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瑪核心教程

六西格瑪核心教程

《六西格瑪核心教程》是2006年1月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曉芬。

編輯推薦

黑帶是六西格瑪管理的骨幹力量,作為六西格瑪管理的項目主管必需具備全面的六西格瑪理論知識和相當基礎的統計技術。本書根據國外黑帶培訓的經驗和六西格瑪管理理論的最新成果而編寫。

本書為修版,新增內容包括:精益六西格瑪、六西格瑪設計;新增統計方法包括:參數設計、混料設計、可靠性分析;對內容進行深化的統計方法包括:機率統計基礎、測量系統分析、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回歸分析、正交試驗設計、回歸設計、控制圖;新增工具和技術包括:六西格瑪記分卡、約束理論(T。C)、過程仿真、目視管理、5S管理、項目管理、六西格瑪項目的效益評估等,對六西格瑪管理的新發展動態也作了介紹。

全書內容豐富翔實,結構合理完整,強化了六西格瑪方法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對各部分的內容進行了歸納和總結,闡明了各工具之間的邏輯關係,明確了項目實施的步驟和要求,同時還增加了大量的案例,以利於大家對統計工具的理解和套用。

目錄

第一篇 引言

第1章 六西格瑪管理概述

1.1 六西格瑪質量的含義

1.1.1 六西格瑪質量

1.1.2 六西格瑪管理的核心特徵

1.1.3 六西格瑪實現了質量經濟性管理

1.2 六西格瑪管理的方法論

1.2.1 DMAIC:解決問題的模型和方法論

1.2.2 六西格瑪管理方法論的啟迪

1.3 六西格瑪管理展開

1.3.1 六西格瑪管理實施思路

1.3.2 六西格瑪管理推行計畫

1.4 六西格瑪管理三部曲

1.4.1 六西格瑪組織(OFSS)

1.4.2 六西格瑪策劃(PFSS)

1.4.3 六西格瑪改進(IFSS)

