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義大利公羊主戰坦克,也稱為C-1“公羊”主戰坦克,是義大利![公羊主戰坦克](/img/4/c19/nBnauM3X3QTM4cTN4ATMwYTN5MTMxITN0MTM1MTNwAzMxAzLwE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2002年8月,義大利陸軍接收了最後一輛“公羊”主戰坦克。這樣,
![90式主戰坦克](/img/3/0f5/nBnauM3XygjNxkjN4ATMwYTN5MTMxITN0MTM1MTNwAzMxAzLwE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研製背景
二戰後,義大利屬於美、蘇對抗的“後方”,因此在很長時間內,未研製自己的主戰坦克。其陸軍部隊裝備的少量主戰坦克,也主要是從美國和德國進口的,如M47中型坦克、M60巴頓和德國的豹1坦克。![豹1式坦克](/img/c/760/nBnauM3XzgDNxcTO4ATMwYTN5MTMxITN0MTM1MTNwAzMxAzLwE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義大利本國陸軍並未裝備這種專供出口的坦克。相反,義大利陸軍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另外啟動了一個精簡的裝甲車輛體系研製計畫,研製構成“裝甲部隊現代化計畫”的核心裝備。這個研製計畫包括主戰坦克、步兵戰車和輪式裝甲戰鬥車等一系列車輛。
當時,各陸軍大國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已經開始露面,義大利也開始考慮為
![公羊主戰坦克](/img/b/694/nBnauM3XxITN5IzM5ATMwYTN5MTMxITN0MTM1MTNwAzMxAzLwE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經過權衡,義大利決定自行研製一種新型主戰坦克。該坦克應適合義大利軍隊裝備,性能達到世界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水平,但價格要儘量低廉。1984年初,義大利軍方指定由義大利的奧托·梅萊拉公司為主承包商,義大利IVECO為底盤部分的承包商,開始研製新一代主戰坦克。這就是C-1“公羊”。
研製過程
義大利公羊主戰坦克義大利是一個老牌的汽車大國,汽車工業相當發達,從高性能“方程式”賽車到豪華跑車,到幾十噸的大型載重汽車都能生產。雖然戰後有幾十年沒有研製過坦克![B-I“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img/f/402/nBnauM3X1czN0IDN5ATMwYTN5MTMxITN0MTM1MTNwAzMxAzLwEzLy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公羊”的研製得到了國外的技術援助。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聯邦德國就向義大利出口了120毫米L44滑膛坦克炮的技術,奧托·梅萊拉公司隨後製造出120毫米滑膛炮和彈藥。
“公羊”坦克在研製中吸取了很多OF-40的設計方法,兩者在底盤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坦克整體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德國的豹1坦克與豹2主戰坦克。從其底盤尺寸和炮塔方正的外形就可以看出,坦克車體前部的布局幾乎是豹2主戰坦克早期原型車的翻版。
此外,義大利還將“公羊”主戰坦克的一些零件以承包方式轉由國外企業生產。如“公羊”的傳動系統就採用了德國ZF公司設計的LSG3000全自動傳動裝置。由於自身底子厚,外加盟國的技術援助,“公羊”的研製過程基本順利。
1986年底,奧托·梅萊拉公司製成了第一輛樣車。1988年,全部6輛樣車組裝完成,並開始了漫長的測試。1992年6月,“公羊”主戰坦克通過了行駛和火力等一系列測試,正式定型。同年,義大利軍方和奧托·梅萊拉公司簽訂了生產200輛C-1“公羊”主戰坦克的契約。不過,由於奧托公司還需要時間改造廠房和生產線的設備,因此直到1995年,正式生產型“公羊”主戰坦克才走下生產線,交付給義大利陸軍。
總體布置
“公羊”主戰坦克該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用軋制鋼板焊接而成,重點部位採用![公羊坦克剖視圖](/img/c/3d2/nBnauM3X3QDO3MzN5ATMwYTN5MTMxITN0MTM1MTNwAzMxAzLwE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車內分3個艙室:右前部是駕駛艙,中部是戰鬥艙,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後部。
駕駛員有1個單扇艙蓋和3個潛望鏡,中間1具可以更換成被動式液視潛望鏡。
炮塔在車體中部上方,有3名乘員,車長在炮塔右側,炮長在車長前下方,裝填手在炮塔左側。這也是第三代主戰坦克的常規布置方式。車長和裝填手各有一個向後開啟的單扇艙蓋,車長艙蓋前有1個周視潛望鏡。炮塔左側開有補彈窗。炮塔呈長方形,後部有1個大尾艙。
當炮向前時,“公羊”主戰坦克車長10.54米,車體長7.6米,帶裙板時車寬3.55米,不帶裙板3.4米,至炮塔頂時車高2.46米。
總體性能
武器系統
主要武器是一門奧托·梅萊拉公司生產的120毫米滑![公羊坦克的120mm滑膛炮](/img/6/6cf/nBnauM3X3QjN5kDO5ATMwYTN5MTMxITN0MTM1MTNwAzMxAzLwE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輔助武器包括一挺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7.62毫米機槍和一挺安裝在車長指揮塔蓋上的7.62毫米高射機槍,高射機槍可由車長在車內遙控射擊。
