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薩琳·格雷厄姆

凱薩琳·格雷厄姆

凱薩琳·格雷厄姆,美國傳媒界的頭面人物,“美國報業第一夫人”,《華盛頓郵報》前發行人、董事會主席。1917年6月16日出生於紐約。2001年7月17日逝世於美國愛達荷州首府博伊西醫院,享年84歲。美國總統布希在發表的聲明中高度評論並哀悼格雷厄姆。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出生

凱薩琳·格雷厄姆稱雄美國傳媒界,與其家世背景密不可分。1917年6月16日她出生在紐約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其父尤金·梅厄因投資得法,掙下數百萬美元的資產,成為名震華爾街的大銀行家。後來,梅厄先生出任公職,當過胡佛總統手下的美聯儲主席。在杜魯門執政時,擔任過世界銀行的首任行長。1933年,在一次破產拍賣會上,梅厄通過中間人以82.5萬美元購下了創辦於1877年的《華盛頓郵報》,從此,這家當時影響並不大的報紙便成為梅厄家族的資產。當時華盛頓郵報的日發行量只有5萬份,一年虧損100萬美元,是當年華盛頓5份報紙中,質量最差、虧本最多、讀者最少的一份,誰也沒有想到它以後會變成美國的媒體帝國。

凱薩琳·格雷厄姆 凱薩琳·格雷厄姆

儘管從熱愛藝術的母親那裡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懷,但凱薩琳還是在無比優越的環境中長大,她是家中唯一對新聞業感興趣的孩子。1938年從芝加哥大學畢業後,她當起了《舊金山新聞報》的記者。第二年,父親召她回到華盛頓,當起了自家報紙的編輯。自40年代中期以後,梅厄逐漸將報紙的管理大權交給了從哈佛大學畢業的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凱薩琳對此毫無怨言。1948年,菲利普·格雷厄姆成了《華盛頓郵報》的主宰,凱薩琳也樂得自在,全心全意當起了照顧丈夫的“家庭主婦”,養育4個孩子,很少在公共場合露面。

事業

在菲利普的領導下,《華盛頓郵報》的發行量及影響力不斷上升。但不幸的事情也接踵而至。菲利普患上了嚴重的精神抑鬱症,對妻子日漸不滿,並一度同手下的一名女記者打得火熱,引起不少風言風語。1963年8月,他在自家農場的屋中開槍自殺身亡。這一突然變故壓得凱薩琳幾乎喘不過氣來。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整之後,她毅然決定繼續經營《華盛頓郵報》,自己出任該報的老闆。

60年代的美國雖然已有一些女記者活躍在新聞界,但主管一級的卻大多是男性,更甭說老闆了。凱薩琳擔任一把手之後,《華盛頓郵報》人心惶惶,不少名編輯、名記者都想跳槽。凱薩琳在自傳中透露,當時自己是“身處懸崖邊閉眼一跳。令人驚訝的是,我穩穩地落在了地上”。

出版書籍 出版書籍

1965年,凱薩琳作出了重大決策,提拔著名記者本·布萊德利擔任郵報的總編,並放權讓各級主管、編輯、記者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把郵報辦得紅紅火火。

影響美國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執政期間,凱薩琳做了兩件大事,震動了全美,同時也使郵報出了名。1971年,郵報的記者在《紐約時報》之後搞到了五角大樓有關越戰的“絕密檔案”,郵報的編輯、記者要求立即登載,而律師們卻反對,因為當時尼克森政府正以此事將《紐約時報》告上了法庭。報導還是不報導?這個問題尖銳地擺在凱薩琳面前,即使格雷厄姆說“否”,相信不會有任何人會對她產生異議,但是這位女報人再一次站出來,說了“是”。她後來回憶,當時她非常緊張害怕,但她吞咽了一下,一連說了三個“Go ahead!”?向前!—Go ahead,go ahead,go ahead. Let's go. Let's publish!凱薩琳就像一個賭徒,傾其所有壓在了一篇報導上,她贏了!從那個時候起,《華盛頓郵報》已經不再是一張小報,人們提起它的時候,那口氣,就像提起了《紐約時報》。

