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連村古民居群

前連村古民居群

前連村古民居群位於莆田市蓋尾鎮,修建於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前連村古民居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由16座古民居右毗鄰組成,平面布局呈“丁”字形,長達2.5千米。該建築由先祖連春曉開始,傳至連九庶(春候公),共有4子、24孫、99曾孫,相繼五代同堂,人丁興旺,在不斷擴建中形成規模。為省內、甚至全國僅有的“丁”字型布局的古民居建築群體。

民居簡介

前連村古民居群 前連村古民居群

前連村古民居群位於莆田市蓋尾鎮,修建於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

前連村古民居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由16座古民居右毗鄰組成,平面布局呈“丁”字形,長達2.5千米。該建築由先祖連春曉開始,傳至連九庶(春候公),共有4子、24孫、99曾孫,相繼五代同堂,人丁興旺,在不斷擴建中形成規模。為省內、甚至全國僅有的“丁”字型布局的古民居建築群體,規模之宏大令人震撼。

人口普查

前連村古民居群 前連村古民居群

前連村的連氏家族現有一萬多口人,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目前連氏古民居里多是老人居住,全村常住人口5000餘人。當地村民都很保護這片“丁”字形古民居群,把房屋建在這片古民居群的外圍,因此,在一片綠林和洋房的中央,前連村的舊街、古民居群、古宮廟和古橋樑得以基本保存原有的布局和歷史風貌。2012年,福建省省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前連村成為莆田唯一入選的歷史文化名村。  

規模特點

前連村不少古民居的廳堂正中仍懸掛著歷代朝廷敕封連姓先賢以及高官名流所贈的匾額。在“仙公厝”,一幅“萱堂燕喜”匾額懸掛在廳堂正中。據悉,這是老大的房子,這塊牌匾是連家老母親林氏八十大壽時,朝廷的達官貴人送來道賀的。這座大厝正對著“文筆峰”,村民都說這是塊風水寶地。的確如此,前連村迄今大專以上學歷就有千人,其中博士27名,碩士28名,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名,教授、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等90餘名,而在黨、政、軍、企、校等領域任各級領導幹部者,更是數以百計。最值得一提的是,單是從“仙公厝”大屋就先後走出碩士、博士30多名,可謂書香傳世譽滿門。

除了“丁”字型古民居群,前連村的其他各種文物遺存也很豐富。例如南宋丞相連治墓,規模宏大,占地近1000平方米,每年九月初九重陽節,仙遊、惠安、德化三邑連氏後裔必聚此致祭;又如鳳阿祖祠,始建於南宋末年,殿堂繪有連氏祖宗肖像壁畫,記載先賢歷史功德。此外,還有凌煙岩、放光岩、昭靈宮、清興宮、調元廟、山尾廟、會仙閣、順天閣、捉元軒等名勝古蹟。同時,諸多民情風俗和古老民俗文化至今也還在前連村保持下來。這裡的傳統文化相沿至今的有耕讀、商儒文化,以及十音、八樂、木偶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產業惟今保留下來的仍有乾果行還盛行;而像手工打鐵、竹製、彈棉花等傳統行業至今也仍在前連村沿襲下來。  

建築風格

前連村古民居群 前連村古民居群

至今仍保存得相對完整的前連“丁”字型古民居群,保持了清朝時期建築風格,進深一進、二進、三進不等。大厝有五間廂、九間廂、十一間廂不等,最大的甚至有十九間廂,可見當時家族財力雄厚。青石板打底,紅磚砌成的古宅莊嚴大氣,左右護厝,懸山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屋頂上的燕尾脊等無不體現地方古民居及莆仙紅磚建築特色。在古民居群中,所有大門皆書“上党家聲大,鳳阿世澤長”的對聯,象徵家族久遠輝煌的歷史。在部分古厝的門前外牆上,隨處可見有吉祥寓意的磚雕、木雕、石雕的古文化韻味。  

文獻記載

據史載,南宋年間就有前連地名,形成村落。前連村最大的特色,就是19座占地二十幾萬平方米較完整地保存著清代傳統風貌的大型古民居群。這片以“丁”字形格局排列的古民居群,全國僅前連村一處尚存,堪稱中國南方紅磚文化的典型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