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凱(愷)[凱、愷、闓,讀音作kǎi(ㄎㄞˇ)]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遠古顓頊帝高陽氏之後,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據史籍《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謂之八愷。”在遠古之時曾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即垂、益、禹、皋陶之倫,庭堅則皋陶之字,其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又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此十六族世濟其美,不隕其名。顓頊帝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無不時序,地平天成;又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此謂之八元、八愷,齊聚華夏之庭。至是臣下民眾皆服。八愷,亦作八凱,相傳是古代顓頊帝高陽氏的八個才子,他們幫助帝君處理國家大事,政績很好,同時由於他們和樂穩秩,平易近人,世人稱之為“八愷”。八愷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愷氏。在古代,“愷”與“凱”二字通假,因以有“凱”代“愷”為姓氏者,改稱凱氏。凱氏與愷氏同宗同源,屬於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苗族,出自遠古三苗後裔,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凱氏先祖原為苗族,源於殷、周時期的鬃人,在歷史上曾自稱為牡、蒙、摸、毛,有的地區自稱嘎腦、果雄、帶叟、答幾等。他稱有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秦、漢時期,苗族先人主要居住在湘西、黔東一帶,包括在“長沙蠻、武陵蠻”或“五溪蠻”的名稱之中,以後逐漸遷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區。有學者認為苗族是和遠古的“九黎”有關的民族,四川、貴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當作自己的祖先。傳說,蚩尤是“九黎”之君,在五千餘年前,九黎部落與黃帝部落衝突,敗而退出黃河下游,占據長江中、下游。逐漸形成“三苗”。公元前二世紀以後,苗族先民大部分已遷至湘、鄂、川、黔等地,今海南地區的苗族則是在公元十六世紀從廣西遷徙去的士兵後代。苗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主要分成三大方言,即湘西(東部)方言、黔東(中部)方言和川黔滇(西部)方言。方言中相同部分在60%以上。許多苗族同時通用漢語。苗族曾有自己的文字,但很早就失傳了。公元二十世紀初,英國傳教士與苗族、漢族的文人創造了一種拼音文字,俗稱“老苗文”,現在仍在川、黔、滇部分苗族中使用。自1956年起,中央人民政府與苗族一起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三套文字方案,目前一直在推廣使用,效果很好。苗族人古先無姓氏,後在與漢族的不斷融合過程中開始採用漢姓,其中有因居住地為貴州凱里地區,遂為凱氏。明末清初,四川地區慘遭戰火復盪,人口凋敝,因此在清朝初期,滿清政府從湖廣地區大舉遷民於四川發展農耕和採礦生產,貴州凱里的一支凱氏苗族被遷徙至重慶府,後凱氏族人中又多有人被徵兵到安徽參與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自此逐漸分播各地。
得姓始祖
蚩尤、八愷。遷徙分布
凱氏(愷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商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一千零七十八位,以恭州、徽州為郡望。今凱氏(愷氏)族人主要分布於貴州、重慶、安徽、海南、台灣等省區。
郡望堂號
郡望
恭 州:亦稱巴郡、楚州、渝州,即今重慶。距今二~三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已有人類生活在重慶地區。公元前十一世紀商周時期,巴人以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後秦滅巴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極盛時期巴國疆域以原重慶市為行政中心,管轄川東、陝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區域。自秦漢以來的歷朝歷代,這一區域多數時期為一個統一的行政轄區,其行政中心設在原重慶市。重慶古稱江州,以後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時,巴郡改為楚州。隋朝開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隋文帝因重慶地區有渝江(長江支流從江津到巫山的五百七十二公里重慶段,包括嘉陵江、烏江、綦江、大寧河、涪江等各支流沿線),遂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宋朝淳熙十六年(己酉,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距今已有八百餘年。