1972年6月,兩名年輕郵報記者搞到了有關尼克森為首的共和黨在總統大選中做手腳的情況,凱薩琳又是力主支持記者們,將“水門事件”率先捅了出來。 當時執政的尼克森政府為了掩飾醜行,不斷向《華盛頓郵報》施壓,警告凱薩琳不要“出風頭”,法務部長更是暴跳如雷,還說出了整個事件中最著名的一句話:“凱薩琳·格雷厄姆的奶頭會被大絞肉機絞住的!”在白色恐怖的氣氛中,面對總統集團的巨大壓力,她一直支持旗下的編輯記者:“我們已游到河水最深的地方,再沒退路了。”她把法務部長的話登在了第二天的報紙上,所有的人都被驚呆了。不顧尼克森政府的多次威嚇,愣是一追到底,引起了美國新聞界對“水門醜聞”的輪番轟炸,最後逼得尼克森下了台。最終贏得了新聞史上里程牌式的勝利。郵報也因報導“水門事件”而贏得了1973年普利茲金獎———公共服務獎。

事後,她的一位朋友送她一個小小的金質絞肉機,她還常常將它掛在脖子上。凱薩琳,這個從不喜歡宣稱自己是女權分子的人贏得了“世界最有權勢的女人”的稱號,她成了當世的不朽傳奇——一位用勇氣與政治扳倒美國總統的女人。更重要的是,新聞業得以大放異彩,它對自由與正義的追求贏得了無比的尊敬。

女企業家

凱薩琳上任郵報總裁時,只想守住這份家產,等孩子們長大了再接過手去。沒想到自己一乾就是30年,而且企業越辦越好。1963年,郵報總收入只有840萬美元,旗下子公司只有《新聞周刊》和兩家電視台。到1993年,她將執行長和董事長之位交給兒子唐納德時,郵報已發展成為包括報紙、雜誌、電視台、有線電視和教育服務企業在內的龐大新聞集團,總收入達到了14億美元。凱薩琳·格雷厄姆是美國第一位名列《財富》500強中的女企業家,1974年,凱薩琳成為美聯社歷史上第一位女董事,並任滿最高的9年任期。同時她還出任美國報業出版商協會主席等職。她成功打入屬於男性的新聞行業,被國際新聞協會遴選為全球50名新聞精英人物之一。

去世

2001年7月14日,在前往愛達荷州參加一個媒體高級負責人年會時,格雷厄姆不慎在水泥道上摔倒,頭部受傷,之後被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救治。雖然經過幾天的治療,但是終因摔得很重,不治身亡。醫院發言人表示,格雷厄姆跌倒後便失去知覺,腦部嚴重受傷,在接受多次手術治療後回天乏術。 從生前被稱作“新聞界最有權勢的女人”,到逝世後被譽為“華盛頓乃至全美傳媒的第一夫人”,凱薩琳一生地位尊榮、聲名顯赫。然而造就這位報界“女皇”的力量既不是股海妙策,也不是政壇裙帶術,而是“發展於美國、奉獻於世界”的新聞專業主義。

主要作品

人物照 人物照

因年事已高,凱薩琳·格雷厄姆開始培養兒子接班。1997年她將郵報發行人的大權也下放,只保留了董事會主席的職務。從公司日常事務中抽身之後,她動手寫出了膾炙人口的自傳《個人歷史》,這本貫注真情實感的自傳,1997年一出版就成為暢銷書,並於1998年榮獲普利茲獎。

成長記錄

她曾經是個異常羞澀的小女孩,是男人背後的家庭婦女,是4個孩子的母親,但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這一切,事實證明,女性擁有無限的潛力,只要給她機會。

在由男人主宰的華盛頓新聞圈、政治圈,凱薩琳·格雷厄姆光彩奪目,備受尊敬。美聯儲前主席保爾·沃爾克說:“一位如此害羞的女人成為華盛頓一股強大的力量,這實在令人驚異。”喬治·W·布希的評價極富代表性:“她是一位真領袖、真淑女,是一代傳奇。”人們之所以給她如此崇高的評價,不僅因為她是世上最富權勢的女人,更因為這個女人代表了一個已經逝去的時代。在那個時代中,人性中最為高貴的品質——勇氣與正直,在歷史的長河中顯得如此燦爛……

成長

1917年6月16日,凱薩琳·格雷厄姆出生在美國紐約一個富裕的家庭里,父親尤金·梅厄在美國胡佛總統任內曾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在杜魯門總統任內擔任世界銀行第一任行長,整天事務繁忙,母親是上流社會出名的交際家,所以,當格雷厄姆出生沒多久,她只是說了句:“這個孩子怎么這么醜”,就繼續進行她的應酬了。

儘管生在一個衣食不愁的家庭,但凱薩琳卻沒享受到多少來自父母親的關愛,因為相貌一般,她還很自卑。在上大學時,她的同學怎樣也無法理解,這個全美最富有家庭之一的孩子,怎么只有兩條裙子與兩件毛衣,而她自己因為長時間的忽略,並不是很在意。

