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龍韜·奇兵

六韜·龍韜·奇兵

奇兵篇闡明了戰爭的勝敗,都是由“神勢”決定的。“神勢”,意為神妙莫測的有利態勢。接著列舉了通過示形用奇製造神勢的二十六種方法。並指出,如果“不知戰攻之策,不可以語敵;不能分移,不可以語奇;不通治亂,不可以語變。”最後論述了將帥應具備仁、勇、智、明、精微、常戒、強力七種素質。強調“得賢將者、兵強國昌”,否則,“兵弱國亡”。

作品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凡用兵之道,大要何如?”

太公曰:“古之善戰者非能戰於天上,非能戰於地下,其成與敗皆由神勢(1) ,得之者昌,失之者亡。夫兩陣之間,出甲陳兵、縱卒亂行者,所以為變也;深草蓊蘙(2) 者,所以逃遁也;溪谷險阻者,所以止車御騎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擊眾也;坳澤窈冥者(3) ,所以匿其形也;清明無隱者,所以戰勇力也;疾如流矢如發機者,所以破精微(4) 也;詭伏設奇,遠張誑(5) 誘者,所以破軍擒將也;四分五裂者,所以擊圓破方也。”

“因其驚駭者,所以一擊十也;因(6) 其勞倦暮舍者,所以十擊百也;奇伎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也;強弩長兵者,所以逾水戰也;長關遠候(7) ,暴疾謬遁(8) 者,所以降城服邑也;鼓行喧囂者,所以行奇謀也;大風甚雨者,所以搏前擒後也;偽稱敵使者,所以絕糧道也。謬號令(9) ,與敵同服者,所以備走北也;戰必以義者,所以勵眾勝敵也;尊爵重賞者,所以勸用命也;嚴刑罰者,所以進罷怠也;一喜一怒,一與一奪,一文一武,一徐一疾者,所以調和三軍,制一臣下也;處高敞者,所以警守也;保險阻者(10) ,所以為固也;山林茂穢者,所以默往來也;深溝高壘糧多者,所以持久也。”

“故曰,不知戰攻之策,不可以語敵;不能分移(11) ,不可以語奇;不通治亂,不可以語變。故曰,將不仁,則三軍不親;將不勇,則三軍不銳;將不智,則三軍大疑;將不明,則三軍大傾(12) ;將不精微,則三軍失其機(13) ;將不常戒,則三軍失其備(14) ;將不強力,則三軍失其職(15) 。故將者,人之司命,三軍與之俱治,與之俱亂。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武王曰:“善哉!”

作品注釋

(1)神勢:神妙的態勢。

(2)蓊蘙(wěnɡ yì):草木茂盛。

(3)坳澤:低洼潮濕的地方。窈冥:幽暗。

(4)精微:精妙周密。

(5)誑:欺騙。

(6)因:乘。

(7)長關遠候:意為在遠方設立關卡,派出偵察。

(8)暴疾謬遁:意為行動迅速、進退詭詐。

(9)謬號令:假傳敵人的號令。

(10)保險阻者:占據險阻地形的人。

(11)分移:意為靈活機動地使用兵力。分:分開。移:挪動。

(12)傾:倒下,傾覆。引申為失敗,崩潰。

(13)機:機會。

(14)備:防備。

(15)職:職守。

作品譯文

武王問太公道:“凡是用兵作戰,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

太公說:“古時候善於作戰的人,並不是能在天上戰鬥,也不是能在地下戰鬥;他們的成功與失敗,全在於用兵能否神妙莫測。所以能得到兵勢神妙的,國家昌盛,失掉兵勢神妙的,國家要滅亡。在敵我兩陣之間陳兵列甲,縱容士卒喧譁,或者陣勢行列混亂的,是故意在使用欺詐手段;選擇有茂密的野草的地方,是為逃跑做準備;有占據溪水山谷險阻的,是為了阻擋敵人的戰車防禦敵人的騎兵;有把隊伍派往險隘關塞叢山森林之中的,是為了以少量兵力打擊敵人的大部隊;有把隊伍送到水澤低洼幽暗隱蔽地形的,是為了隱蔽自己的行動;隊伍停留在開闊平坦沒有隱蔽地方的,是為了與敵人較量軍事實力;軍隊行動快如飛箭,攻擊如撥動弩機,這樣,才能打敗敵人的精密策劃;使用伏兵設下詭計,虛張聲勢的,是為了擊破敵軍擒殺敵將;有把軍隊分為若干縱隊的,是為了攻破敵人的陣勢。”

“有的乘敵人驚駭時,以一擊十;有的乘敵人睏倦天黑宿營時,以十擊百;有的用奇巧的本領,越過深水,渡過江河。有用強駑和長柄兵器的,是為了隔水與敵人作戰;有在遠距離設定警戒哨兵與偵探,行動迅疾而進退詭詐的,是為了降伏敵人的城邑;有擊鼓前進,讓士卒大聲喧譁的,是為了迷惑敵人,準備實行奇妙的謀略;有乘急風暴雨時發動襲擊的,是攻擊敵人前鋒殲滅敵人後衛的方法;假冒敵人的使者,是為了斷絕敵人的運糧道路;假傳敵人的號令,穿戴敵人的衣服,是為了準備撤退;戰爭中以義理激勵士卒,是為了勉勵士眾奮勇殺敵;分封尊貴的爵位,給予重賞,是為了勉勵將士不怕犧牲,英勇殺敵;實行嚴厲的刑罰,是為了懲治疏怠之人。該喜則喜,該怒則怒;有功者給予爵位,有罪者奪去爵位;為政要寬猛相濟,有文有武;命令要有徐有疾。這是調和三軍,使他們同心協力的方法。有將軍隊駐紮在視線開闊的高地上的,是為了便於警戒與防守;有占據險阻地形的,是為了堅固防守;有駐紮在茂密的山林地帶的,是為了隱蔽往來行動;有挖掘壕溝,高築壁壘,多儲糧食的,是為了持久作戰。”