清朝光緒十七年(辛卯,公元1891年)重慶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民國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民國二十六~三十五年(公元1937~1946年),日寇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國民政府移駐重慶,重慶成為中華民國的戰時陪都,是當時全國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揮部,中國大後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重慶又有“三都之地”之稱。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後,重慶仍為直轄市。新中國建立初期,重慶作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是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後改為四川省轄市。1983年率先成為全國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實行計畫單列,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闢為沿江開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慶代管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1997年3月14日,經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准,重慶正式成為中國第四個直轄市。徽 州:徽州地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1955年與1981年在績溪縣發現的兩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考證,早在六千年前,翬嶺(徽嶺)南北就有人類活動。西周以前,據《禹貢》天下分九州本區屬揚州,即所謂“蠻夷”所屬之地。春秋時期的周元王三年(戊辰,公元前473年)以前屬吳國,吳亡屬越;周昱王(周顯王)十四年(丙寅,公元前355年)以後,越亡屬楚。實際上當時吳、越、楚三國並存,戰爭頻繁,徽州地區被作為拉鋸戰爭之地轄屬時有變動。秦王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一統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本區設黟、歙二縣,屬會稽郡(治三陰,今浙江紹興)。楚漢之際屬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長興縣)此時之歙縣包括今歙、休寧、婺源、績溪、淳安、遂安等地;黟縣包括今黟縣、祁門、石台等地。楚漢戰爭之際,本區一度為項羽所占,作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不久為漢將陳嬰所占,屬漢。漢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黟、歙屬荊國(治今淮南)。漢高祖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黟、歙屬吳國(治今江蘇沛縣)。漢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黟、歙屬江都國(治今江蘇揚州)。漢武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置丹陽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歙、黟為其二城。漢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立武帝子劉胥為廣陵王,歙、黟屬廣陵國(治廣陵,今江蘇揚州),漢宣帝五鳳四年(丁卯,公元前54年)劉胥獲罪自殺,國除,復為丹陽郡之屬。漢成帝鴻嘉二年(壬寅,公元前19年)立原中山靖王劉勝之裔劉雲客為廣德王(治廣德,今安徽廣德),黟縣屬丹陽郡;歙縣仍屬丹陽郡。漢永始元二年(乙巳,公元前16年),劉雲客死,無子,國除,黟縣復屬丹陽郡。漢平帝元始二年(壬戌,公元2年)立廣川王劉越之裔劉瘉為廣德王,黟縣復屬廣德國。王莽篡漢,新朝始建國元年(己巳,公元9年),貶漢廣德王為公,改黟縣為愬虜。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庚寅,公元30年),復名為黟縣,仍屬丹陽郡。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農曆12月,孫權派部將賀齊出兵消滅歙地所謂“山賊”(實際是對抗孫權的山越、水越和漢人混居而成)金奇、毛甘和黟地陳仆等,將原歙地一分為五,即:歙、休陽(劃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陽(劃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劃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劃原歙以東一地新立,今浙江淳安),加上黟共六縣一併從丹陽郡分出,建立新都郡,治始新(今浙江淳安)。