1933年,在一次破產拍賣會上,梅厄通過中間人以82.5萬美元購下了《華盛頓郵報》。

儘管性格內向,膽小怕羞,但凱薩琳從小就勤奮好學,愛好寫作。她曾就讀於瓦薩女子學院,兩年後轉入芝加哥大學。1938年從芝大畢業後,凱薩琳曾任舊金山新聞報記者,翌年加入華盛頓郵報,擔任讀者來信版主編,月薪只有25美元。

在這個時候,凱薩琳遇到了一位年輕、迷人的律師,也就是她後來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當菲利普向她求婚時,她簡直驚呆了,她幾乎不相信這樣一個從哈佛大學畢業、風度翩翩的精英人士會喜歡自己的羞澀和膽小。

1940年6月,兩人結婚了,1945年,凱薩琳的父親將華盛頓郵報大權交給了菲利普·格雷厄姆,甚至把股權的大部分都給了菲利普,因為他認為女子根本不適合做新聞,就應該在家裡相夫教子。而她沒有怨言,甘願在家做全職家庭婦女,養育4個孩子,很少在公共場合露面。

菲利普·格雷厄姆很快成了《華盛頓郵報》的發行人。他更加引人注目了,野心勃勃地想要將這家地方報紙變成一份小型《紐約時報》。他在1961年購買了聲譽不錯的《新聞周刊》,指望憑此與不可一世的《時代》一爭高下。而凱薩琳依舊羞怯,乖乖躲在丈夫後面。就這樣,在宴會上,她總是被主人安排在不顯眼的位置上,甚至連自己的家人也對她過於忽視。如果生活就是這么平淡過下去,沒什麼懸念的話,她可能一輩子就是一個平凡而羞澀女人,乾脆回家相夫教子。

但就在此時,菲利普患上了嚴重的精神抑鬱症,開始對妻子日漸不滿。當時凱薩琳已經46歲了,當了許多年的家庭主婦,丈夫是她的“天”,丈夫突然間沒了,“天”要塌了,她不知道何去何從。

打敗總統

沒人看好這個缺乏光彩的46歲女人,幾乎所有人都預言公司必將被出售。就像當時一位評論家所說的:“有許多原因說明(《華盛頓郵報》)為什麼要出售——一家經營不太好的報紙,一個歲數大的業主沒有繼承人,只有一個寡婦……”

在當時那個社會,女記者都是很少的,更何況是女領導。在當時報業領導層鮮有女性的情況下,本來怕羞和缺乏信心的她,往往連向記者提問都感到提心弔膽,擔心做錯事。後來凱薩琳說,在接任公司主席後數月,公司舉行聖誕聚會時,她擔心鬧笑話,結果花了不少時間去“彩排”如何在聚會上說好“聖誕快樂”4個字。

一個家庭主婦,如何支撐一家報紙?她開始向周圍那些成功人士學習,學習新聞的基本業務和經營手段。她用女性特有的廣大和無私來作為自己管理的核心,更重要的是,她學會了任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

上任伊始,她就虛心詢問,廣泛徵求意見,著名的專欄作家李普曼告訴她:郵報下屬的《新聞周刊》有個人才,叫布拉德利。格雷厄姆立刻約布拉德利吃午飯,席間,她問布拉德利對郵報的什麼職務感興趣,他半開玩笑說:“如果總編的位子讓出來的話,我願意去補這個缺。”這要遇上別人,肯定就是一個玩笑,但是凱薩琳居然就真的讓布拉德利掌管了報社的總編輯大權!

首先,就是改變報社傳統老舊的風格,布萊德利是一位“現代人”意義上的新聞人,他不喜歡強調新聞的責任感,更討厭純粹的資訊,他的短暫注意力使他無法容忍沉悶。在《新聞周刊》時,他整天督促年輕的記者寫出好玩的東西,如今他要把這種風尚帶入《華盛頓郵報》。

布萊德利喜歡明星記者制,堅信閃閃發光的明星們可以讓報紙水準獲得最快的提升。他從《紐約時報》、《新聞周刊》各處找來青年才俊,甚至包括3名普利茲新聞獎得主,給他們自由的空間與令人羨慕的薪水。一份偉大的報紙同樣需要足夠多的經費,凱薩琳對此全力支持,將編輯部的經費從每年400萬美元提高到800萬美元,整整翻了一倍!就這樣,一系列的劇變發生在《華盛頓郵報》,保守派紛紛離去,報社的政治立場也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從始終與政府站在一邊開始越來越傾向於自由派立場。

