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空時碼

分層空時碼(BLAST)是貝爾實驗室提出的一種基於多入多出(MIMO)傳輸方式的空時碼系統,主要基於空分復用思想,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統頻譜效率。

簡介

英文全稱:layered space-time code
分層空時碼(BLAST)是貝爾實驗室提出的一種基於多入多出(MIMO)傳輸方式的空時碼系統,主要基於空分復用思想,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統頻譜效率。因為是貝爾實驗室最先提出,所以我們在英文縮寫時都要加一個B,為BLAST。

背景

1998年Foschini在資訊理論的基礎上證明了在準靜態平瑞利衰落條件下,套用M個傳送天線、N個接收天線,在N大於等於M的條件下,信道容量與傳送天線數目M成線性正比關係。在此基礎上,Foschini提出了基於多元天線陣列(MEA)的貝爾實驗室分層空時碼(BLAST)結構,引入了空間維度的概念。採用這種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技術進行空間維度的復用能大大提高無線傳輸的信息速率和頻譜效率。目前基於MIMO結構的新技術已成為了無線通信的研究熱點。

特點

BLAST是一種同時在空間維度和時間維度上編碼的技術,屬於空時碼的一種。該技術將一維編碼方法同空間維度的傳輸結合起來,使得解碼端的複雜度僅僅隨天線數目的增加線性增長,而不是如二維空時碼一樣呈指數增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