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視覺

六六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六六視覺,總部位於中國蘇州市大儒巷34號,現任董事長為周永耀。

公司概況:

蘇州六六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始建於1956年的蘇州醫療器械總廠改制設立。是當今中國經營規模最大、裝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眼科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基地。公司具有光學、機械、電子、精細工藝以及微電子、高分子、雷射、超聲等高新技術的研發能力,公司已全面實施CAD、CAM、CAPP、PDM數位化設計和NC數位化製造和ERP數位化管理。公司曾被評為中國醫藥工業50強,全國醫藥系統先進集體、國家大型二類企業,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獲得2005—2006年江蘇省醫療器械企業、誠信優秀企業全國醫藥系統質量管理獎、江蘇省質量管理獎和全國實施用戶滿意工程先進單位。主要從事眼科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六六牌眼科器械被認定為江蘇名牌產品。六六牌眼科顯微鏡榮獲2007年度中國名牌產品.現有裂隙燈顯微鏡系列、手術顯微鏡系列、顯微手術器械繫列、人工晶體系列、電子器械繫列、雷射治療器械繫列等六大類160多個品種,600多個規格,並開發出準分子雷射眼科治療機、人眼像差儀等高科技新產品。企業通過了ISO9001&ISO13485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國際認證。主導產品都通過了CE認證和FDA認證。主要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5%以上,在全國建立了十三個銷售子公司,並建立一個美國子公司,產品遠銷世界各地。
企業文化
公司的願景:走向世界,創國際知名品牌
公司的企業精神:創世界一流公司的企業文化:服務眼科,以人為本,科技創新,提高質量
公司核心的價值觀:1.卓越領導是核心競爭力的核心2一切為顧客和市場3質量是我們的尊嚴4.創新才能生存5.專業才有競爭力6.核心技術也是重要競爭力7.與合作夥伴共同成長8.誠信是立世之本

