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龍韜·兵征

六韜·龍韜·兵征

兵征篇首先闡明了“勝敗之徵。精神先見”。接著論述了通過士氣盛衰、陣勢治亂、軍紀嚴弛來判斷敵軍的強弱勝敗。最後論述了通過“望氣”來判斷城邑是否可屠、克、降、拔,以及可攻、不可攻。

作品原文

六韜·龍韜·兵征 六韜·龍韜·兵征

武王問太公曰:“吾欲未戰先知敵人之強弱,豫見勝負之徵,為之奈何?”

太公曰:“勝負之徵,精神(1) 先見,明將察之,其敗在人。謹候敵人出入進退,察其動靜,言語妖祥(2) ,士卒所告。凡三軍說懌(3) ,士卒畏法,敬其將命,相喜以破敵,相陳以勇猛,相賢以威武,此強征也;三軍數驚,士卒不齊,相恐以敵強,相語以不利,耳目相屬,妖言不止,眾口相惑(4) ,不畏法令,不重其將,此弱征(5) 也。

“三軍齊整,陣勢已固,深溝高壘,又有大風甚雨之利,三軍無故(6) ,旌旗前指,金鐸之聲清以揚,鼙鼓之聲宛以鳴,此得神明之助,大勝之徵也;行陳不固,旌旗亂而相繞,逆大風甚雨之利,士卒恐懼,氣絕而不屬(7) ,戎馬驚奔,兵車折軸,金鐸之聲下以濁,鼙鼓之聲濕如沭,此大敗之徵也。

“凡攻城圍邑,城之氣色如死灰(8) ,城可屠;城之氣出而北,城可克;城之氣出而西,城可降;城之氣出而南,城不可拔;城之氣出而東,城不可攻;城之氣出而復入,城主(9) 逃北;城之氣出而復我軍之上,軍必病;城之氣出高而無所止,用日長久。凡攻城圍邑,過旬不雷不雨,必須品亟去之,城必有大輔(10) 。此所以知可攻而攻,不可攻而止。”武王曰:“善哉!”

作品注釋

(1)精神:指人的精神面貌。

(2)妖祥:吉凶。妖:怪異兇惡。祥:吉祥。

(3)說懌:心情喜悅。

(4)眾口相惑:互相慫恿。

(5)弱征:怯弱的徵兆。

(6)無故:沒有事故,平靜安定。此處指不待命令而行動。

(7)不屬:不相連線。引申為渙散。

(8)死灰:灰白色。

(9)城主:守城的主將。

(10)大輔:得力的輔佐之人。

作品譯文

武王問太公道:“我想在沒有作戰之前,先知道敵人強弱之勢,預見敵我勝敗的徵兆,有什麼辦法嗎?”

太公說:“勝敗的徵兆,精神上總是先顯現於外,唯有明智的將帥能察知,效果好壞在於人的識別能力。我們要小心等候偵察敵人出入進退,審察他的動靜,言語的吉凶,士卒的相互閒談。凡是三軍士眾心情喜悅,遵守法令,尊敬長官,服從命令,樂於破敵殺將,言談都是戰場上的勇猛行為,都讚美威武勇敢的將士,這是軍隊強盛的徵兆;相反,如果敵人三軍士眾,頻繁驚囂,士卒散亂不整,互相恐懼敵人的強盛,互相談論都是不利於戰鬥的言論,看到的、聽到的,多是妖言怪事,互相慫恿,不畏懼法令,不尊敬主將,這是軍隊怯弱的徵兆。

“三軍出入進退,隊伍整齊,陣勢堅固,憑藉深溝高壘,又有暴風驟雨的便利,三軍平靜無事,旌旗向前方揮動,金鐸的敲擊聲激揚清越,鼙鼓的聲音宛轉和鳴,這是得神明的幫助,取得勝利的徵兆;相反,如果三軍隊伍陣勢都不堅固,旌旗混亂纏繞,行動受暴風驟雨的影響,士卒驚恐畏懼,氣喘吁吁,戰馬驚駭奔跑,兵車車軸斷折,金鐸聲音混濁不清,鼙鼓聲音木然不清,這是軍隊大敗的徵兆。

