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李村

冉李村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顯勝鄉,地理位置偏遠。在肖金和顯勝未分家之前,這裡就有“肖金窮只有顯勝窮,顯勝窮只有冉李窮”的說法。由於冉李村地處原邊咀梢,有著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得天獨厚的優勢,2004年土地復墾開始後,村上開墾871畝地,搬遷84座墳,推平35箇舊莊院,為修建統一整齊的新莊院奠定了基礎。

基本信息

冉李村簡介

冉李村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顯勝鄉,地理位置偏遠。相鄰三泉劉村,唐苟村,毛家寺村,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風景秀麗,友好好客。今日的冉李村,有寬廣的柏油路,整齊的小康農宅,整齊劃一的結構布局、集中連片的果樹栽植帶、翠綠茂盛的紫花苜蓿。村部中心地帶,農民文化廣場,屹立在你的面前,農家書屋體育設施一應俱全,正在開放,吸引著渴望知識的農民朋友,這裡的人們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裡的人們分享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成果 。

冉李村發展

在肖金和顯勝未分家之前,這裡就有“肖金窮只有顯勝窮,顯勝窮只有冉李窮”的說法。由於冉李村地處原邊咀梢,有著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得天獨厚的勢,2004年土地復墾開始後,村上開墾871畝地,搬遷84座墳,推平35箇舊莊院,為修建統一整齊的新莊院奠定了基礎。區委、區政府高瞻遠矚,意識到建好冉李村不僅可以富民一方,而且還能激發周圍民眾共建新農村的積極性,2006年區上將冉李作為區級新農村示範點,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建設,2008年,冉李被確定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點。2007年到2008年,區上採取農民自籌和區財政補助的方法,鼓勵農民按照統一規劃的模式建造新居,目前已經將1/3的居民安置在村部周圍。
冉李村全力發展蘋果和養殖兩大主導產業,2009年新栽果樹1100畝,累計栽植3280畝,占總耕地面積的70%以上,成立了隴慶養殖專業合作社,建成養殖小區2個,發展養豬大戶70戶。
冉李村針對目前農民思想觀念落後、農業技術落後等實際問題,區文明辦組織市級文明單位,開展了“結對一幫一,共建新農村”的活動,各個幫扶單位紛紛表示將從智力、財力、技術等方面予以幫助,以更好地幫助農民增收,更好地推進新農村建設。
以前,由於冉李村地處偏遠,農業生產條件落後,在新農村建設之前老百姓都不知道自己以後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居住條件差,居住分散,院落破爛不堪,村民只有靠廣種薄收來維持生活,一年的收入基本上都花在了日常消費和孩子上學上,喝水靠馱,幹活靠拉,進趟城還得算好時間,坐了三馬子再去趕班車,像城裡人一樣的電視、電話,村民連想都不敢想。現在冉李村確實變了,85%的農戶都通上了自來水,通信率達到90%,通電率已經達到100%,昔日塵土飛揚的主幹路都已硬化。區上資助冉李村墊平窪地,建成了14畝大的村民文化廣場,搭建了戲台,修建了小花壇,建造了籃球場地,配置了鍛鍊器材,還在周圍安裝了6盞太陽能路燈,每當夜幕降臨,邊做針線邊聊天的婦女、打籃球的年輕人、還有圍著運動器材玩耍的孩子在文化廣場形成了一幅“農家處處有歡樂”的畫面。
莊前屋後綠樹成蔭,花草茂盛,經濟作物有果樹,養殖有大棚,戶戶通農用車,家家有廣播電視、手機電話。區愛衛會還為村民提供設備建造糞尿分集式衛生廁所,這個建成以後,也可以像城裡人一樣用上水沖廁所了,生產生活條件優越了,生活富裕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好了,富民政策在農民身上得到體現。

村內企業

酒廠,塑膠包裝製品廠,木器廠,鋼廠,絲廠

主要農產品

葡萄柚,黃瓜,油桃,哈密瓜

村內資源

白雲母 ,方解石,輝銅礦

村里單位

冉李村衛生院,冉李村村委會,冉李村民兵連,冉李村中學

新村新藍圖

冉李村突出“一心兩點四區”(一心:以村部建設為中心,兩點:蘋果、草畜,四區:小康住宅區、產業開發區、綜合服務區、養殖小區)的規劃,以打造城市遠郊型新農村建設樣板村為目標,實現新農村建設整村推進。按照這一思路,積極爭取新農村建設資金,以村部為中心規劃建設小康農宅300戶。2007年、2008年,2009年已建成165戶,2010年又規劃新建小康農宅68戶,改建75戶。目前全村累計新建小康農宅達到360戶,使接近70%的農戶進入居民點居住,極大改善了農民的居住條件,逐步實現了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
打造產業富民新優勢,結果廣泛開展調研,提出了“因地制宜,調整結構,狠抓果樹、瓜菜、草畜三大主導產業”的經濟發展思路,引導民眾走“種、養、銷”相結合的路子,狠抓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蘋果產業。2008年以來,全村已累計栽植蘋果2800多畝,流轉土地1280畝,建成標準化果樹栽植示範園2處,實現果樹栽植整村推進。由致富帶頭人發起組建了“羽隆絨肉山羊養殖合作社”和“天蓬養殖專業合作社”,建立了羽隆養殖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建成占地5畝的養殖小區1處,以養殖專業合作社為龍頭逐步發展壯大全村養殖規模,帶動周邊民眾發展規模養殖大戶60多戶,實現年生豬出欄達到1000頭以上,促使草畜養殖產業在冉李蓬勃興起,不斷壯大。

復墾強基礎

從2004年起,村兩委班子多方爭取資金,先後3次實施了省投土地復墾項目,復墾土地達到1900多畝,新增土地300多畝, 2010年又爭取投資700萬元,實施冉李災後重建土地復墾項目,規劃土地2940多畝,新增土地900多畝。通過爭取這些項目,轄區內的溝壑地、塬邊咀稍、山卯溝梁,全部得到平整。同時,對於復墾區的農戶實行整體搬遷,進入村上統一規劃的居民點居住,沒有出現一戶亂占、亂建問題。2008年,爭取投資150萬元將原教育布局調整後的閒置校舍進行改建充分利用,建成高標準化村部,修建占地14畝農民文化廣場1處。積極爭取實施通村油路建設項目,全村通村主幹道全部實現柏油硬化,新建標準化村級衛生所1座,建成沼氣池75座,極大地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