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話

利辛話

利辛話是中原官話的一支,屬北方方言,通行於皖北、蘇北、豫東、魯南一帶。

基本信息

通行區域

亳州三縣一區、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陽市、山東省菏澤市、棗莊市、河南省駐馬店市、商丘市、信陽市北部、周口市、江蘇徐州市等區域。

利辛方言分析

聲母

利辛方言聲母26個(含零聲母)。突出特點是:(1)

有舌面後濁擦音?(即h[x]的濁音),它能與很多開口呼韻母相擠成音節

(2)舌尖後濁邊音,即翹舌濁邊音。不與韻母相拼,而能自成音節或充當兒化韻的韻尾

(3)舌尖後(翹舌)清邊擦音和不送氣舌尖後(翹舌)清邊塞擦音t?牛很有特色,它們不能與韻母相拼,而能與尾拼合,組成兒化音節。(4)唇齒清擦音f的出現頻率高,如“書、刷、涮、雙”等字,都念f聲母,而不念sh聲母。

(4)老派音中還保留著尖音字。其中,舌尖前音z[ts]、s[s]與齊齒韻相拼的為多,而與撮口韻相拼的已很少。

韻母

利辛方言共41個韻母:11個單元音韻母,14個複元音韻母,11個鼻化元音韻母.5個鼻音尾韻母。其主要特點是;

(1)沒有前鼻尾韻母,與國語前鼻尾韻母相應的是鼻化元音韻母。

(2)後鼻尾韻母則較少,如“骯、央、汪”等字,都不念後鼻尾韻母,而念成了鼻化元

聲調

利辛方言4個調類。調類與國語相當,擔每一個調類各有自己的調值。

聲韻配合關係

利辛方言25個輔音聲母按發音部位分為7組,加上零聲母共為8組。41個韻母,按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分為4組,聲母與韻母相互拼合,共得出基本音節428個。如果把能自成音節的?(如“耳”讀做cl)等3個音節也計入,則為431個。經典語錄概述

通行於亳州地區下屬利辛縣的“恁”這個字,看上去簡單的很,不過讀音不同意思也有差異,如讀四聲,是“那么”的同義詞,如讀成了二聲,則是指“你”了。“俺”當然是“我”的普遍用法,“恁”跟“俺”一樣,也可組成“恁們”、“俺們”之類的詞語,當是方言中的少見。但給人的印象是聽利辛人說話,再親熱的話,聽上去就有點“隔”,不是人骨子裡的冷淡,而是語言在那樣的環境裡產生出來的一種習慣。“舒服”一詞在全國可都通用的,但到了利辛,卻變成了“得勁”,這不是東北人的“得勁兒”,可也不是簡單的“舒服”就形容的了,而是包含了夠爽夠味。“光滾”、“牌尚”是指漂亮,面子之類的事,若是有人說你“真格念人”,這可不是說你是大好人,而是指看著你就噁心的意思。俗話說,人也分三六九等。簡而言之,每個人都是有個性的:說你“徐”,是說你“囉嗦”;說你喜歡“諞”,就是到處炫耀;“機股”是指古怪精靈的人;“來來頭”意指吹牛;“呔”(第三聲)是形容心理或者身體發育沒跟上年紀的小孩子,“景”是喜歡撒嬌。至於“舔肥”卻不是吃胖的事,語同川話中的“鳧上水”,“ 拍、“喝”也都有拍馬屁的意思。但不管怎么說,這樣說話的,大抵是兩個利辛人的對話,外地人聽了怕也是覺得莫名其妙哩很(非常)。“白”是白色的白,只是在利辛話中還有著“別”的意思,如“白囉嗦”、“白客氣”。“怪”不是奇怪,更不是精怪,而是挺、非常、非一般,如“怪得勁的”,幾同成都話里的“巴適的板”。“管護”既不是管理也不是護理,而是有效。在利辛,平時說喝茶就是喝白開水。當到晚上時如果別人問你“喝罷茶嗎”意思就是吃過晚飯嗎?當說“晚上”時是指下午,這一點最不容易被外地人接受,也許是由於讀音與國語一樣也意思卻不同的緣故吧!除此之外,利辛方言還講究一個語境的差異。同一個詞,在不同的環境下,隨著語氣的變化,也就有了不同的意思。因此兩個利辛人剛才說話還說的好好的,卻突然打了起來,那是語言說“岔”(理解的不同之故)了。遇上這事,雙方平心靜氣地談一談,也就容易過去,否則,只有“楔”(打)一架才算完事。阜陽地處黃淮之間,民以食為天,各類蔬菜在方言中,卻是別有一番的風采。江米、酒米(糯米),玉榴、苞谷(玉米),糝子(穀類磨成的碎粒),秫秫(高梁),倭瓜、倭倭(南瓜),拐子(姜),秦椒、辣子、大椒(辣椒),白子(蔥白),萵筍、萵瓜、筍菜(萵苣),藥芹(芹菜),辣疙瘩(芥菜),秫秸、甜秫秸(甘蔗),它們儘管名字各異,卻說不上豐富,可真難為了那些巧婦做菜了。