兩次事件改變了《華盛頓郵報》,也把凱薩琳推到了事業的頂峰。

1971年6月,《紐約時報》不顧政府禁令,刊登了披露國防部秘密越戰研究報告即“五角大樓檔案”,由於內容極其敏感,幾天后遭到法庭禁止。此時華盛頓郵報的記者也得到那份檔案,就是在這個時候,《華盛頓郵報》的上市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1972年6月,5名男子因私自闖入水門飯店民主黨全國總部而被捕。絕大多數傳媒只把此事當作不入流的小新聞。但華盛頓郵報卻進行深入調查,終於發現共和黨政府試圖在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器,破壞民主黨的競選活動。

此後,一直孤軍奮戰的《華盛頓郵報》終於喚醒了美國各大新聞媒體,輿論的洪流終於將尼克森逼下台。這一年,《華盛頓郵報》獲得普利茲獎,在美國確立了自己的大報地位。

偉大女性

1975年,凱薩琳遭遇了自己最困難的時期——《華盛頓郵報》工人大罷工。當時,她為了控制成本,採取了一連串開源節流措施,然而部分舉措卻招來印刷業工會的不滿。10月份時,印刷廠以至廣告部門工人決定大罷工,罷工者還火燒華盛頓郵報印刷廠,導致罷工第一天的報紙無法刊印出版,部分工人還襲擊報紙編採人員。在凱薩琳的鎮定領導下,報社裡的記者和編輯沒有動搖,繼續堅守崗位。

然後,凱薩琳派人自行接洽廣告甚至操作印刷機,又用直升機從報館天台將版樣運到鄰近州府的印刷廠印刷。經過長達5個月的談判,工潮終於化解。《華盛頓郵報》安然渡過難關。

《華盛頓郵報》的職員說,他們最喜歡的,是她給予編輯記者的支持與尊重。格雷厄姆夫人常說:“辦報者不應對編輯記者指指點點,辦報者的責任,是盡力確保報導全面、準確、公正和質量最佳。”她改變了美國報業輕視女性的傾向,她曾多次在盛大晚宴後,拒絕與場內女士退到樓上讓男士們在樓下邊抽雪茄邊談論世界大事,而是參與其中。她熱愛簡樸的生活,最喜歡黃昏時分在廚房與朋友一起幫手弄菜餚,當有人替她代勞時,她還會不悅地說:“那是我的工作。”

凱薩琳改變了《華盛頓郵報》的命運,《華盛頓郵報》也改變了她的一生。

那個羞澀、靦腆、膽小的小女孩、丈夫背後的妻子不見了,她越來越堅強、獨立、有魅力。她的朋友很多,許多名流如黛安娜、比爾·蓋茨都是她的座上客。比爾·蓋茨說:“在理解他人和與人溝通方面,她具有超人的能力,她是一個可愛的朋友。”她不僅能吸引文學和社交界,還能吸引華盛頓的權勢人物,許多美國總統都到她家裡做過客,小布希夫婦到華盛頓後第一個去的就是格雷厄姆家。無怪乎小布希說:“總統們來來去去,而她知道他們所有的一切。”凱薩琳以她的獨特魅力和她所擁有的媒體影響力對美國政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有人說:“她的影響並不小於一位總統。”

凱薩琳總是襟懷坦白、公正處事,而這是許多男性領導人都難以做到的。她十分信任和忠於為她工作的記者和編輯們,從來都是勇於承擔責任,遇事絕不推諉,決不後退半步。對此,亨利·基辛格非常欽佩地說:“她的傳奇是一種智慧、勇氣和高質量生活的象徵,她是一個不可替代的人。”在最困難的日子裡,她和其他男人一樣夜以繼日拚命地工作,從無怨言。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一點嬌小姐的影子。

成功秘訣

敢把美國總統拉下馬的勇氣。

巾幗不讓鬚眉的戰鬥力。

財富檔案

1963年正式接管了《華盛頓郵報》,挽救了瀕臨倒閉的《華盛頓郵報》,把它辦成了融報紙、雜誌、廣播和電視於一體的龐大的媒體王國,在財富500家大公司中曾排行271位,她以一份報紙扳倒了美國總統尼克森,成為美國新聞史上的傳奇人物,她是《財富》雜誌500家公司中第一個女性的“一把手”,是美聯社第一個女董事,是美國新聞界傳奇人物,被稱作“新聞界最有權勢的女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