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派程異赴江淮督財賦,得供軍錢百八十五萬緡。八司馬惟程異因善理財,得再重用。李塑擒吳元濟驍將丁士良,士良降,遂進拔文城柵,又得降將吳秀琳、李忠義。李光顏攻克郾城。吳元濟部將董重質守洄曲(溵水回曲處,在郾城東南)以御光顏。李塑部續克西等地,又擒淮西將李祐,祐降。六鎮討王承宗無功,憲宗不得已罷河北行營。淮西用兵已四年,宰相李逢吉等多請罷兵,裴度自請督師,乃以度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兼彰義節度使、淮西宣慰處置使,進駐郾城。李塑得裴度同意,以降將為前部,夜襲蔡州(今汝南),擒吳元濟。董重質及申、光二州降。淮西平定。吳氏統治淮西時,禁人在路上偶語,不準點燭,以酒食相往來者處死。裴度悉除其禁。渤海王大言義死,弟明忠立。渤海簡王大明忠立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渤海國僖王大言義卒,弟簡王大明忠立,改元太始。
文化紀事
韓愈、李愬爭《平淮西碑》事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十月,唐朝官軍平定淮西(今河南汝南)吳元濟叛亂,群臣奏請勒石以紀其功,憲宗命韓愈撰寫碑文,韓愈遂作《平淮西碑》。韓愈以平定淮西,系由宰相裴度主持朝政,故碑文多歸功於度。李愬自以率軍奇襲蔡州,活捉吳元濟,功居第一,頗不能平,因其妻為唐安公主之女,出入宮禁,向憲宗哭訴碑文不實。憲宗遂令磨去碑文,由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新撰寫刊刻。宋政和中,知蔡州事陳珦又磨去段文,再刻韓文。
李肇撰《翰林志》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李肇由監察御史入翰林院為學士,撰成《翰林志》一卷。此書較全面地記述了唐代翰林學士制度的沿革,及學士的職掌、待遇,學士院設施等有關方面事宜。南宋時,洪邁將此書收入《翰苑群書》。
雜譚逸事
李愬安撫唐隨鄧士卒元和十二年(八一七)正月,李愬代袁滋就任唐隨鄧(今河南泌陽)節度使。時軍中屢為淮西(今河南汝南)兵所敗,士氣不振,不願再戰。李愬欲乘虛襲擊淮西,先示以柔弱,使淮西兵懈怠。遂親巡軍營,安撫傷病將士,不言攻戰進取。淮西將自以屢敗官軍,認為李愬名位低微,軍政不肅,遂不為備。
程異赴江淮督征財賦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正月,憲宗以淮西(今河南汝南)、成德(今河北正定)兩處用兵伐叛,糧草不繼,遣鹽鐵副使程異赴江淮督征財賦。異至江淮,核查諸道上供錢米,得供軍錢一百八十五萬貫。六月,憲宗以程異有功,詔代王播為鹽鐵使。
遣回紇摩尼僧歸國
元和元年(八0六),回紇摩尼僧隨回紇使者入貢來長安(今陝西西安)。摩尼僧人往來長安西市,與商賈為好。十二年二月,回紇請婚未許,命宗正少卿李誠出使回紇,因遣摩尼僧等歸國。
敕京城居民五家相保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二月,淄青(今山東東平西北)李師道、成德(今河北正定)王承宗欲阻朝廷對成德和淮西(今河南汝南)用兵伐叛,遣人折斷唐帝陵廟門戟,焚燒京城積存芻草,用流箭將恐嚇信射入京城,製造混亂。十日,敕京城居民五家相保,搜查賊黨,以防不測。次年平定淄青,得淄青文書,其中有賞蒲城、潼關吏案卷,方知關吏受賄容奸。
李道古兵敗申州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二月,鄂岳(今湖北武漢)觀察使李道古率軍出穆陵關(今湖北麻城西北),討伐淮西(今河南汝南)吳元濟。廿四日,道古進攻申州(今河南信陽),克其外城;又攻子城,城中守將趁夜黑出兵襲擊,道古士卒無備驚亂,大敗而歸,死者甚眾。
李愬擒吳元濟數將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初,唐隨鄧(今河南泌陽)節度使李訴赴任後,安撫部卒,乘淮西(今河南汝南)無備,遂決意用兵。二月,奏請朝廷增兵,憲宗命昭義(今山西長治)、河中(今山西永濟東)、鄜坊(今陝西富縣)以步騎二千人撥給。七日,愬遣十將馬少良率十餘騎巡邏,擒吳元濟驍將丁士良。士良感不殺之恩,願盡死以報。愬命還其衣服器甲,署為捉生將。三月廿八日,愬用丁士良計,擒吳元濟大將吳秀琳及其部將李憲,憲有勇力,恕改其名為忠義,用為部將。
