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切腹的劇照](/img/d/092/wZwpmLzUjN0YzN1QjN4E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0Y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寬永七年十月,一名叫作津雲半四郎(仲代達矢飾)的浪人來到名門井伊家,要求在庭前切腹自殺。家老齋藤勘解由(三國連太郎飾)講起了來此提出同樣要求的千千岩求女(石浜朗飾)的事情——家老欣然應承了求女提出要求,然而在為他準備好一切後,求女卻又用再等一、兩日來推託,後來眾人發現他攜帶的原來是一把竹刀便逼他以竹刀切腹,求女不堪痛苦最後咬舌而死。原來求女是半四郎的女婿,他為了給妻兒治病,才出此策酬錢。半四郎呵斥那些人不問緣由就逼他切腹,所謂的武士精神只是表面的虛飾。井伊家的武士們圍住了半四郎,武藝高強的半四郎奮勇地砍倒了幾個家臣,但終因寡不敵眾而被打到。最後,半四郎切腹,因此而死的家臣們被說成是病死,井伊家的勇武之名依然響徹四方。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仲代達矢 | Hanshiro Tsugumo | |
三國連太郎 | Kageyu Saito | |
岩下志麻 | Miho Tsugumo | |
丹波哲郎 | Hikokuro Omodaka | |
石浜朗 | Motome Chijiiwa | |
井川比佐志 | Retainer | |
中谷一郎 | Hayato Yazaki | |
佐藤慶 | Masakazu |
職員表
製作人 | 細谷辰雄 |
原著 | 瀧口康彥 |
導演 | 小林正樹 |
副導演(助理) | 丹羽康二 |
編劇 | 橋本忍、瀧口康彥 |
攝影 | 宮島義勇 |
配樂 | 武滿徹 |
剪輯 | 相良久 |
藝術指導 | 大角純一、戶田重昌 |
服裝設計 | 植田光三 |
燈光 | 蒲原正次郎 |
錄音 | 藤田茂 |
發行 | 內藤誠 |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對象 | 結果 |
1963年第16屆 | 坎城國際電影節-陪審團特別獎 | 小林正樹 | 獲獎 |
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 小林正樹 | 提名 |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製作發行
上映地區
時間 | 地區 |
1962年9月16日 | 日本 |
1964年8月4日 | 美國 |
1965年3月8日 | 瑞典 |
2000年11月22日 | 阿根廷 |
2005年1月14日 | 希臘 |
2006年3月29日 | 法國 |
相關公司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松竹映畫(日本) | 標準收藏(美國) |
Signal International(美國) |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影片之所以被奉為經典,一方面是它在表達主題時的心無旁騖,所採取的語言和節奏有種古典敘事的美感,準確而純粹,容易喚起人們內心共有的一種感情。導演能夠一點不迷戀暴力場景,把故事敘述得纖塵不染,同時,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對人們嚮往的最基本的情感有著準確的把握。
另外一方面在內容上,影片能夠將德川幕府大時代下諸路大名家大廈將傾,身為武士的半四郎和求女求助無門,在生活的重迫下無力反抗,只能隨波逐流漸漸窮途末路,這樣一曲時代的哀歌演繹得觸人心弦。富於衝擊力的視覺構圖也讓其表達力更為飽滿充實,對人性的解剖,對血腥的刻意描述,以及對象徵符號點睛式的註解,都讓此電影達到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度。 (今傳媒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