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西敏 ( 蕾拉·哈塔米 飾)想離開伊朗,為了自己的女兒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為此,她幾乎做好了所有的準備,但丈夫納德 ( 佩曼·莫阿迪 飾)卻不這樣想,他還有身患老年痴呆症的父親需要照顧,無法一走了之。西敏一氣之下將納德告上法庭,請求離婚。傷心之餘,西敏回了娘家。失去西敏的納德發現自己的生活一團糟,不得已,他僱傭了女工 (瑞茨薩蕾·巴亞特飾)照顧父親,卻又發現瑞茨不但對父親疏於照顧,更將他綁在床頭。憤怒之下,納德將瑞茨推出了門外,瑞茨失腳滑下樓梯,意外引起流產。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西敏 | 蕾拉·哈塔米 | 楊晨 |
納德 | 佩曼·莫阿迪 | 凌雲 |
瑞茨 | 薩蕾·巴亞特 | 伍鳳春 |
瑞茨丈夫 | 沙哈布·侯賽尼 | 高增志 |
特梅 | 薩麗娜·法哈蒂 | 劉露 |
Miss Ghahraii | Marila Zare'i | 張美娟 |
Nader's Father | Ali-Asghar Shahbazi | 崔曉東 |
Interrogator | Babak Karimi | 陳哲 |
Simin's Mother | Shirin Yazdanbakhsh | 楊瑩 |
職員表
製作人 | 阿斯哈·法哈蒂、Negar Eskandarfar |
導演 | 阿斯哈·法哈蒂 |
副導演(助理) | Hamid Reza Ghorbani |
編劇 | 阿斯哈·法哈蒂 |
攝影 | Mahmoud Kalari |
配樂 | Sattar Oraki |
剪輯 | Haydeh Safi-Yari |
配音導演 | 張雲明 |
藝術指導 | Keyvan Moghaddam |
錄音 | 裴東峰 吳帥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年份 | 名稱 | 獎項 | 獲獎者 | 類型 |
2012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外語片 | 《一次別離》 | 獲獎 |
2012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原創劇本 | 阿斯哈·法哈蒂 | 提名 |
2011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柏林早報》讀者評審團獎 | 阿斯哈·法哈蒂 | 獲獎 |
2011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銀熊獎最佳男演員 | 巴巴克·卡里米、沙哈布·候塞尼、佩曼·莫阿迪 | 獲獎 |
2011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銀熊獎最佳女演員 | 蕾拉·哈塔米 薩蕾·巴亞特 | 獲獎 |
2011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天主教人道精神競賽單元 | 阿斯哈·法哈蒂 | 獲獎 |
2011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金熊獎(國際評審團) | 阿斯哈·法哈蒂 | 獲獎 |
2012 | 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最佳外語片 | 《一次別離》 | 獲獎 |
2012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電影類最佳非英語片 | 《一次別離》 | 提名 |
2012 | 亞洲電影大獎 | 網路票選最受歡迎女演員 | 蕾拉·哈塔米 | 提名 |
2012 | 法國凱撒獎 | 最佳外國電影 | 《一次別離》 | 獲獎 |
2011 |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最佳故事片獎 | 《一次別離》 | 提名 |
2012 | 北京國際電影節 | 國外展映單元 | 《一次別離》 | 提名 |
2012 | 義大利大衛獎 | 最佳外國電影 | 《一次別離》 | 獲獎 |
2011 | 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 | TVE Otra Mirada Award | 阿斯哈·法哈蒂 | 獲獎 |
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時間 | 國家/地區 | 時間 |
中國 | 2012年11月13日 | 盧森堡 | 2011年4月28日 |
中國台灣 | 2012年2月10日 | 韓國 | 2011年4月28日 |
中國香港 | 2012年3月1日 | 羅馬尼亞 | 2011年6月3日 |
伊朗 | 2011年3月16日 | 法國 | 2011年6月8日 |
德國 | 2011年2月15日 | 比利時 | 2011年6月8日 |
中國香港 | 2011年3月23日 | 澳大利亞 | 2011年6月13日 |
阿根廷 | 2011年4月6日 | 泰國 | 2011年6月23日 |
土耳其 | 2011年4月15日 | 英國 | 2011年7月1日 |
影片評價
《一次別離》將個人層面的親情倫理與社會層面的階層差 異縱橫交織,表現出當代伊朗社會相對富有、西化的中產階層與教育程度不高、依然嚴守宗教條規的勞工階層之間的隔閡與衝突。 (大慶網評)
該片運用冷靜客觀的敘事技巧,以充滿關切的鏡頭語言展現了當代伊朗人的生存狀態,看似只是在講述一個家庭的故事,實質影射了整個伊朗社會的現狀,將親情與倫理、道德與法律、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糾纏表現得淋漓盡致。 (華西都市報評)
影片探討的話題更與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愛情和親情的衝突、是否要拋下患老人痴呆的父親出國、僱主與女傭相互猜疑、婚姻破碎下的親情矛盾、家長與子女之間缺乏信任度等,這些都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信息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