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前鄉村自成村後,傳承著封建社會的經濟體制,全村主要以耕作為主。因村子北面靠溪較近,兼以個體小型捕撈作業。隨著社會經濟轉型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村中自然經濟逐漸和社會發展脫節,僅靠幾畝薄田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為提高生活質量,改變貧困現狀,自2005年後,村中絕大多數青年勞動力陸續選擇外出務工。交通
前鄉村位處甲東鎮最北邊,三面環溪,因溪里圈養水產,水路交通不便,只有南面可通外界,但因村小路窄,交通困難。雖2000年村民自發在村後拓寬路面,一時成為進村三條通道的主要幹道,但日久失修,交通功能已逐漸弱化。教育
受交通條件和地理位置影響,前鄉村一直處於半封閉狀態,受外界影響較小,封建觀念較為濃厚,篤信佛教,興土葬。村民世代務農,受教育程度低,這種局面自1998年後有所改善。2002年,為改變村中無國小的現狀,村中幾位老者曾合議借公家祠堂為辦學場所,購買桌椅,邀臨鄉一老夫子,教授村中小孩基本知識,因後續經費不足和辦學條件所限,一年後便不了了之。最近幾年,隨著改革的春風不斷普及,村民思想觀念也隨著不斷開化,對科技知識的重視程度和下一代的培養力度上不斷提高,但受家庭經濟條件的制約和傳統殘留思想的影響,人才培養匱乏,大學生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