聽鑼鼓聽音,聽利辛人對話,且只聽得詞語飛來飛去,卻不明其意,那就傾聽了,且不管那意思如何,就當是在酒桌上的乾杯一樣,要得勁才好。

辭彙

利辛方言有自己的特色:至今沿用著一部分在今天國語中已不能獨立使用的古代漢語單音詞。如“他仿他爸的臉面兒”中的“仿”。有些方言詞在詞形上與國語的詞完全相同,卻表示不同的意義,如方言說的“晚上”是指下午。“吶扁”作為方位短語,而“燈下”它的含義與國語相同。但“燈下

”還可以作為時間詞使用,表示“晚上”,而國語中就沒有這種用法和義項。有些方言詞在詞形上與國語完全不同,卻可以表示完全相同的意義。如方言說“撐桿子”,“雨淋子”,都與國語的“傘”同義。有些詞語是方言中獨有的,在國語中找不到相應的表達形式。如“乾店”是指臨時租給過路人宿夜的小店,只提供空房。又如慣用語“攬滿食”,是指見到對自己有好處的活兒就拚命攬過來搶著乾,含貶義。有不少量詞都富有方言色彩,如“一坨”兒。是指“一塊兒”“二棚(樓)”是指“二層(樓)”。方位短語也有一些自己的獨特的說法,國語中有一個“四下里”,方言裡,除有“四下里”外,還有諸如“八下里”、“幾下里”、“兩岔里”等:方言語彙的系統性很強。方言裡有稱“老闆”為“老白的”,稱“老極娘”就叫“老白娘”;方言裡稱“岳母”為“老丈母娘”,稱“岳父”就叫做“老丈母爹”,也有叫做“老丈人”的。方言經常把“可以”或“行”說成“管”或者“照”,也有方言中個別詞語受到外地方言的影響:方言稱“表兄弟”為“老表”.是受到江西話的影響;方言中原有一個與國語“撒嬌”意義上大致相當的詞,叫“景”,但有時說成“嗲啦”。這是60年代末上海知青來此插隊後逐漸說開的,系受上海話的影響。 本部分收錄的詞語按意義分類,有些詞語意義相同,但說法不一,為便於比較,也一起收錄,其間以斜扛分開;可有可無的語素加括弧。