三國孫吳永安元年(戊寅,公元258年)休陽縣因諱吳主孫休改為海陽縣。晉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晉滅吳,新都郡更名為新安郡,仍屬揚州。所屬新定縣改為遂安縣,海陽縣改為海寧縣,加上原屬之始新、黎陽、歙、黟,仍領六縣。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甲辰,公元464年)並黎陽于海寧,當時新安郡領五縣,即歙、黟、海寧、遂安和始新。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壬寅,公元522年)將原屬吳郡管轄的壽昌縣(即浙江壽昌縣,今並於浙江建德市),劃歸新安郡,新安郡從此復領六縣,即海寧、始新、遂安、壽昌、歙和黟。梁武帝大同元年(乙卯,公元535年)析歙縣華陽鎮,置良安縣(一作梁安),郡領縣七,不久,廢良安縣,郡仍領縣六。梁武帝承聖二年(癸酉,公元553年)將原新安郡一分為二,遂安、始新、壽昌三縣仍屬新安郡;將原並于海寧的黎陽重新劃出,復為二縣,加上歙、黟共四縣,由新建之新寧郡管轄(即今本區的基本區域),治海寧,與原新安郡並屬揚州,此時之新安郡非今之“徽州”,但時僅九年。南朝陳文帝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再次將黎陽縣併入海寧縣,復將新寧郡併入新安郡,領歙、黟、海寧、始新、遂安和壽昌共六縣,隸屬東揚州。隋文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為州,以州統縣,將歙、黟二縣併入海寧為歙州,州治設海寧;又將始新縣改為新安縣,原遂安、壽昌併入新安縣,劃歸婺州(今浙江金華)管轄。歙州轄地僅有原新安郡的一半,即今徽州的基本地域。此後近二十年稱“新安”的又非今日之“徽州”。隋文帝開皇二十一年(辛亥,公元591年)恢復原歙縣,並將早先屬海寧的篁墩劃歸歙縣管轄,恢復原黟縣,並將州治設在黟縣,州領歙、黟、海寧三縣。隋開皇十八年(己酉,公元589年)改海寧為休寧,劃歸婺州(今浙江金華)管轄,不久,復將休寧劃歸歙州。隋煬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全國改州為郡,更歙州為新安郡,仍領休寧、歙、黟三縣,郡治在歙。不久戰亂起,歙縣登源人(後屬績溪縣)汪華起兵,占郡地及附近州郡,自稱吳王。隋大業十二年(丙子,公元616年)汪華遷郡治於休寧,次年(丁丑,公元617年)汪華再遷郡治於歙。唐高祖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新安郡為歙州。州治歙縣,仍領歙、黟、休寧三縣。同年汪華歸唐,封越國公,並授以歙州刺史,以歙州為總管府,使持節總管歙、宣、杭、睦、婺(今浙江金華)和饒(今江西上饒)六軍諸軍事。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改歙州總管為歙州都督。唐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罷都督府,歙州屬江南道。唐高宗永徽五年(甲寅,公元654年)劃歙地一部分新建北野縣。歙州領縣四:歙、黟、休寧、北野。唐開元二十一年(癸酉,公元733年)歙州改屬江南東道。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庚辰,公元740年),又析休寧縣回玉鄉和鄰縣樂平(一說鄱陽)的懷金鄉,新建婺源縣,屬歙州轄。歙州領歙、黟、休寧、北野和婺源五縣。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歙州為新安郡,治所仍在歙。唐天寶六年(丁亥,公元747年),改黟山為黃山。唐肅宗改元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因忌恨安祿山,復改新安郡為歙州,隸屬浙江西道節度使,並隸宣、歙、饒觀察使。唐乾元二年(己亥,公元759年)罷浙江西道節度使及宣、歙、饒觀察使,以歙州隸之。唐代宗永泰二年(丙午,公元766年)劃歙、休寧二縣各一部分設歸德縣;劃原黟縣的赤山鎮和饒州浮梁縣一地設祁門縣;劃原黟縣一部分設石埭縣(即石台),並將石埭縣劃歸池州管轄;又析歙縣華陽鎮設績溪縣。歙州領八縣:歙、黟、休寧、婺源、北野、績溪、歸德、祁門。歙州改屬宣、歙、池觀察使。唐大曆四年(己酉,公元769年)廢北野縣。唐大曆五年(庚戌,公元770年)廢歸德縣,其地併入休寧,歙州領六縣,奠定了此後一千餘年的“一府六縣”建制基礎。唐大曆十四年(己未,公元779年)廢宣、歙、池觀察使,歙州隸浙江東西道觀察使。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公元780年)分浙江東西為二道,歙州隸浙江西道觀察使。唐建中二年(辛酉,公元781年)複合浙江東西二道觀察使,設節度使,賜號“鎮海軍節度使”,歙州屬之。唐貞元三年(丁卯,公元787年)又設宣、歙、池觀察使,歙州隸之。唐憲宗元和六年(辛卯,公元811年)改隸宣州觀察使。唐昭宗大順元年(庚戌,公元890年),歙州屬寧國軍節度使。唐昭宗天復三年(癸亥,公元903年)廢寧國軍節度使,復宣州觀察使。五代十國時期後梁開平元年(丁卯,公元907年)唐朝滅亡,淮南節度使楊渥仍稱唐哀宗天佑年號,歙州附之。後梁貞明五年(己卯,公元919年)歙州隸吳。後晉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吳亡,隸南唐。