火控系統
該坦克裝有伽利略公司設計的TURMSOGl4L3型坦克火控系統,是在“豹”2![公羊坦克結構圖](/img/9/e5f/nBnauM3X2AjN0AzMwETMwYTN5MTMxITN0MTM1MTNwAzMxAzLxE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由義大利和法國SFIM公司共同投資研製的車長周視瞄準鏡裝在炮塔頂板上,可360°鏇轉和進行-10°~+60°的俯仰運動。該鏡本身帶穩定裝置,有2.5×和10×兩咱放大倍率。車長還有一個單人使用的電視螢幕顯示器,夜間可為車長顯示炮長瞄準鏡上的熱圖像。
炮長瞄準鏡裝在炮塔頂板上,由主穩定的頭部反射鏡、觀察鏡、雷射收發器和熱圖像裝置等4個主要模件組成,裝在一個殼體內。晝間觀察鏡放大倍率為5×;夜間採用有寬窄兩咱視場的熱圖像裝置進行觀察,晝間觀察鏡均通過同一個頭部反射鏡接收圖像。
炮長還有1個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由伽利略公司製造的望遠式瞄準鏡,
![坦克尾部](/img/2/0f9/nBnauM3XxYTN0ETNyETMwYTN5MTMxITN0MTM1MTNwAzMxAzLxE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彈道計算機為1台數字式微處理機,可完成全部彈道裝置(包括光學瞄準鏡、雷射測距儀及伺服裝置)以及感測器、車上自檢裝置和訓練裝置工作的計算、控制和管理。當該機出現局部故障時,計算機能使系統從正常工作方式轉為備用工作方式。
裝填手有兩個炮塔頂部安裝的潛望鏡。
“公羊”主戰坦克的火控系統與半人馬座輪式坦克殲擊車的火控系統可相互通用。由於義大利陸軍規模較小,“公羊”與“半人馬座”的產量均不大,因此零件相互通用,不必為每種車輛獨立研製一種火控系統,可以儘量減少開銷。
動力系統
發動機方面該坦克選用1台由菲亞特·依維柯公司生產的MTCAV-12型渦輪增壓水冷柴油機,標定功率為882千瓦(1200馬力)。在它的驅動下,54噸的“公羊”最大公路速度為65千米/小時,略低於豹2主戰坦克。傳動裝置方面該坦克選用德國ZF公司設計的LSG
![公羊主戰坦克](/img/a/6c4/nBnauM3X4YTO1MjNyETMwYTN5MTMxITN0MTM1MTNwAzMxAzLxE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行動裝置方面該坦克採用獨立據桿懸掛裝置,車體每側有7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5個托帶輪、誘導輪在前,主輪在後。履帶為雙銷式,有橡膠襯墊。履帶板和導向齒先與履帶銷串在一起,再用端部連線器將兩個履帶銷連線起來。
防護系統
裝甲防護方面該坦克的車體和炮塔均採用焊接結構,下面弧形區(包括![公羊主戰坦克側面可見煙幕發射器](/img/d/544/nBnauM3X1cjNykzNyETMwYTN5MTMxITN0MTM1MTNwAzMxAzLxE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煙幕裝置方面在炮塔兩側各安裝1組由4個發射器的煙幕彈發射裝置。
三防裝置方面該坦克裝有義大利塞克爾(Seker)公司設計的、型號為SP-180的三防裝置。
延伸型號
C-1“牡羊座”的改進型為“牡羊座”MK-2型。MK-2型將換裝1500馬力(1102.95KW)的渦輪增壓柴油機和液壓懸掛系統,以及自動裝填系統和更先進的火控系統,並將繼續改進裝甲防護。MK-2型將最終淘汰老舊的“豹”1型和M60A1坦克。按計畫,C-1“牡羊座”MK-2型主戰坦克將裝備500輛。加上200輛MK-1型,C-1“牡羊座”系列將達到700輛。基本信息
乘員 | 4人 |
戰鬥全重 | 48000kg |
單位功率 | 18.4kW/t |
單位壓力 | 83.4kPa |
車長(炮向前) | 10.540m |
車體長 | 7.595m |
車寬 | 帶裙板 3.545m |
不帶裙板 3.420m | |
車高 | 至炮塔頂 2.46m |
火線高 1.910m | |
車底距地高 0.44m | |
履帶中心距 | 2.802m |
基本性能
公路最大速度 | 65km/h |
公路最大行程 | 550km |
潛水深 | 4m |
爬坡度 | 60° |
側傾坡度 | 30% |
發動機功率 | 882kW |
前進檔/倒檔數 | 4/2 |
武器裝備
主要武器 | 120mm/滑膛 |
輔助武器 | 7.62mm/1挺 |
防空武器 | 7.62mm/1挺 |
煙幕彈發射器 | 4具 |
彈藥基數 | 炮彈 40發 機槍彈 2500發 |
總體評價
在近幾年的國際武器組織的“世界坦克排行榜”中,“公羊”主戰坦克大多在第8-10名徘徊。這說明“公羊”與M1A2、“豹”2A5等大牌主戰坦克相比,性能上還有差距。雖然排名總是靠後,但這種義大利的國產貨能在前十名占有一席之地,說明它還是一種性能不錯、有一定戰鬥力的第三代坦克。與當今最新型的主戰坦克相比,“公羊”的各項性能一點也不突出,只有戰鬥全重比較小,為48噸左右,堪稱西方第3代主戰坦克中最輕型的一員了,因而其機動性能較好。不過,先進坦克該有的東西,如熱成像夜視儀、穩像式火控系統、複合裝甲、120毫米滑膛炮、自動滅火抑爆裝置等等,“公羊”身上一個也不少。就憑這一點,“公羊”仍可以躋身先進坦克行列。
義大利原本並不是坦克研製的強國,自己軍隊用的也一直是進口產品,所以在“公羊”的研製過程中,儘量採用成熟技術和工藝,以縮短研製進度和風險。這些措施使義大利一下子站在了世界坦克工業的前列,並為今後研製更先進型號打下基礎。事實也正是如此,前不久,義大利軍方推出了“公羊”的出口型號,整體性能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具備了在國際市場上參與激烈競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