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建設
工業
全鄉擁有工業企業200餘家,初步形成了地毯、花邊、錫箔、塑膠製品等加工行業中心。其中浙江中愛實業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平針羊毛地毯手工加工基地,擁有自營出口權,公司生產的“中愛”牌地毯,被評為市級名牌產品,浙江浦江錫箔實業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手工加工錫箔基地;浦江萬祥工藝品有限公司,年產衍縫被20萬家,全鄉2005年共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工業增加值5000萬元,自營出口60萬美元,入庫稅收200萬元。
農業
據相關網站統計 ,前吳鄉共有耕地6452畝,山林65338畝。水利設施完善,有10萬方以下小(二)型水庫48座,10萬方以上小(一)型水庫5座,並且形成了林果、蔬菜、畜禽養殖三大農業主導產業,其中果園面積3612畝,規模養豬場10座。“浦江縣土雞生態養殖基地”、“浦江縣波爾山羊良種場”和“浦江縣明芽獺兔良種場”養殖規模全縣最大。朱橋章山村養蜂業的知名度不斷提升,羅塘水果專業村、裊溪竹筍兩用林基地效益很好。全鄉共有農業專業大戶219戶。
科教文衛
鄉內建有前吳中學、福和希望國小、朱橋中心國小、壽溪國小4所學校,衛生院一所。通濟湖坐落於該鄉境內。鄉內現存凌雲寺、東岩寺2座寺廟。宋代建有兩個青瓷古窯址,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浦陽十景之一的“深裊江源”為縣內名山勝水。馬橋的迎會始於明末清初,有會桌10桌,由於造型奇險,名聞金婺,故有華夏一絕之稱,壽溪村的《蟠桃盛會》大型會桌堪稱中國第一會桌。宋末元初有吳渭倡《月泉呤社》,元末著名學者吳萊,有《吳淵穎集》傳世。現代著名畫家吳茀之、吳山明也是該鄉前吳村人。
建置沿革
該鄉轄區在清代屬德政鄉。解放前分屬浦陽區廣明鄉和廣德鄉。1949年解放時屬浦陽區廣明鄉,11月,從廣明鄉分出建為浦西鄉。翌年10月,分為前吳、裊溪、馬橋3鄉。1956年3鄉合併為前吳鄉,屬橫溪區。1960年分為前吳、朱橋兩個大隊,屬浦江公社。1961年,前吳、朱橋合建為前吳公社。1966年直屬於縣。1974年7月,朱橋劃出自成公社。1983年政社分設,改為鄉,屬浦西區。1992年撤擴並,朱橋鄉併入前吳鄉。
地方特色
通濟湖
前吳鄉境內的通濟湖(即通濟橋水庫),為縣級風景名勝區。煙波浩淼,平湖如鏡,風景秀麗,景色怡人,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人會”
馬橋“人會”,俗稱抬閣,即在台桌上布置《梁祝》、《白蛇傳》等傳統劇場景,以紙竹縛扎,或是將五六歲的兒童扮成故事人物,凌空固定在特定的鋼筋架上。每台會桌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因而遠近聞名,經常應邀至上海、杭州等地表演,受到當地民眾歡迎。在“中國·浦江第二屆書畫節”的精彩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迎神
迎神。據《前吳村志》載,原前吳村在農曆正月十二迎神,俗稱“接老爺爺”。天剛吐白,執事人把胡公、太子公神像從上皇殿、太子殿接到佛堂門口,舉行隆重迎神儀式,以恭送神祇升殿,祈禱五穀豐登,雨順風調。
改革開放大事記
1980~1982年,全鄉實行農村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5~1995年,全鄉普及飲用自來水。
1988年,創辦縣級重點企業“壽溪地毯廠”。
1989~1998年,全鄉發展柑橘、胡柚、板栗等經濟林1500餘畝。
1995~1998年,全鄉有12個村實現電氣標準化。
1996年10月,浦橫公路正式通車。村村通程控電話;12月,與縣有線電視光纜聯網,境內能收視25套電視節目;錫箔加工業蓬勃發展,鄉成立錫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1998年,論證通過鄉集鎮總體規劃。投資45萬元,鄉福和希望國小在塘嶺金村落成,教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12月,全鄉村村通公路。壽溪村投資80萬元,修建寬8米,長2?5公里通村水泥路。拆建鄉衛生院。全鄉實行殯葬制度改革。開展延長土地承包期工作,承包期限30年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