李光顏攻取郾城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三月,征討淮西(今河南汝南)官軍與敵隔溵水安營,諸軍顧望不進,忠武(今河南許昌)節度使李光顏命兵馬使王沛率五千人馬強渡溵水。於是,河陽(今河南沁陽)、宣武(今河南開封)、河東(今山西太原南)、魏博(今河北大名)等軍相繼渡河,進逼郾城(今屬河南)。廿七日,李光顏大敗淮西兵三萬人,敵將張伯良率殘兵逃亡。官軍圍青陵(今河南項城西南),斷郾城退路。四月六日,郾城令董昌齡與守將鄧懷金舉城降,光顏率軍入據郾城。
李愬密議襲蔡州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初,唐隨鄧節度使李愬擒淮西(今河南汝南)吳元濟數將,盡知敵軍虛實,遂與淮西降將李佑、李忠義密議奇襲蔡州,部將恐佑詐降,勸阻李愬,愬不聽。行營諸軍皆不滿,言佑假降朝廷,為吳無濟內應。愬恐行營諸軍以此言先上奏朝廷,因將李佑綁送京城,密奏與李佑等商議襲擊蔡州之事,聲言若朝廷殺佑,則無以成功。憲宗知情,詔釋李佑以還愬。愬見李佑大喜,署為散兵馬使,令其佩刀巡警,出入節度使帳中。愬與佑密議通宵達旦,往往留宿帳中。時唐隨鄧親兵三千人,號為六院兵馬,愬又以佑為六院兵馬使。五月二十六,李愬遣兵攻淮西朗山(今河南確山),淮西遣兵救援,愬軍失利。諸將遺恨不已,訴獨歡欣,言於諸將曰:“此吾計也!”於是,召募敢死士卒三千人,號為“突將”,每日親自訓練,使常為行裝,準備襲擊蔡州。
度奏罷中使監陣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八月廿七日,淮西宣慰處置使裴度至郾城(今屬河南),以該城為駐所。此前,諸道兵馬皆有中使(宦官)監陣,干擾軍將指揮。度奏請罷之。諸將由此始專軍事,遂有戰功。
李佑建言襲蔡州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九月,淮西降將李佑建議唐隨鄧節度使李愬襲擊蔡州。李佑認為,淮西精兵皆駐屯時曲(今河南漯河南)及四境要塞拒抗朝廷官軍,蔡州守兵皆老弱病殘。避實就虛,可率軍直抵蔡州城下,活捉賊魁吳元濟。李訴採納其策。十月八日,密派掌書記鄭澥到郾城請示裴度,度日:“兵非出奇不勝。”同意李愬襲擊蔡州的作戰方案。
李愬雪夜襲蔡州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十月,唐隨鄧節度使李愬採納淮西吳元濟降將李佑的建議,密謀襲擊蔡州(今河南汝南)。十五日,李愬命馬步都虞候史旻率兵留鎮文城(今河南遂平西),命李佑、李忠義率突將三千人為先鋒,李進誠率三千人為後衛,自與監軍率三千人為中軍,整裝出兵。行六十里,天黑至張柴村(今河南遂平東),盡殺淮西守兵及烽卒,占領敵軍營。愬令將士略作休整,留五百人鎮守,切斷淮西時曲(今河南漯河南)守兵退路。然後率軍繼續東進。時大風雪,旌旗凍裂,將士急行七十里,抵蔡州城下。附近有鵝鴨池,愬令擊鵝鴨以掩行軍聲響。
裴度安撫淮西降卒百姓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十月,李愬率軍奇襲蔡州(今河南汝南),活捉吳元濟,派人向淮西宣慰處置使裴度告捷。廿四日,裴度派副使馬總先入蔡州慰問官軍,隨後,率淮西降卒萬餘人赴蔡州。裴度不顧部下勸阻,以淮西降卒為親兵,以安撫士心,降卒無不感動流涕。度又除去吳少陽、吳元濟父子禁止百姓夜半點燈、喝酒議論等苛政,惟禁盜賊,百姓往來不限晝夜,蔡州人始知有生人之樂。
吳元濟被殺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十月,李愬率軍奇襲蔡州,活捉吳元濟,押送京城。十一月一日,斬於獨柳樹下。吳元濟,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人,前淮西節度使吳少陽長子。初為攝蔡州刺史。元和九年閏六月,少陽卒,元濟匿喪不報,擅為留後,以大將董重質為謀主,遣兵焚掠舞陽(今屬河南)等地。憲宗在宰相李吉甫、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等人的支持下,發諸道兵征討,歷經四年,終於平定。死年三十五歲。
以宦官為館驛使
元和十二年(八一七)十一月七日,憲宗詔命宦官為館驛使。此前制度,是以監察御史監理館驛,亦稱館驛使。左補闕裴潾認為,宦官、朝官各有職份,不宜以宦官侵朝官之職。憲宗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