“凡是攻城圍邑,觀察城市上空的氣象,可以知進攻順利或不順利。如果城市上空一片死灰色,那么這座城可以屠殺;城市上空之氣向北流動,那么這座城可以攻克;城市上空之氣向西流動,那么這座城可以迫使投降;城市上空之氣向南流動,那么這座城難以攻取;城市上空之氣向東流動,那么這座城不可進攻;城市上空之氣出去又返回,那么守衛這座城市的將領一定逃跑了;城市上空之氣流出覆蓋我軍上方,我軍必定受挫;城市上空之氣出而高升不止,圍城的時間將很長。凡是攻城圍邑,超過十天不打雷不下雨,一定要馬上離開,城市中必定有得力的輔佐之人。這以上就是說明能攻則攻,不能攻就停止,不能勉強從事。”武王說:“你說得很好!”

作品評析

“勝負之徵,精神先見。”通過對敵軍士氣、陣勢、軍紀的了解,可以判斷敵人的強弱勝敗。本篇首先闡明了“勝敗之徵,精神先見”。接著論述了通過士氣盛衰、陣勢治亂、軍紀嚴弛來判斷敵軍的強弱勝敗。最後論述了通過“望氣”來判斷城邑是否可屠、克、降、拔,以及可攻、不可攻。

國學故事

齊國和魯國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諸侯國,又是近鄰。在諸侯兼併、大國爭霸的形勢下,不免發生矛盾。公元前686年冬,齊國宮廷內部發生動亂,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和其兄公子糾都想乘機回國繼承王位,於是雙方展開了一場爭奪君位的鬥爭。結果,小白獲勝,搶占了君位,他就是齊桓公。在這場齊國內部的鬥爭中,魯國站在公子糾一邊,並曾公開出兵支持公子糾回國爭奪君位。齊桓公對此耿耿於懷,不肯善罷干休。公元前684年春,齊桓公自恃實力強大,不顧管仲諫勸,興師伐魯,企圖一舉征服魯國。魯莊公聞訊,動員全國軍隊,決定同齊軍一決勝負,雙方大戰就此展開。

就在魯莊公準備發兵應戰之前,魯國有一名叫曹劌的人,毛遂自薦,要求參與軍事。魯莊公答應了他的請求,讓他同自己一起來到軍中。兩軍在長勺(今山東曲阜北,一說萊蕪東北)相遇,待布陣完畢後,魯莊公準備傳令擂鼓出擊,希望能先發制人,曹劌見狀忙加以勸阻,建議莊公堅守陣地,以逸待勞,伺機破敵,被莊公採納。齊軍求勝心切,憑恃強大的兵力優勢,向魯率發起猛烈進攻。但接連三次出擊都在魯軍的嚴密防禦下遭到了挫敗,不僅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反而造成自己戰力衰落,士氣沮喪。曹劌見時機已到,建議進行反擊,莊公傳令全線出擊。魯軍於是憑藉高昂的士氣,迅速勇猛地沖向敵軍,衝垮了齊軍的車陣,大敗敵軍。莊公見齊軍敗退,急欲下令發起追擊,又被曹劌所勸阻,曹劌下車仔細察看,發現齊軍的車轍痕跡紊亂;又登車遠望,望到齊軍的旗幟東倒西歪,判明了齊軍確是敗潰,這才建議魯莊公實施追擊。於是莊公下令追擊,進一步重創齊軍,將其趕出了魯國國境,魯軍至此取得了長勺之戰的最終勝利。

戰爭結束後,魯莊公向曹劌詢問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用兵打仗憑恃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衝鋒時士氣最為旺盛,第二次擊鼓衝鋒時士氣開始消退,等到第三次擊鼓衝鋒時士氣就完全衰竭了。齊軍三通鼓罷,士氣喪失殆盡,而我軍士氣正十分旺盛,這時反擊,自然能一舉打敗齊軍。”接著曹劌又說明未立即發起追擊的原因:齊國實力強大,不可等閒視之,因此要謹防其佯敗設伏,引我上當。後來看到他們的車轍紊亂,旌旗歪斜,才知他們確實潰敗,這時追擊必可獲勝。曹劌的這些分析,應證了本篇所言:“行陣不周,旌旗亂而相繞”,“士卒恐懼,氣絕而不屬,戎馬驚奔,兵車折軸”,“此大敗之徵也”。

出處簡介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舊題周初太公望(即呂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認為是後人依託,作者已不可考。現在一般認為此書成於戰國時代。全書以太公與文王、武王對話的方式編成。

《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