前輩的提攜,他才能有現在的成就。所以他對他的學生也是竭力予以扶持和培養,不但向學生傳授學業,更注意學生人格素質的培養,希望他們能成為複合型的人才。作為博士生導師
他已培養醫學博士25名,所帶的博士後也有5人出站。他還撰寫或主編了《腦血管病》、《中風病要覽》等多部專著、教材。
王永炎教授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北京中醫學院院長,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研究院暨北京針灸骨傷學院院長。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醫學 中藥 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衛生部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藥典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及內科學會主任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等職。2000年起出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方劑項目首席科學家。
為了加強中醫藥臨床基礎研究,王永炎教授擔任“九五”攻關課題組組長,以益腎化濁法治療老年期血管性痴呆(VD)為研究專題,通過整理古今有關文獻,結合長期從事中風病及VD臨床研究的經驗,篩選出與VD相關的119項症狀及舌、脈象,制定統一的VD證候學科研觀察表,確定VD的核心症狀,進一步界定出VD的7個基本證類、各證類特徵性症狀及舌、脈像。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公布的美國精神神經疾病分類學中VD診斷的DSM-Ⅵ標準,制定出VD的分層診斷標準,建立了病例納入標準、觀察標準、監視標準及病例排除等一系列標準。研究中實現了不同學科的交叉與融合,開闊了視野,引進了先進的思路和方法,保證了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使課題研究始終處於學科的前沿。在團結協作,厚積薄發的基礎上,“聰聖”與“聰智”兩個中藥複方的研究已順利完成臨床前的實驗。通過開展多學科、多層次的研究,運用行為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電生理學和分子生物學手段進行神經遞質、神經因子、胺基酸的作用和腦組織能量譜測定的系統性研究,從而揭示VD的中藥複方干預的療效機制,確定了VD的危險因素,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取得總改善率為75
.3%的可喜成果,並在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上有所創新。在目前國內外尚無治療或控制血管性痴呆具有肯定效果的方法及藥物的情況下,他們按照中醫理法方藥統一的原則,以益腎化濁法創製的兩個複方中藥,無疑是VD患者的福音,充分體現了中醫藥在治療疑難疾病的方面特有的優勢,也是國家推動中醫藥科學臨床基礎研究結出的碩果。
面對這一新成果,王永炎教授說,我們還要迎接各種嚴峻的挑戰,用現代科學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中醫藥學的生命科學屬性,實現中醫藥學科的現代化、國際化。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醫藥創新體系,使中醫藥對現代重大、疑難病能夠較好地發揮治療作用或改善機體功能狀態,提高生存質量。隨著生命科學界對人類健康與疾病認識的深化,中醫藥學必將成為生命科學的重要學科,以自己獨具的魅力與活力展示在世人面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