利辛話大匯總

俺家---------我家

嫩-------那么

嫩遠-------那么遠佛話---------說話

晚上——晚黑來

匪----------水

喝匪--------喝水

匪桶--------水桶

喝茶--------喝白開水

得(dei)----------對

白----------別

白囉嗦---------別囉嗦

白客氣----------別客氣白管我----------不要管我

福(三聲)--------------書

福包------------書包

怪----------挺 、非常 、非一般

粘弦--------厲害

怪粘弦-----------怪厲害

不管----------不管 、不行

切個(兩個字要兒化音)----------前天

夜個------------昨天

爭-------少

些------多還爭嫩些啊-------還少很多啊

今個------------今天

明個-------------明天

後個-------------後天口頭攙----------------乖乖 、我地乖

問候語-------------------吃過蠻

蓋體(發:tei音)頁子——夏天睡覺時蓋身體用的布單,也可用被單代替。

鋪體(發:tei音)——鋪在被單下的墊被、草褥子等物品。

枕頭皮子——枕巾。

枕頭瓤子/枕頭膽——枕頭芯兒。

鍋拍子——鍋蓋。

鍋殼啷子/地鍋———一種泥制的燒柴禾的灶。鍋臉——灶洞上方的燻黑的地方,呈方形,火頭從這兒冒出。

鼓頂拍子——蒸饅頭用的頂部隆起的鍋蓋,用草編成。

水筲——水桶。

胰子/洋鹼/本鹼——現叫肥皂。本洋鹼(面子)是本地產的。

牙子鹼——以前用的一種土製鹼。

油舀子/油遞子——從油壇里打油用的器具。你頭哩走——你走在前面,或,你先走。

末了(liao) ——最後。

衣食住行

飯結包——米飯在鍋底結的鍋巴。

二米(子)飯——大米和小米摻和著做的飯。

二模頭飯——半稀不乾的飯。米油子——做米飯時取出的稠米湯。

貓耳朵——餛飩。

糊塗/麵糊兒——— 一種稀飯:水開後,拌上乾麵粉,攪成糊狀燒開即成。

麻糊——米粉和鮮豆漿調和成糊狀中火煮沸即可。

撒湯------ 將生雞蛋打水放進盛有滾燙老母雞湯的碗裡攪勻即可,美味營養。油茶——用豆芽、千張絲、豆子、海帶勾芡燒成的湯,微帶辣味,可當早餐的稀飯。

米茶——用少量大米燒的茶,代稀飯。吃饅頭時喝。

豬尿脬——豬膀胱。

灌腸——名詞。香腸。

(豬)煌子—半熟的豬血。

葉子——(1)指一般植物的葉子;(2)專指茶葉。

蓮花豆兒/開花豆兒——炸蠶豆(蠶豆剝皮後經油炸,謂之)。

斯氣了——(食物)餿了。

煳了/糊了——食品或衣物等經火燒焦變黑。

將面餑/將面——述賓短語。面和稀了,放些乾麵,使之變稠,謂。

抻劑子——和。例:抻好面劑子,才能擀麵條。

茅坑——供人大小便的糞坑。

家≤後一屋側或村外的大小的便處,極簡陋。坎肩(兒)/坎夾子——背心。多指夾的或棉的。

汗子——(1)農村人夏天貼身穿的中式小褂;(2)汗衫(很薄的針織品)。

腿褲子/褲——開襠褲(小孩穿的)。

褯子——尿布。

葦瓮子—— 一種用蘆葦花、葦毛編成的鞋,很暖和,冬天穿。

木屐子/泥屐子——木製的一種雨鞋代用品,鞋底用木腳墊高,穿時用繩子系住。

(鞋)靸子/鞋呱搭子——拖鞋。

帽殼子——用高粱莛子編的帽子,可遮陽,還可擋雨。呈圓錐形,下部一同有帽箍固定。

圈—金屬製成的項圈。

手箍子——手鐲。佛(發三聲)子/毛付(發一聲)——梳子

臉布/(洗臉)手件——毛巾。

瀉酒——(口)斟酒。

作假——客氣。

鉸——裁剪。

搓板/洗衣板子一一洗衣板。

動物、植物

麥秸莛子——麥莛兒。江米/酒米——也說糯米。

玉榴/苞谷——也叫玉米。

糝子——穀類磨成的碎粒。

秫秫——高梁。

倭瓜/倭倭——南瓜。

拐子/生薑——姜。

秦椒/辣子/大椒——辣椒。

白子一蔥白。萵筍/萵瓜/筍菜——萵苣。

藥芹——芹菜。

辣(菜)疙瘩——芥菜。 撇拉(子)——塊根既像蘿蔔叉像芥菜,也即苤藍。

可要佛(發二聲)子?——要不要勺子?

