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1998年美國聖橡山大學,純美術、藝術史雙學位。
同年獲得獲“基石”研究基金最高獎。
2001年獲得耶魯大學藝術學碩士後,冰逸赴哈佛大學做交換學者。
2005年冰逸獲耶魯大學藝術學博士,赴紐約州立大學視覺研究系任教,主持博物館學和策展學研究。
2006年耶魯大學博士論文“重讀馬王堆”,獲得Proquest文庫全球70000篇博士論文中“十大最受歡迎博士論文”。
2005年到2007年,冰逸主持北京蓬皮杜項目。該項目成為早期民間組織意圖參與國際化美術館建設的典型案例。
2007年,冰逸開始參加藝術展覽。 在北京三上空間、巴法羅大學藝術中心,和紐約伊森科恩舉辦個展。
2008年,紐約MaxProtetch項目空間個展。繪畫、場景、錄像作品參加2008年光州雙年展。
2009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Erna Hecey畫廊、上海對比窗畫廊舉辦個展。
2011年在美國Albright Knox美術館和芝加哥斯馬特美術館進行項目展。
2012年在德國柏林聖約翰斯大教堂展出系列繪畫裝置現場“風的形狀”。主辦者為德國WIE文化中心。
2013年完成巨型野外繪畫項目“萬物-龍虎山”(22米x 2.6米x6幅),“地心之旅-三清山”(200米x 2.6米),“霘”(30米x 20 米)。
2014年 在西班牙Charpa畫廊、Alicante當代美術館舉辦個展。同年10月,冰逸為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完成巨型飛機繪畫裝置項目“懸置”。同年11月,在加拿大多倫多市政廳呈現了12小時的觀念繪畫和歌劇現場“綠光”。
2015年 墨齋畫廊舉辦“冰逸:囙”個展。同年,冰逸發起“胡同”項目,開始了北京內城的跨領域工作。“給胡同的一封情書”邀請各界人士給北京的每一條胡同寫情書。這個項目包括小說、詩歌、建築、戲劇、電影,投資等各個領域的工作。
2015-2016年 冰逸導演電影《廢墟》。製片人羅思。演員:羅思、韓淏、朱贏椿、倪大紅、譚卓、謝升皓、趙熠等。
學術榮譽
2006年“從楚到漢--重讀馬王堆”耶魯大學博士論文,Proquest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論文;
1998年Mary E. Woolley 基石特別獎, 聖橡山大學。
媒體評價
冰逸在藝術創作上,以巨幅水墨和細密繪畫而聞名於世。她突出的貢獻在於她對幾千平米巨幅水墨的控制能力和對極致精微繪畫的語言的超常的控制力。她的電影創作、文學實踐和理論建設的基礎都是中國山水的核心精神。冰逸是少見的個展語言突出、意象明確的當代畫家。她的個展都以書寫的方式展開,以展覽語言和繪畫語言的雙重創新為特性。她的一個展覽就是一本文體明確、形象鮮明的書,從不重複過去的作品和想法。例如她在比利時的“圝”個展,就是典型的全息的多維的藝術項目。它包括四十一米長,三米二高的布面油畫(這是中國當代藝術創作中最長的單件作品之一);關於身體變故的黑白攝影;題為“四賦”的琴、箏、琵琶和聲音齊鳴的音樂創作;和圖錄的設計和發布等四個項目。
冰逸的文學創作、詩歌寫作、雜文,以及評論性文章,和她的繪畫創作一樣,自成一體。風格激越尖銳,長於把思想、文體、創意和抒情融合,使用簡單準確的語言形式。
除了繪畫、藝術批評和博物館的創意和建設,冰逸還涉及更廣泛的創作領域:
2003年,在紐哈芬創立時尚品牌“冰逸”。品牌一面市,就出現了耶魯冬粉俱樂部。
2009年,冰逸創立“冰逸創意”,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跨領域、跨行業、跨學科的創造實踐。
她研究的案例包括中糧地產祥雲項目、上海外灘國際中心8-1項目、中糧北京生態谷等項目。
冰逸創意的工作橫跨藝術、文學、高科、金融、地產、音樂、時尚等各界。2011年,冰逸加盟上海證大投資發展公司,負責公司的文化戰略,同時兼任喜瑪拉雅美術館館長。
當代文化中的“才女”現象,往往是兩類結局,一類是以跟才子的浪漫愛情為終結的,例如林徽因。一類是極端悲劇的個人命運和個性鮮明的創作為特徵的,例如張愛玲和潘玉良。而冰逸明確地體現了她對這種所謂“才女”文化的超越性。
在思辨的個人立場和藝術創作的持續發展中,冰逸堅持一個思維獨立的文化工作者的開放模式。她創造的不僅是某個類型的作品,某個格調的風格。她的追求,在於建設文化事業和創造力發展體現終極價值追求的新的模式和新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