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加拿大的坦克,是從引進起家的。1940年,加拿大軍隊只有2輛英制“維克斯”2型中型坦克、12輛“卡登—洛伊德”超輕型坦克和14輛“維克斯”4型輕型坦克。此外,加拿大還從美國購進了219輛M1917式輕型坦克和少量的Ⅷ型“自由號”重型坦克。這些一戰期間研製和生產的老掉牙的美國坦克,在美國都是退役或閒置不用的坦克,加拿大以廢鋼鐵的極低價格購進後,作為訓練坦克乘員的教練車用。應該說,加拿大從來沒有想到過戰爭會迫使該國也加入了坦克生產大潮中去。但1940年隨著法國淪陷,英國遭受轟炸,促使了加拿大的坦克生產成為英法在二戰中輕型裝甲車和坦克裝備的主要來源。同時,在英國授權下加拿大於1940年夏天組建了自己的兩個裝甲師,根據戰爭形勢的迫切需要,有超過1000輛的巡洋坦克被裝備到這些裝甲師。很顯然,加拿大有限的生產量比不上英國的生產,加之美國的坦克生產也不能滿足英美兩國的需要,
於是英國人和加拿大政府最後決定建造一個坦克工廠,它隸屬於加拿大管轄的蒙特婁機車廠,以支援它的母公司——美洲火車頭機車廠的坦克生產。
“公羊”坦克是加拿大自行製造的第1輛坦克,是仿造英國的“范倫泰”步兵坦克,由安格斯太平洋鐵路工廠生產的。1941年至1943年間,共生產了1420輛該型坦克,其中的30輛留在加拿大用於部隊訓練,其餘1390輛提供給蘇聯。
1940年,加拿大軍方決定獨立研製坦克,以滿足加拿大裝甲部隊的裝備需求。經軍方論證,決定採用美國新研製的“格蘭特”M3中型坦克作為底盤,對車體的某些部分和炮塔重新設計,取消了車體右側的炮座和75毫米火炮,改裝40毫米火炮。1941年6月,由蒙特婁機車廠製成了第1輛樣車。1941年第四季度開始生產,定名為“公羊”(Ram)巡洋坦克。其兇悍的“公羊”(Ram)圖案是加拿大裝甲兵司令華盛頓將軍的家徽,以它來命名加拿大的一種重要的坦克,自然很有意義。“公羊”巡洋坦克,分1型和2型兩種型號。1型僅生產了50輛便停止生產,改為生產裝57毫米火炮的“公羊”2型巡洋坦克。到1943年2月停產時,共生產了1949輛“公羊”1/2型坦克。採用美國坦克的底盤,其上卻安裝英國的火炮(以磅計算口徑),還用上了英國的名字(巡洋坦克),看來“公羊”坦克在設計和命名上,深深地打上了美、英坦克的烙印,成為美英坦克的“混血兒”。
由於加拿大技術能力與經驗不足,加拿大甚至無法獨立完成坦克生產的基本工作,所以該型坦克的炮塔與上部車體的鑄造轉包給了美國通用鑄鋼廠,而火炮防盾與炮塔吊藍由加方自行製造,到1941年6月完成第一台樣車。
從綜合性能上來看,公羊-II型坦克要比M3中型坦克優秀得多,但是由於M4中型坦克在1943年就己經能滿足盟軍各戰線的需求,所以在1943年公羊-II型坦克便停產,並沒有機會參加實戰,而是在加拿大與英國裝甲部隊作訓練用。
性能參數
重量/最大載重量(噸) | 27.08/31 | ||||
車組成員 | 1. 車長 2. 炮手 3. 駕駛員 4. 通訊員 5. 裝填手 | ||||
行動信息 | |||||
發動機功力(馬力) | 520 | ||||
最大速度(千米/小時) | 38 | ||||
轉彎速度(度/秒) | 37 | ||||
裝甲信息 | |||||
車身裝甲(毫米) | 前方76 兩側63 後方38 | ||||
炮塔裝甲(毫米) | 前方76 兩側76 後方51 | ||||
武器信息 | |||||
炮 | QF 6 Pounder Mk IIIA | ||||
彈藥量(枚) | 92 | ||||
殺傷力(HP) | 56-94 | ||||
穿透力(毫米) | 67-111 | ||||
射速(發/分鐘) | 30 | ||||
觀察範圍(米) | 380 | ||||
通訊範圍(米) | 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