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國鎮石樓村

北扼齊魯,南屏徐州,西連微山湖,東接山東省台兒莊,是歷代兵家、商家必爭之地。 由漢、回、苗等8個民族組成,有著2700多年歷史。

簡介

該鎮交通十分便捷,京滬鐵路穿境而過,京杭運河流經鎮內,104國道貫穿鎮中,並設有利國火車站、汽車站各一座,利國鐵路專用線一條。

鐵礦產地

利國鎮是全國有名的富鐵礦產地,依託資源優勢,現已形成較為完備的集採選、煉軋一條龍配套的鋼鐵工業體系,一座新型的鋼鐵城正在崛起。目前,利國鋼鐵城年產鋼鐵290萬噸,其中利國、興達、龍遠、牛頭山、榮陽、鎮北、榮輝、銅利等企業年產生鐵180萬噸,東南、鴻泰等企業年生產鋼材110萬噸。此外,利國地下富藏有鐵、煤、天然焦、石灰石、鐵礦石、耐火土、焦寶石、高鋁礬土、陶資砂岩等,其中鐵礦石儲量約1億噸。天然焦和煙煤儲量為7000多萬噸。列入2006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人口

利國鎮距徐州市區37公里,總面積70.96平方公里,耕地2780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06公頃。轄13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2004年末,全鎮總人口44700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93人。鎮區位於鎮域中部,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82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800人。

交通

交通條件優越。境內有鐵路線1條、站點1個,鐵路貨、客運可與隴海、京九、京滬鐵路接軌。利(國)賈(汪)公路橫貫東西。距京杭大運河2公里,最大通航能力為1000噸級。利國、馬山、劉莊港可直達江淮。

歷史

憶往昔歲月崢嶸。據史料記載,早在秦漢時期,利國就有了開採冶煉業。

宋代時為最盛。並在此設“監”,以主冶煉。太平天國以後,監州(徐州)同列,以示重視這裡冶鐵業的發展。蘇軾任徐州知州時,曾開發徐州以南的白土鎮(今屬安徽蕭縣)煤礦,用以冶煉利國鐵礦石。根據蘇軾《上神宗皇帝書》中的記載,當時利國鐵礦的規模是:“凡三十六冶,冶戶皆大家,冶各百餘里人,採薪伐碳。”

這裡每年向北宋政府納鐵三十六萬斤,可見當時冶鐵規模。

清光緒八年(1882年),就已經開採煤礦。

1953年4月8日,利國劃歸江蘇銅山縣。1954年3月,為利國鎮。1958年9月成立利國人民公社。1983年5月恢複利國鄉。1999年9月,撤鄉建利國鎮。

水資源

利國鎮內水資源豐富,她西傍微山湖,建有珍珠泉一級翻水站。礦產資源豐富,有高品位的優質鐵礦石,有發熱量較高的天然焦,有蘊藏量較大的石灰石、焦寶石、紅土等礦產資源。該鎮素有“鐵礦之鄉”、“建材之鄉”、“鋼鐵、鑄造之鄉”的美稱。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舉狀元、銅山人李蟠,作七律一首:“自古留城水西流、鐵岸銅岸隱渡舟,朵朵青雲拂銀杏,粒粒珍珠泛鐵牛,三山暗映微湖壁,二橋遙連返照收,更喜姜公殘碑在,詩人寫景杏花樓。”後人根據詩意編成老幼熟誦的順口溜,即“八景”詩。“八景”即樹上樹、樓上樓、珍珠泉、鐵水看牛、透明碑、二橋頭、三山不見、水倒流。

“八景”中有的景物至今猶在,印證昔日綺旎風光。

壯哉!古鎮風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