1.5 六西格瑪管理新發展

1.5.1 六西格瑪改進與六西格瑪設計協調實施

1.5.2 精益六西格瑪理論

六西格瑪核心教程 六西格瑪核心教程

1.5.3 六西格瑪管理與ISO 9000質量體系整合運行

第2章 機率統計基礎

2.1 事件與機率

2.1.1 隨機現象與樣本空間

2.1.2 隨機事件

2.1.3 事件的機率

2.1.4 機率的性質

2.2 隨機變數及其分布

2.2.1 隨機變數的概念

2.2.2 隨機變數的分布

2.2.3 隨機變數(或分布)的均值、方差與標準差

2.3 常用分布

2.3.1 二項分布

2.3.2 泊松分布

2.3.3 常態分配

2.3.4 不合格品率的計算

2.3.5 為什麼6σ相當於3.4ppm

2.3.6 機會與百萬機會缺陷數

2.3.7 為什麼6σ又是3.4DPMO

2.4 總體、樣本與統計量

2.4.1 總體可用分布描述

2.4.2 樣本

2.4.3 統計量

2.4.4 抽樣分布

2.5 點估計與區間估計

2.5.1 參數的點估計

2.5.2 正態總體參數的無偏估計

2.5.3 分位數與尾部機率

2.5.4 置信區間的概念

2.5.5 正態總體參數的置信區間

2.5.6 樣本量的確定

2.5.7 比例p的置信區間與所需樣本量

2.5.8 單側置信限

2.6 常用的統計圖工具

2.6.1 直方圖

2.6.2 莖葉圖

2.6.3 箱線圖

2.6.4 正態機率紙

第3章 六西格瑪項目選擇與管理

3.1 項目選擇

3.1.1 項目來源與分類

3.1.2 項目選擇原則

3.1.3 項目選擇中需注意的問題

3.2 六西格瑪計分卡

3.2.1 六西格瑪計分卡的構成要素

3.2.2 六西格瑪計分卡的測量指標

3.2.3 六西格瑪計分卡套用示例

3.3 水平對比

3.3.1 水平對比的基本理念

3.3.2 水平對比法在六西格瑪管理中的套用

3.4 約束理論

3.4.1 約束理論的基本思路

3.4.2 約束理論的五步改進過程

第二篇 界定

第4章 項目管理與特許任務書

4.1 項目管理

4.1.1 制定目標與計畫

4.1.2 組建團隊

4.1.3 項目推進控制

4.2 特許任務書

4.2.1 項目背景

4.2.2 問題/機會和目標的陳述

4.2.3 項目範圍、約束和假定

4.2.4 團隊的使命和任務

4.2.5 預期的項目計畫

4.2.6 確定重要利益相關方

第5章 流程界定

5.1 過程和價值鏈

5.1.1 過程定義

5.1.2 過程類型

5.1.3 價值鏈

5.2 SIPOC分析

5.2.1 SIPOC圖定義

5.2.2 SIPOC圖繪製步驟

5.2.3 SIPOC圖的作用及注意事項

5.3 關鍵過程變數

5.3.1 關鍵過程輸出變數

5.3.2 關鍵過程輸入變數

第6章 六西格瑪與經濟效益

6.1 質量成本

6.1.1 概述

6.1.2 質量成本組成及科目內容

6.2 劣質成本

6.2.1 概述

6.2.2 劣質成本組成與分析

6.2.3 分析劣質成本的作用

6.2.4 劣質成本計算示例

6.3 劣質成本與質量成本的區別

6.4 六西格瑪項目的效益評估

6.4.1 常用的過程和績效評價指標

6.4.2 六西格瑪項目的財務收益

第三篇 測量

第7章 流程圖

7.1 流程圖中使用的符號

7.2 流程圖的分類

7.2.1 概要流程圖(high-level flow diagram)

7.2.2 細化流程圖(detailed flow diagram)

7.2.3 矩陣流程圖(matriX flow diagram)

7.3 流程圖的作用

7.3.1 認識過程

7.3.2 分析過程

7.3.3 改進過程

7.4 流程圖在六西格瑪項目中的套用

7.5 使用流程圖時應注意防止的錯誤

第8章 測量系統分析

8.1 測量系統

8.1.1 測量系統概述

8.1.2 表征數據質量的統計指標

8.2 測量系統的基本要求

8.2.1 測量系統要有足夠的分辨力

8.2.2 測量系統在規定的時間內要保持統計穩定性

8.2.3 測量系統要具有線性性

8.3 測量系統的波動

8.3.1 重複性(repeatability)

8.3.2 再現性(reproducibility)

8.3.3 零件之間的變差

8.4 測量系統分析Ⅰ——均值極差法

8.4.1 測量數據的結構與%GRR

8.4.2 分辨力與數據組數

8.5 測量系統分析Ⅱ——方差分析法

8.5.1 方差分析法所使用的模型

8.5.2 隨機方式收集數據

8.5.3 總平方和的分解

8.5.4 各種方差的估計

8.5.5 互動作用不存在時的方差分析

8.6 破壞性試驗的測量系統分析

8.6.1 嵌套試驗設計與交叉試驗設計

8.6.2 兩因子嵌套試驗設計的模型

8.7 屬性數據的測量系統分析

8.7.1 Kappa係數

8.7.2 已知標準下的Kappa係數

8.7.3 多人多次重複下的Kappa係數

8.7.4 一般場合下的Kappa係數

第9章 過程能力分析

9.1 過程能力指數Cp

9.1.1 基本假設

9.1.2 過程能力

9.1.3 過程能力指數Cp

9.1.4 Cp與不合格品率之間關係

9.1.5 Cp的估計

9.2 實際過程肯色力才旨數Cpk

9.2.1 Cp的缺點

9.2.2 實際過程能力指數Cpk

9.2.3 Cpk的三種形式

9.2.4 Cpk的估計

9.2.5 Cpk與不合格品率聲間的關係

9.3 過程性能指數Pp與Ppk

9.3.1 引言

9.3.2 過程性能

9.3.3 大樣本下標準差s的計算

9.3.4 轉換因子

9.3.5 過程性能指數

9.3.6 用建立控制圖的數據作過程能力分析

9.3.7 小結

9.4 有目標值的過程能力指數

9.4.1 質量損失

9.4.2 有目標值7n的過程能力指數

第四篇 分析

第10章 常用分析方法

第11章 假設檢驗

第12章 方差分析

第13章 回歸分析

第14章 可靠性分析

第五篇 改進

第15章 正交試驗設計

第16章 回歸設計

第17章 參數設計

第18章 混料設計

第六篇 控制

第19章 控制計畫與控制方法

第20章 常規控制圖

第21章 帶警戒限的均值控制圖

第22章 累積和控制圖

第23章 其他控制圖

第七篇 精益六西格瑪與六西格瑪設計

第24章 精益六西格瑪

第25章 六西格瑪設計

附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