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載
兵馬角燈塔位於海南島儋州市西北峨蔓鎮鋪頭蘭海邊的兵馬角龍
門山上。龍門山的東面有一瓮門,喚作“南天第一門”,高三十多米,寬二十來米,中空通風,岩石呈拱形。每當北風掀浪,撞於石門,鳴聲如鼓,迴響遠達十餘里,故稱此地為“龍門激浪”,是儋州八景之一。據《儋縣誌》載,明代黎族首領符南蛇組織黎漢災民起義失利後,起義軍餘部曾守於此,“忽山忽海”,神出鬼沒,同官兵周旋十多個春秋。
地理位置
俯瞰儋州
兵馬嶺布滿了輕而堅固的怪石,但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這裡狼煙四起。兵馬嶺是兵家必爭之地,這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果想從附近的龍門海岸進入海南島,這裡是必經之地,在解放戰爭時期,是我軍的一個重要根據地。
儋州是海南即海口、三亞之後的第三個地級市,是海南西部的經濟、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海南島的西北部,瀕臨北部灣,陸地面積3265方公里,海岸線長240公里,人口101萬。儋州市是海南省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市(縣級市)。
導航良港
洋浦港位於洋浦經濟開發區境內,位於海南儋縣西北部洋浦灣東海岸,介于海口港與八所港之間,西接洋浦鼻,北依洋浦村,東鄰白馬井角,面臨瓊州海峽西口。洋浦港水路北至海口港86海里,至湛江港173海里,西達八所港54海里,南抵三亞港174海里,水陸交通便利。洋浦至西線高速公路出口28公里。洋浦港素有“水深、避風、回淤量少、可利用海岸線長、天然深水良港”之稱,是海南西北部工業走廊出海通道的重要出海口,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
燈塔建設
始建時間
海南剛解放時,沿海中小港均未來得及設定航標。1958年,廣東省航務局航道處航標科在儋縣水域,設定鋼質、圓柱形燈浮,兵馬角當時也設定此類航標。
升級維護
1960年,改建木質導標。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至1976年,這一時期,航道機構被合併,航標業務處於停止狀態。
1976年,海口航站成立,國家撥款修建維護航標燈塔。
1982年,航標由交通部廣州航道局海南航道所負責維護管理。
燈塔標誌
航標
燈塔位置:位於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鎮海濱兵馬角,得名兵馬角燈塔。
占地面積:240.53平米。
經緯:北緯19°21′55.4″,東經108°41′02.7″。
海拔高:169米。
標身高:41.4米。
燈高:71.3米。
燈器:英制PRB-24型。
副燈:美制ML-300型。
燈質:閃白6秒(0.5+0.5)。
射程:主燈22海里;副燈18海里。
應答雷達
雷康:上海KT-1X型。
能源
太陽能供電
雷達站建設
背景
隨著洋浦港港區擴大,碼頭泊位增多,港口吞吐量大幅攀升,進出港的船舶數量、種類明顯增多,其中包括商船、漁船、軍事船舶和相當數量的危險品船舶。和數船舶航行交織嚴重,極易發生海上航行交通事故。
建設
項目名稱:兵馬角雷達站(洋浦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工程雷達站)
項目地點:兵馬角燈塔站內
總面積:6257.9平米(其中雷達站148.4平米,燈塔240.53平米,其餘為站區內場地、道路、綠化等)
建築工藝:鋼筋混凝土結構
建設單位:海南海事局
建設時間:2014年8月
雷達站設施
類型:無人值守全自動雷達站
供電:電源、發電機組
服務功用
1.為在北部灣航行的船隻進行燈光導航、助航,是海南環島西北航線上的重要助航標誌。
2.協助部門進行水上聯合行動和應急指揮。
3.監視覆蓋區內水域交通動態。
4.糾正船舶違章。
5.預防船舶交通事故。
6.提高水域通航效率。
7.改善船舶航行安全和保防水域環境。
旅遊景點
重點景觀:兵馬角燈塔、千年古鹽田、風車海岸、龍門激浪
兵馬角的燈塔,是龍門激浪的標誌,它聳立在兵馬角上,它是一條回家的路,因為它,每一隻在茫茫大海里的漁船都不會迷茫,它是龍門的守護者。
位於儋州市峨蔓鎮海濱龍門山,龍門山為海濱岩石山,海拔39米,山上怪石茲生,從北望南,綿延起伏,狀似萬里長城,十分壯觀。山之東有一瓮門,素稱"南天第一門",中空通風,北風吹來,捲起巨浪,撞擊在石門上,浪擊石鳴,猶如擊鼓,響徹10餘里,故得名“龍門激浪”。這裡沙灘潔淨,風景別致,站在岩石觀濤,心曠神怡,龍門激浪於明代得名, 受遊人稱奇。
燈塔郵票
2006年5月22日,為配合《現代燈塔》特種郵票的發行,海南省郵政局特別製作發行了《海南航標》,這是海南集郵歷史上第一次發行介紹海南航標的郵冊,對進一步宣傳航標、保護航標、利用航標,讓航標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海南航標》郵冊以從東南西北繞海南一周分別介紹海南11個燈塔。其中就包括兵馬角燈塔等。郵冊突出燈塔文化,將燈塔與所在地的海灣、海角、海島、海港的自然景觀結合起來,將燈塔與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事件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