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縣明集鄉教育委員會

明集鄉教委在明集鄉駐地,所轄初級中學1處,18個教學班;中心國小1處,12個教學班;其他完全國小4處,24個教學班,中國小在校學生2889人。中心幼稚園1處,3個教學班,村辦幼稚園12處,共有318名幼兒接受學前教育。有中國小教職工158名,幼兒教師21名。

明集鄉教委在明集鄉駐地,所轄初級中學1處,18個教學班;中心國小1處,12個教學班;其他完全國小4處,24個教學班,中國小在校學生2889人。中心幼稚園1處,3個教學班,村辦幼稚園12處,共有318名幼兒接受學前教育。有中國小教職工158名,幼兒教師21名。 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原來明集鄉教育水平相對滯後,學校規模小,布局分散,國小多為複式班,辦學條件較差,設施不配套,圖書資料短缺,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投資效益差,管理水平、教育手段落後,相對制約了教育的發展和質量的提高。在當地黨委的領導和上級部門的幫助下,鄉教委一班人,認真分析現狀,進行深入細緻地調查研究,根據本鄉教育實際,制定了“一調、二提、三考、四獎勵”的“一二三四”工作方案,調整學校布局,加強薄弱學校建設,提高幹部和教師隊伍素質,對校長、教師、學生全面考核,對成績突出的校長、教師、學生和尊師重教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這一方案實施以來,一是學校布局得到合理調整,教育資源配置合理。加強薄弱環節,突出重點,發揮效益,學校建設達到標準化,設施配套,功能齊全,校園路面硬化,環境綠化、美化,人文環境知識化、科學化。二是大力加強學校管理規範化建設。調整學校領導班子,選拔優秀校長充實薄弱學校,使之機構健全,管理規範,他們先後組織到壽光、牟平等先進學校參觀學習,建立了以改革用人制度為中心的內部管理運行機制,實行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崗位目標責任制、過程管理月考制、經濟考核獎懲制、效益工資分配製等一系列改革。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使黨支部、工會、團隊、財務、後勤、辦公制度化,進一步完善了“課堂教學七項管理制度”,“單元達標制度”、“教學基本功實施方案”,“規範國小辦學行為十項規定”等規章。使學校管理進一步規範。三是實施教學科研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以鄉教研室為龍頭,進行教學研究,舉行優質課評比,選拔教學能手等活動,使教師隊伍素質明顯提高,湧現出市級優秀教師2人,縣級優秀教師1人,師德標兵1人,鄉優秀教師11人,縣鄉教學能手7人,在市縣獲獎論文28篇,其中2篇在省級刊物上發表。1997年鄉中學評為“縣教學工作先進單位”。鄉教委1996年被鄉黨委、政府授予“先進集體”稱號,教育支部1997年度被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鄉教委1996、1997兩年被鄉人大評為“人民代表信得過單位”。中國小教育質量創歷史最好水平,升入高中、中專、職業學校人數創最好成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