天象地理時節

日頭——太陽。/泥巴蛋(子)/土垃——主土塊兒。 日頭地兒——太陽照到之處。走水了——忌諱語。指失火了。

鹽子子/雪子兒——霰。洋鐵——馬口鐵。

冰涼(塊)/冬籠——冰。龍黃——琉璜。冰涼條子/冬籠條子/冰凌條(兒)——檐前垂下的冰條,即冰錐(兒)。今兒/今兒個——今天。

年時個——去年。

上凍——結冰。明個/明兒個——明天。

(土)坷拉/坷拉頭子/頭子後個——後天。

夜兒個/昨兒個———昨天。 之前,多指去年臘月里。

前個/前兒個———前天。雨頭裡——一指下雨前。

年頭裡———說話與敘述所發生的事,願月兒———述賓短洛。指中秋節那天,

時間間隔短。一般都是在年初說的,指過年。給月亮擺供,中向月亮許願。

人體稱謂疾病

毛團/毛娃/胎孩/(小)毛孩/(小)毛頭/(小)毛毛/毛頭孑一——嬰兒。

衣等,指望病會好。

小妮(子)/小妮兒/(小)閨女——小姑娘。半拉橛子/小半拉橛(兒)——喻稱小伙子或男孩。

老拐子——人販子。

扒蹅子命——稱生來好整天操勞的人。

全乎人——指有才幹的,多少帶有一點歪才的人,略帶貶義。

皮兒/皮的一養子的背稱,含貶義。

皮(閨)女/皮的——養女的背稱,含貶義。

雙身子了——懷孕了。

衣胞/衣——眙盤。

雙生(子)——雙胞胎。

背生子兒——遺腹子。

老生子——父母40歲之後再生之子。吃媽/吃媽頭——吃奶。

媽頭/媽頭(穗)子/奶穗———乳頭。

認生——小孩子怕見生人,即怕生。

老了——忌諱語。指老人死。

走了/不在了/過去了——忌諱語。指死了。

送東米——述賓短語。給產婦送禮。以前包括送大米或麵粉,以及雞蛋等。

沖喜——人老有病,給他做好壽材、壽衣等,指望病會好。

解靈柩——述賓短語。人死在外地,入鹼後送回原籍,謂之。

打墓——根據棺材的長度、寬度,地上挖一個坑,以便埋入棺材,謂之。

圓墳——出殯後第三天,給墳添上土。

包墳——“圓墳”之後,再給墳添上土。每年清明節去上墳時,都要包墳。

囟門子——嬰兒頭頂跳動之處。頂門兒頭頂。

後腦勺/腦袋瓜子/腦袋瓜兒/頭後巴子——一後腦。後腦窩子/腦膜勺——嬰兒、幼兒頸子後部的凹下去的窩。

腦門子/額勒頭子/額勒蓋子/天靈蓋——額。

腮幫子/腮鼓肚子——指嘴內的兩側,也指臉兩側的下部。

枯頭紋——臉上的皺紋。

眵目糊/眼屎——眼瞼分泌出呆的黃色液體。

眼眉毛/眼帘子/眼檁子——眉毛。

耳朵邊子——耳輪。

耳朵唇子——耳垂。一

耳-茸垢。

(嗓)葫蘆管兒———(1)喉結;(2)食管。

咳嗓子嗡——連謂短語大聲嚷。

手腡腡——指紋,也包括手心的紋

淋肩子——兩肩下垂的人。

脊樑溝子——脊骨。

胳膊拐子——胳膊肘兒。

胳肢窩/胳拉肢/胳拉窩——腋。

胳·跛/劓/哈癢——動詞。人身上抓撓,使發癢。

肚(目)臍子/肚躋子——肚臍(眼兒)。

咕噥咕噥——(1)引申義:活動活動。(2)引申義:不斷蠕動。

搗咕搗咕/喃喃咕咕/喃咕嘀咕——背後多次說別人壞話。

哽聲/吭聲——出聲,說話。多用於否定式。

褊——向上捲起。

攉——倒掉。

胡拉——不限於在一個平面上,而是用手前後、左右、上下地移動東西。

扒蹅—(1)本義:翻動東西;(2)引申義:勞碌。

作心——噁心。

乾噦—想吐又吐不出來。

黑雀子——黑痣。

麻雀蛋皮子/麻雀蛋皮兒——臉上較多的雀斑。老鴰蛋皮子——臉上有大片的雀斑,比“麻雀蛋皮子”還要多。

截老瘴——述賓短語。止住瘧疾再發。

躲老瘴——述賓短語。以前,預計某日又要發瘧疾,患者在那日天亮前走到離家遠的地里蹲下來,以求把瘧疾躲掉,稱之。

送老瘴——述賓短語。以前,別人在前面走.瘧疾患者在他後面叩個頭,指望能把瘧疾轉讓給他。

胳老敗子——膝蓋。

岳(yuai)——嘔吐。

器物、用具

(被)褡子———種裝被子用的布套子。

被褥(子)/蓋體被子——包括被面、被裡、被絮。

蓋體(發tei音)頁子——夏天睡覺時蓋身體用的布單,也可用被單代替。

鋪體(發tei音)——鋪在被單下的墊被、草褥子等物品。

枕褡布子——枕巾。枕頭瓤子/枕頭膽——枕頭芯兒。

鍋拍子——鍋蓋。

鍋殼啷子/地鍋———一種泥制的燒柴禾的灶。

鍋臉——灶洞上方的燻黑的地方,呈方形,火頭從這兒冒出。

鼓頂拍子——蒸饅頭用的頂部隆起的鍋蓋,用草編成。

水筲——水桶。

胰子/洋鹼/本鹼——現叫肥皂。本洋鹼(面子)是本地產的。

牙子鹼——以前用的一種土製鹼。

油舀子/油遞子——從油壇里打油用的器具。

衣食住行

乾飯疙巴——米飯在鍋底結的鍋巴。

二米(子)飯——大米和小米摻和著做的飯。二模頭飯——半稀不乾的飯。

米油子——做米飯時取出的稠米湯。

貓耳朵——餛飩。

(面)

