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作用
清熱通經。
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熱則瀉之。
定位
微握拳,第5指掌關節前尺側,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
解剖
有指背動、靜脈;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主治
1. 熱病;
2. 乳癰、乳汁少等乳疾;
3. 頭痛、目痛、耳鳴、咽喉腫痛等頭面五官病證。
操作
直刺0.3~0.5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扁桃體炎、乳腺炎、腮腺炎、前臂神經痛、高熱、精神分裂症等。
配伍
配風池、大椎主治癲狂;
配合谷主治熱病汗不出。
相關論述
《針灸甲乙經》:“目中白翳,目痛泣出,前谷主之。”
《針灸大成》:“主熱病汗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