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萎係數

凋萎係數

植物開始發生永久凋萎時的土壤含水率,也稱凋萎含水率或萎蔫點。一般來說,凋萎係數與田間持水量之間的土壤水,屬於有效水分。

解釋

wilting coefficient
植物開始發生永久凋萎時的土壤含水率,也稱凋萎含水率萎蔫點

相關資料

重要的土壤水分常數之一。指生長在濕潤土壤上的作物經過長期的乾旱後,因吸水不足以補償蒸騰消耗而葉片萎蔫時的土壤含水量。最初在下午或日落後葉片尚可逐漸恢復充漲,以後在日出前也不能恢復充漲,最後甚至在灌溉或降水供給一些水分後也不能恢復。這時的土水勢一般為—15巴,大體相當於萎蔫葉片的水勢。作物在這種情況下稱為永久萎蔫,此時的土壤含水量稱為凋萎係數

此時土壤中的水分活動已基本接近於零。凋萎係數是個理想化的概念,因它是在水汽飽和的大氣中不發生蒸騰的條件下植物不恢復充漲時的土壤含水量,而在田間除極特殊情況,作物是必須進行蒸騰的。事實上,植物是否表現水分不足以至萎蔫,並不單純取決於土壤含水量或土水勢,還取決於植物吸水率能否滿足不斷蒸騰的需要和氣候因素。這個過程是動態的,而凋萎係數顯然不能完全滿足這個動態過程的要求。然而對大多數土壤、植物和氣候條件來說,它仍是一個很好的近似值,也是了解土壤水分狀況,進行土壤改良和灌溉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