發展史

1956年的蘇州醫療器械總廠改制設立。
 1963年研製出我國第一把線狀刀等103種眼科手術器械產品,經專家鑑定71種產品達到一流水平,它宣告了我國眼科手術刀靠進口“一兩黃金一把刀”的時代從此結束。
 1964年“眼科手術器械包”榮獲衛生部新產品展覽會三等獎。
 1968年萌芽發展眼科專業光學產品,攻克第一個“碉堡”----裂隙燈。
當時背景:我們已能生產同國外產品相媲美的線狀刀,但全國就整體水平而言,同國外相比落後一大截,因為國外在30年代就已經使用集光、機、電於一體的裂隙燈,它普通得如同內科醫生掛在耳朵上的聽診器。由於進口價格不菲,每台近6千美元,在我國即使是有名望的大醫院,也只能是幾個資深醫生合用一台。一直秉持服務眼科,真情愛眼宗旨的六六人踏上了艱難的研發路。努力是成功之母,歷史掀開了新篇章。
1973年我們研製出我國第一台裂隙燈顯微鏡,取名為“鶴牌”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被國內眼科專家譽為“爭氣燈”。“爭氣燈”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成了國內各地醫院的搶手貨。
 1975年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名譽院長的唐由之先生受周恩來總理派遣指導我們定製9種眼科手術器械,經過2個月的不懈努力,我們出色的完成了任務,由唐由之先生為毛澤東主席進行了白內障手術,手術非常成功,毛主席還高興地說:“我又能看見了,真高興,明年我要再做另一隻眼睛”。這套手術器械還先後用於為朝鮮金日成主席和高棉賓努首相做過白內障摘除手術並獲得了驚人的成功!
 1978年3月我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在令人鼓舞的全國科學大會上,我們的裂隙燈顯微鏡和腦動脈瘤夾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我們的產品讓全國大大小小的醫院從此結束手電筒看眼病的的窘迫局面,突破了顯微鏡全靠進口的任人宰割的時代。同年9月,裂隙燈顯微鏡又獲得了國家銀質獎章,這也是“文革”後,蘇州市獲得的第一枚銀質獎章。1980年裂隙燈顯微鏡再獲國家銀質獎。
 1979年成功開發25件眼科顯微鏡手術器械。兩年後也就是1981年“眼科顯微手術器械包”獲國家質量銀質獎。樣式之多,器械之精美堪稱全國一流。
 1985年進一步改善後的裂隙燈顯微鏡評為國家質量金質獎。
 1987年國際醫療器械展覽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一台新的醫療器械吸引了周永耀廠長的眼光,德國客商也神秘而傲慢的透露即將有新產品推出,並揚言中國生產不出來。這種神秘產品後來得知就是一種同光路手術顯微鏡。它的性能大大超過原來的顯微鏡,主刀醫生和助手在做手術時,兩人可以同時清晰地看到手術部位,達到默契配合。於是在沒有樣機,只有一張說明書的情況下,邁開了長達4年艱難的攀登之路—光彩照人的同光路。六六人成功了。1991年YZ—20T同光路手術顯微鏡獲得國家醫藥管理局1991年度科技進步獎。1988年成功研發YZ20T同光路手術顯微鏡並於1992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993年YZ20TⅢ同光路手術顯微研製開發成功。
1989年手術顯微鏡獲國家質量銀質獎和國家科委首屆“火炬杯”優秀新產品獎。
1991年研製成功第一枚三體式人工晶體並獲國家級新產品稱號。
據統計1980年全國約有900多萬白內障患者,占世界白內障人的五分之一。那時的白內障手術是直接摘掉原來病變的晶體,術後效果只能算差強人意。後來國外有了人工晶體,每枚價格在500-1900元。我國是一個開發中國家,許多白內障人士的生活處於貧困線以下,許許多多的人們只能空悲嘆。外商對人工晶體的技術守口如瓶,難以找到可以借鑑的現成技術資料。我們一定要尋找出路!最後憑著與外商持久的談判後獲得了一鱗半爪的技術信息和資料。公司全體技術骨幹全身心投入了研製,1996年積極回響國家衛生部和中國殘聯舉行的寧夏白內障復明行動,我們向中國殘聯捐贈4000枚人工晶體。一枚枚凝聚著愛心的人工晶體植入了一雙雙不知道淌了多少淚水的眼睛,一聲聲“看見了,看見了“的激情表達溫暖了所有六六人的心。
 1996年我們趕逾時代的步伐,採用新材料、新工藝生產:以磨代銑、以磨代銼、水磨加工。同年SOM2000型高級手術顯微鏡列為“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
 1998年完成SOM2000A高級手術顯微鏡、順應時代的發展和不同的需求我們繼續勇往直前,完成YZ20T4同光路手術顯微鏡等產品的升級換代。
 2003年追求卓越我們一直在改變SOM2000D與YZ20T9手術顯微鏡等15個種類的產品實現改進,從外觀、性能等各方面實現質的飛躍。
 2004年手術顯微鏡初步實現可視化裝校。LS-3C裂隙燈國產化項目成功。
 2006年開發立體視頻手術系統。
 2008年疏水性丙酸酯摺疊式人工晶體註冊成功,累計出口已超過2萬多枚。氙燈照明手術顯微鏡SOM2000DX已取得註冊證開始實現銷售。
 2010年完成實施的省科技支撐項目——免散瞳數字式眼底照相機(BE2010652)。
2011年3月公司完成了國家863高科技項目——視網膜細胞顯微鏡的研發任務。經過臨床試用,該產品能方便清晰地採集視網膜細胞圖像,為眼科醫療界的繁榮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2012年與浙江大學合作實施的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眼科診療技術及設備研發(2012BAI08B00)。
 2010年-2013年進一步改進完善了高速玻璃體切割器,現可以支持23G、25G玻切頭,並採用觸摸顯示屏控制和監控手術參數,這是填補國內空白的產品。更可喜的是我公司自行研發的鍍金剛石膜的高速玻切頭,在性能上超過了國外同類產品,一躍成為該類產品的翹楚。
 2011年-2013年開發嬰幼兒視力篩查儀系統,對象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弱視、先天性角膜病、青光眼、白內障、眼底疾患等是兒童視覺發育過程中的常見病,為防範於未然,把疾病扼殺在“搖籃”中,早發現、早干預是治癒的關鍵。篩查儀在目前國內市場仍然是寥若晨星,我廠研發的視力篩查儀即將震撼登場,造福祖國的花朵。
2013年研發近視,老花,弱視,青光眼,白內障等7類眼部離子導入電療儀產品,結合中藥的精髓,使用安全有效,完全徹底地打破了傳統的純物理療法,這是一項原創性、突破性改革。為中國2億眼疾患者帶來福音,避免了手術的痛苦和高風險。
研發背景:研究表明近年來我國近20%的新生兒患有弱視等眼疾,人群中近視眼的患病率約達33%約4億人口,國內約有3000萬人是高於600度並伴有眼底改變的病理性近視眼患者。威爾斯大學的研究小組調查數據顯示全球老花眼人數超過10億,據預測到2020年將增至14億。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研發操作簡單,使用安全有效的眼科治療儀器成為了六六人的神聖使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