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丙子,公元976年),江南(南唐於宋太祖開寶四年即公元971年起貶國號為江南)亡,歙州隸江南西路轉運使。宋真宗天禧二年(戊午,公元1018年),歙州屬江南東路轉運使。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鎮壓州人方臘領導的農民起義後,改歙州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領六縣,治所在歙縣。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公元1130年)徽州隸江南路轉運使建康府路安撫使。高宗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隸江南東路轉運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徽州升徽州路,轄縣不變,隸江浙等處行中書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即江浙行省),治杭州路。元成宗年貞元年(公元1295年)升婺源縣為州。徽州路領縣五,即歙、黟、休寧、祁門、績溪;州一,即婺源。元順帝至正十六年(丙申,公元1356年),小明王韓林兒升朱元璋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徽州路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元至正十七年(丁酉,公元1357年)農曆7月改徽州路為興安府,仍領縣五、州一。元至正二十七年(丁未,公元1367年),朱元璋改興安府為徽州府。明洪武二年(己酉,公元1369年),降婺源州為縣,徽州府仍領六縣,即:歙、黟、休寧、績溪、婺源、祁門。清世祖順治二年(乙酉,公元1645年),改南直隸省為江南省。徽州府改隸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仍領縣六。清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慶、徽州二府之名得)安徽省成立,清同治四年(乙丑,公元1865年)太平天國勢力被迫退出,徽州復歸安徽省寧池太廣道。徽州歷為路、州、府名,直至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農曆1月,廢府留縣,原領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農曆6月,歙、黟、績溪、休寧、祁門、婺源、太平、旌德、石埭(即石台)九縣劃屬安徽省蕪湖道(此時之“道”亦為行政監察區,而非行政歸屬)。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由於“剿共”的需要,婺源縣劃屬江西省,婺源與徽州感情極深,不願脫離母州,人民遂掀起聲勢浩大、持續二十個月的“婺源回皖”運動。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農曆6月,由於婺源人民的持續抗爭和徽州其它縣人民的強烈要求,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劃歸江西省的婺源縣被重新劃回安徽省,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安徽省政府一度遷安徽省會於屯溪。1949年,由於解放婺源縣和江西省的同為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因此為了便於管理,從此將婺源劃歸江西省。1956年6月,旌德縣併入績溪縣。1960年12月13日改屯溪市為休寧縣轄鎮。1961年4月13日,重設徽州專區,並將太平縣劃歸本區。同年下半年績溪、旌德二縣分開;8月,寧國縣劃歸本區;8月16日,又改屯溪為地轄市;12月15日,復置黟縣,本區領一市八縣,1963年5月20日屯溪降為休寧縣屬鎮。1965年7月19日,復設石台縣,改屬池州地區。1968年7月7日,成立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屬縣不變。1971年3月29日,改徽州專區為徽州地區。1974年,太平縣劃入池州地區,本區領七縣。1975年12月19日,復升屯溪為地轄市(縣級)。1979年2月27日,改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為徽州地區行政公署。1980年1月2日,寧國縣改屬宣城地區;同年1月29日,太平、石台二縣劃歸本區,領八縣一市,即:歙、祁門、休寧、黟、績溪、旌德、太平、石台和屯溪市。1983年12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劃歙縣黃山鄉、石台縣廣陽鄉和太平縣建立黃山市(縣級),由省直轄。徽州地區領七縣一市,即:歙、祁門、休寧、黟、績溪、旌德、石台和屯溪市。1987年11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改徽州地區為地級黃山市,改原縣級黃山市為黃山區,屬地級黃山市;將屯溪市改為屯溪區;將績溪縣劃歸宣城地區、石台縣劃歸池州地區。
堂號
恭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巴郡堂、楚州堂、渝州堂、重慶堂。徽州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