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定量(Ⅱ,Ⅴ,Ⅶ,Ⅹ,Ⅷ,Ⅸ,Ⅺ,Ⅻ)

凝血因子是參與血液凝固過程的各種蛋白質組分。為統一命名,世界衛生組織按其被發現的先後次序用羅馬數字編號,有凝血因子Ⅰ、Ⅱ、Ⅲ、Ⅳ、Ⅴ、Ⅶ、Ⅷ、Ⅸ、Ⅹ、Ⅺ、Ⅻ等。凝血因子活性是通過其糾正乏因子血漿所致的凝固時間延長的能力而測得。對稀釋的受檢者血漿與乏因子血漿的混合物所測得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或凝血酶原時間(PT)與受檢者血漿的凝血因子活性成負相關。內源性途徑的凝血因子(如因子Ⅷ、Ⅸ、Ⅺ、Ⅻ)活性測定用APTT測定。外源性途徑的凝血因子(如因子Ⅱ、Ⅴ、Ⅶ、Ⅹ)測定採用PT測定。

臨床意義

凝血因子定量是對血液中凝血因子含量進行測定,含量或活性減低提示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異常。凝血因子在血液凝固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測定各個凝血因子的活性,有助於判斷血友病的類型,血友病的輕重程度以及某些病理情況下的凝血狀況。

1.降低:(1)Ⅷ:C降低見於血友病A,血管性血友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2)因子Ⅸ:C降低見於血友病C,肝臟疾病,維生素K缺乏,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口服抗凝藥等;(3)因子Ⅺ:C降低可見於先天性因子Ⅺ缺乏,維生素K缺乏,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4) 因子Ⅻ:C降低可見於先天性因子Ⅻ缺乏,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肝臟疾病等;(5)因子Ⅱ:C ,因子Ⅴ:C ,因子Ⅶ:C ,因子Ⅹ:C降低,見於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或獲得性凝血因子降低,如肝臟疾病,維生素K缺乏,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口服抗凝藥及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質等。

2.升高:見於血液高凝狀態和血栓性疾病,如深部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腎病綜合徵,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惡性腫瘤等。

正常值參考範圍

參考實驗室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