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棉24

冀棉24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100厘米左右,莖稈堅韌,抗倒伏。果枝排列規則,果枝上舉,株型鬆緊適中,葉片中等大小,株間通風透光性好,鈴較大,尖圓形,多五室,吐絮暢而集中,朵大、易採摘。鈴重5.6克,子指10.5克,衣分41.8%。

形態特徵

該品種是石家莊市農科院與中科院遺傳所協作育成的中熟陸地棉新品種,親本為86-1///[(吉扎45/瑟伯氏棉)F2//ASJ-2]F3////中12。

栽種成績

1993~1994年參加國家黃河流域棉區區試,平均畝產皮棉、霜前皮棉分別為69.1千克、59.0千克,分別較對照中棉所12增產15.9%、19.7%;

1995~1996年參加國家長江流域棉區區試,平均畝產皮棉、霜前皮棉分別為84.22千克、65.7千克,較中棉所12增產5.88%、8.17%,達顯著水平;

1995年參加國家黃河流域棉區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別為78.4千克、65.8千克,分別較對照中棉所12增產21.0%、26.5%。

1993~1994年國家黃河區試品質測試結果:冀棉24號2.5%跨長28.4毫米,比強度20.5克/特克斯,麥克隆值4.7;

1995~1996年國家長江區試測試結果:2.5%跨長28.4毫米,比強度21.3克/特克斯,麥克隆值5.0;

1994年河北省區試測試結果:2.5%跨長30.2毫米,比強度20.4克/特克斯,麥克隆值4.3。

各項指標達到國家"八五"科技攻關和紡織工業品質要求。

1993~1994年國家黃河區試抗病性測試結果:該品種枯萎病指4.4,黃萎病指38.0,對照中棉所12號分別為2.3和31.8,為高抗枯萎、感黃萎品種;

1994~1995年長江區試抗病性鑑定結果:枯萎病指9.3,黃萎病指26.3,對照中棉所12號分別為4.6和20.9,為抗枯萎、耐黃萎品種;

1994年河北省區試抗病性鑑定結果為:枯萎病指8.4,黃萎病指41.05,對照中棉所12號分別為9.54和73.87,為抗枯萎、耐黃萎品種,其耐黃萎顯著優於對照中棉所12號。該品種為抗枯萎、耐黃萎品種。

培育者

石家莊市農科院、中科院遺傳所

地區及技術

冀棉24號適合在冀中南棉區、黃河流域和南疆棉區種植。目前已推廣面積達284萬畝,預計到2000年累計可推廣800萬畝。

栽培規程

運期播種

播前充分曬種,用殺菌劑、呋喃丹拌種或選用包衣種子。在冀中南地區地膜棉4月15~25日播種,露地棉4月23~28日播種。

合理密植

高肥水地塊密度2700~3000株,中等肥力地塊密度3000~3500株/畝,旱薄地密度3500~4000株/畝。種植方式以90厘米等行距為好。

科學施肥

一般肥力地塊底肥施用尿素10千克/畝、磷酸二銨15千克/畝,初花期追施尿素10~15千克/畝,盛花期追施尿素10千克倍。

及時整枝化控

7月15日~20日打頂,根據田間生長情況及時化控,每次用縮節胺2~3克,總量不超過10克。

審定情況

1997年1月、1997年7月通過河北省、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行業規範

DB13/ 315.1-1997,棉花品種冀棉24號, 國內涉及產品質量、標準信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