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間蝶

六間蝶

成魚體甚側扁而高,略呈三角形。吻尖,不延長而呈管狀。眼中大,眼間隔稍圓突。前鼻孔具鼻瓣。前鰓蓋緣具細鋸齒,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兩頜齒細尖密列,上下頜齒各具7-8列。體被中大櫛鱗,側線完全,伸達尾鰭基。背鰭單一。體銀白色,頭部具一窄於眼徑的黑緣棕黃色眼帶,向下延伸至喉峽部;體側另具三條棕黃色豎帶;背鰭軟條至尾柄及臀鰭軟條至尾柄各具一條淺棕色弧帶,加上尾柄上的棕黃色短帶,因此得名“六間蝶”。腹鰭白色,胸鰭和尾鰭白色透明;背鰭和臀鰭白色,具黃色緣,且背鰭中段基部處有一白緣黑眼斑。

鑑別

(IDENTIFICATION)

背鰭鰭棘(總數):6-7條背鰭軟條(總數):28-30條臀鰭鰭棘:3條臀鰭軟條:18-20條。

傳入和分布

(INT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首次記錄(年,地區,參考文獻)

Cuvier,1831。

定殖

棲息於沿岸礁區的沙盤或淤泥質的底部區域。

來源

原產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多以觀賞魚引進。

分布

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小笠原群島(Bonin/Ogasawara Islands)至澳洲,以及馬來西亞一帶海域。

生態影響

(ECOSYSTEM)

棲息於沿岸礁區的沙盤或淤泥質的底部區域,成魚通常組大群在深水區泥濘的底層覓食,而幼魚則有時出現在海草叢生的大瀉湖區水深5米或以下的水域。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和甲殼類動物為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