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夢華錄

閩南貿易的特點第三節 海外貿易的衰落第三節 海外貿易的商業行為第三節

內容介紹

本書旁徵博引,涉獵引用古今中外史料,幾乎將關乎中古閩南泉州的材料搜羅殆盡。作者將所有涉及閩南研究的文獻劃分為四大類:一是涉外關係資料,包括與閩南有關的涉外紀錄、外交關係、外國人活動、居住區域、對外貿易等;二是高雅藝術資料,包括閩南地區的藝術理論、民間傳說、文化遺產中的技術資料等;三是地方史資料,包括與閩南地方史有關的各種文獻、當地學者的著述等;四是社會經濟史資料,包括近期圍繞宋元泉州社會經濟、政治經濟的各種研究成果。作者蒐集和使用資料史料,完全超出了一般經濟史或地方史研究的範疇,所以,本書資料翔實,論述縝密,考證可信。此外,《刺桐夢華錄》還繪製了不同歷史時期與閩南泉州有關的數十幅資料表格和大小地圖,為讀者提供了詳盡而直觀的圖例;書後所列的參考書目,差不多成為研究宋元時期經濟、社會、法律、建築、中外關係等方面的資料指南。

作者介紹

蘇基朗香港新亞書院畢業,澳洲國立大學博士。曾執教新加坡國立大學及中文大學,在中大曆任歷史系主任、教務長、協理副校長、歷史學講座教授等職,現為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講座教授及學部主任。曾遊學劍橋及哈佛。論文數十篇散見《歷史研究》(中)、《通報》(法)、《宋元史研究學報》(美)等。即將出版的編著有《近代條約港現代化經濟範式的反思》(加大伯克利分校)等。研究興趣包括發展、空間、正義、制度、身分認同等議題。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過程:中古閩南的經濟周期
第一章 946年之前的閩南海疆
第一節 隋唐時期的福建
第二節 Djanfou港之謎
第三節 五代閩國時期的閩南
第二章 地方經濟的起飛(946—1087)
第一節 農業的變化
第二節 轉口貿易和海外市場
第三節 市舶司和國家對海上貿易的控制
第三章 海外貿易和多元繁榮(1087—約1200)
第一節 市場的開拓
第二節 閩南貿易的特點
第三節 官府的參與
第四節 農業的商品化
第五節 地方工業
第四章 經濟衰退和地方勢力(約1200—1276)
第一節 財政危機的出現
第二節 海外貿易的衰落
第三節 國內貿易和農業問題
第四節 海洋經濟中的貨幣
第五節 地方精英和地方化的國家權力
第五章 新秩序下的繁榮(1276—1368)及明清時期的後話
第一節 朝代更迭下地方精英的重組
第二節 泉州外來族群的霸權
第三節 繁榮的再現:延續與變遷
第四節 元末經濟的破壞
第五節 明代及其以後的閩南
第二部分 空間:閩南的區域系統
第六章 閩南:一個內部整合的區域
第一節 區域行政分劃和城市系統
第二節 閩南的註冊人口分布
第三節 鄉村結構
第四節 跨區的陸上交通路線
第五節 區內橋樑網路促成的空間整合
第六節 閩南:一個概念上的區域
第七章 泉州城:一個區域的中心
第一節 基本布局
第二節 主要建築的布局模式
第三節 商業區和地方產業
第四節 地方精英的住宅區
第五節 泉州與福州:州內各縣人口的分布
第六節 泉州與閩南的城市人口
第七節 泉州:是商業城市還是行政城市?
第八章 區域經濟整合:閩南外貿瓷個案研究
第一節 閩南外貿瓷
第二節 閩南的宋元窯址
第三節 外貿瓷產業結構
第四節 外貿瓷與地方經濟:一個比較分析
第三部分 結構:閩南經濟的交易成本分析
第九章 貿易模式:商人、組織和知識
第一節 商人群體的類型學
第二節 海外貿易的商業行為
第三節 地方教育和商業知識
第四節 海外市場的貿易模式:以三佛齊為例
第十章 正規制度制約:法律、財產和契約
第一節 海洋經濟的法律框架:市舶條例
第二節 海上交易中的財產權
第三節 宋代海上貿易的締約程式與契約協定
第四節 商業糾紛的訴訟和調解
第十一章 非正規的制度制約:經濟理性、倫理、信仰和人脈關係
第一節 受制約的經濟理性的實踐:閩南的民心態
第二節 儒家學說的商業含義
第三節 宗教信仰和商業倫理
第四節 基於人脈關係的執行力量:親屬組織和保人機制
結論
第一節 閩南模式的回顧
第二節 權力、地方化的國家權力與制度變遷
第三節 從空間看制度和新制度經濟學中的空間
附錄一 漢至隋代的福建
附錄二 再說蒲壽庚
附錄三 10世紀閩南行政區劃的變遷
附錄四 泉州繁榮興衰的歷史對管理的啟示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