麵疙瘩(茶)/疙瘩湯/面魚茶——— 一種稀飯:先把面攪成麵筋泡上水,約半小時後,倒出水,把麵筋選攪邊空入開水中,使之形成許多象魚苗

似的細長條,燒開即成。吃饅頭時喝。

麻糊(湯)——用豆芽、千張絲、豆子、海帶勾芡燒成的湯,微帶辣味,可當早餐的稀飯。

米茶——用少量大米燒的茶,代稀飯。吃饅頭時喝。

豬尿脬——豬膀胱。

灌腸——名詞。香腸。

(豬)旺子—半熟的豬血。

葉子——(1)指一般植物的葉子;(2)專指茶葉。蓮花豆兒/開花豆兒——炸蠶豆(蠶豆剝皮後經油炸,謂之)。

斯氣了——(食物)餿了。

嘔了/煳了/糊了——食品或衣物等經火燒焦變黑。

澥(1)糊狀物或膠狀物由稠變稀。例:漿糊~了。(2)乾飯加入水,由乾變稀。

將面餑/將面——述賓短語。面和稀了,放些乾麵,使之變稠,謂。

抻劑子——和。例:抻好面劑子,才能擀麵條。

茅坑——供人大小便的糞坑。

岔褲/馬岔褲——冬天裡為了走路或幹活方便穿的一種“褲子”,實際上不成褲子,只是從底下套到大腿根的兩隻褲腳筒。上端用帶子栓到腰上。

腿褲子/褲——開襠褲(小孩穿的)。

褯子——尿布。

葦瓮子—— 一種用蘆葦花、葦毛編成的鞋,很暖和,冬天穿。

(鞋)靸子/鞋呱搭子——拖鞋。

圈—金屬製成的項圈。

手箍子——戒指。

臉布/(洗臉)手巾——毛巾。瀉酒——(口)斟酒。

作假——客氣。

鉸——裁剪。

搓板/洗衣板子一一洗衣板。

動物、植物

麥秸莛子——麥莛兒。

江米/酒米——也說糯米。

玉榴/苞谷——也叫玉米。

糝子——穀類磨成的碎粒。

秫秫——高梁。

倭瓜/倭倭——南瓜。拐子/生薑——姜。

秦椒/辣子/大椒——辣椒。

白子一蔥白。

萵筍/萵瓜/筍菜——萵苣。

藥芹——芹菜。

辣(菜)疙瘩——芥菜。

撇拉(子)——塊根既像蘿蔔叉像芥菜,也即苤藍。

樹椏子/樹權子——樹杈。

秫秸/甜秫秸——甘蔗。

騷馬——公馬。

騍馬一母馬。

牤牛/老犍——公牛。後者多指騸過的。

(老)叫驢——公驢。

草驢——母驢。騸羯子——公羊。

水羊——母羊。

牙狗———公狗。

郎貓——-雄貓。

米貓——雌貓。

惡水——總稱淘米、洗碗、刷鍋等用過的水,可餵豬。

販蛋——下蛋。

亡蛋——孵小雞未成的蛋。

孵小雞兒——指老母雞焐小雞。

蟲蟻子——飛禽總稱,鳥。

小小蟲——麻雀。

老窪子——白鷺。

鱉虎子/夜蝙蝠子——蝙蝠。蝎虎子——壁虎。

虼蚤——跳蚤。

狗鱉'pi8子——狗虱子。

蠓蟲子——水裡或醋缸里的一種很小的蟲子,可作金魚餌。

禿叉子/蛐蛐兒/促織——蟋蟀。