“所以說,將帥如不知道戰爭中攻守的策略,不能和他談論如何對付敵人;如果不會靈活運用兵力,就不能和他談論出奇制勝用兵;如果不了解治亂,就不能和他談論謀略詭計的變化使用。所以說,將帥不仁義,那么三軍就互相不親近;將帥如果不勇敢,那么三軍就不精銳;將帥如果沒有智略,那么三軍就疑懼失去勝利信心;將帥如果不能高瞻遠矚,那么三軍就混亂沒有依恃;將帥如果不精詳微妙,那么三軍就會失去勝利的機會;將帥如不時時警惕,那么三軍將懈怠鬆散失去戒備;將帥不堅強自力,三軍就會丟失職守。所以將帥是掌握三軍命運的人,三軍會因他得到治理,也可以因他而散亂。國家能得到賢將,軍隊強大國運昌盛;不能得到賢將,軍隊弱小國家滅亡。”武王說:“很好。”

作品評析

靈活機動,隨機應變,出奇制勝,這是指揮作戰所應把握的一項基本原則,即所謂“不知戰攻之策,不可以語敵;不能分移,不可以語奇;不通治亂,不可以語變”。本篇闡明了戰爭的勝敗,都是由“神勢”決定的。“神勢”,意為神妙莫測的有利態勢。接著列舉了通過示形用奇製造神勢的二十六種方法。並指出,如果“不知戰攻之策,不可以語敵;不能分移,不可以語奇;不通治亂,不可以語變。”最後論述了將帥應具備仁、勇、智、明、精微、常戒、強力七種素質。強調“得賢將者兵強國昌”,否則,“兵弱國亡”。

國學故事

齊桓公去世後,齊國內亂而中衰,南方強國楚乘機進入中原,攫取霸權。素被中原列國視為“蠻夷之邦”的楚國北進,引起中原諸小國的不安。於是一貫自我標榜仁義的宋襄公便想憑藉宋為公國、爵位最尊的地位,出面領導諸侯抗衡楚國,繼承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宋襄公雄心勃勃,但國力有限,只好仿效當年齊桓公的做法,以“仁義”為號召,召集諸侯在盂地(今河南睢縣西北)會盟,藉以抬高自己的聲望和地位。宋襄公拒絕事前大臣提出的多帶兵車,以防不測的建議,輕車簡從前往。結果在盟會上不僅遭到諸多小國的冷遇,且被楚軍活捉。楚軍押著他攻打宋都商丘,由於宋軍民的抵抗,楚軍久攻不克。後來在魯國的調停下,楚成王才將宋襄公釋放回國。

宋襄公遭此奇恥大辱,發誓報仇。但他自知實力難以同楚匹敵,於是把矛頭指向臣服於楚的鄭國。因此不顧群臣反對,執意伐鄭。鄭聞宋師來攻,求救於楚,楚迅速起兵伐宋救鄭。宋襄公得知訊息,急忙從鄭國撤軍。周襄王十四年(前 638 年)十月底,宋軍返抵宋境,楚軍繼續向宋挺進。宋襄公屯軍泓水(渦河支流,經今河南商丘、柘城間東南流)以北,以阻止楚軍進一步推進。十一月初一,楚軍進至泓水南岸,並開始渡河。這時宋軍已布好陣勢,宋大臣公孫固鑒於兩軍眾寡懸殊的情況,建議宋襄公把握戰機,乘楚軍半渡而擊,遭到拒絕,使楚軍得以順利渡過泓水。楚軍渡河後,大臣又勸宋襄公乘楚軍列陣未畢、行列未定時發起攻擊,又被拒絕。直到楚軍布陣完畢、準備就緒後,宋襄公才擊鼓向楚軍進攻。結果弱小的宋軍被打敗,精銳全部被殲,宋襄公本人也受了重傷,在少數殘兵的拚死保護下才突出重圍,狼狽逃回宋國。

戰後,眾多大臣都批評宋襄公的錯誤做法。但宋襄公卻振振有詞地辯解,“君子不重傷”(不再傷害受傷的敵人),“不禽二毛”(不捕捉頭髮花白的敵老年士兵),“不以阻隘”(不依靠阻隘取勝),“不鼓不成列”(不主動攻擊尚未列好陣勢的敵人)。在己方處於劣勢的不利情況下,只能依靠靈活機動,隨機應變,才能出奇制勝。宋襄公奉行“蠢豬式的仁義”(毛澤東語),思想保守,墨守成規,拘泥於已經過時的兵法教條不放,導致了覆軍殺身的可悲下場。 

出處簡介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舊題周初太公望(即呂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認為是後人依託,作者已不可考。現在一般認為此書成於戰國時代。全書以太公與文王、武王對話的方式編成。

《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