油子——紡織娘。還可喻稱油腔滑調整天不安穩的人。

刀刀——螳螂。

火明蟲——螢火蟲。

蝸拉頭兒/蝸拉頭子——螺螄、田螺。行為、動作

拍/喝/舔肥——拍馬屁。 巴不留得——巴不得。

惡訴/煩——討厭。

拿捏——刁難,使人為難之意。

拿糖作醋——喻實能辦成卻故意表示為難。也說“拿糖”。

崴(老)/踒———手腳等因猛折而筋骨受傷。

攤——輪到。毀——(⊥)制裁、打壞等。(2)壞了,糟了。

膿一動詞。將就。

抬槓——喻指爭論。

楔——打、捶。

膏——塗抹。

撩——逗引。

中/管(彈)/沾(弦)—行、可以。

真沾/真管/真管彈—真行。

矬——指矮或過於短。

糨——指乾硬。炯——形容老人身體硬朗或幹活棒。

得勁—舒服。

(橡)皮臉/滑蛋—調皮。

摳/尖—吝嗇。

猴頭—形容詞。調皮。

粘牙—纏人、淘氣。

詰(款)牙—扎手,不如意。

二胡—冒冒失失,什麼都不怕的樣子。

麻溜/利亮—麻利。

楞拉瓜嚌的一楞拉巴嚌的。

傻不愣登的——傻。黃不嚌的——黃。

黃不嚌嚌的——黃。

膀——因水浸泡或水腫而變胖。

胖臭一上非常臭。

溜光——什麼也沒有,光也。

推板/差氣/差勁——表質量不好:本領不大或為人風格不高等。

倒勁——差極了。

勻(溜)/勻和——大小勻稱。

月白—(1)本義:淡藍;(2)引申義:含胡。

靜板—安靜。

景/嗲—撒嬌。

筋壯/有嚼頭—指食物咀嚼時給人一種有彈性的感覺。

枯縮——皺。 橫—蠻橫。 等級測試前言前言——咋嘍俺也是阜陽類啊 佛啥也知道點兒個解釋: 不管怎樣我是阜陽人 說什麼也略知一二 單項選擇1 :--甲:夜個一天,恁都能啥家什類,咋還沒擺子好。--乙:也沒哪哈啊,一直沒使閒問:“夜個”“能啥家什”“擺子”分別是什麼意思?A:一個、逞能、摔 B:昨天、乾什麼事、弄 C:夜裡、誰家、甩2: --耶熊,版嘍吧問:“耶熊”“版嘍”各是什麼意思A:壞了完蛋了、丟掉 B:很好、誇獎 C:好東西、收起來3:--白哭來唁 煩咯批臉乎你問:這個“批臉乎”的正確意思A:打耳刮子B:在臉上畫畫 C:刮鼻子4:你真 歌應/歌念 人問:“歌應/歌念”人的正卻意思A:煩人 討厭人 B:招人喜歡 C:天真活潑5:“欣”個竹竿使問:這個“欣”的正確意思是什麼?A:拿 B:借 C:給6:--你個小鱉子子,叫你白能4,你非能4問:小鱉子子是什麼意思?A:罵人的話 B:烏龜王八蛋C:誇你活的時間長7:--白慌走類唁問:這個白慌是什麼意思A:不要急 B:走快點 C:走的好看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