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八角亭位於梅江與程江匯流沖積的一塊小三角洲之間。乾隆十一年(1746年)嘉應州(今梅州)知州王者輔看見這塊地方視野寬闊,又能觀“兩江”的天光水色,就在此地建了座“觀瀾亭”,成為梅城一個重要景點。百年後的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知州文晟曾持續加以重修。在清代,由於陸上交通不便,州以上的官員抵臨嘉應州(今梅州),多從水路來到南門上岸,州官要員在觀瀾亭候迎,故又名為“接官亭”。為什麼要將此亭建為“八角亭”?是由於此前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程鄉(今梅州市梅縣區)知縣曹延懿把原凌風樓呈四角改建為八角樓(寓為“八面通八風”之意),此後短短四年間,梅州士子兩次在省城鄉考試中,程鄉縣(今梅縣區)先後有陳鶚薦、李琛、李嘉元等八人中舉,陳鶚薦更榮登榜首中了解元,於是眾人以為樓之瑞應,今再驗之,而嘖嘖稱異。後被人們認為呈八角形之建築是祥瑞的——這就是後來王者輔將觀瀾亭建成八角形之故。
1925年4月,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來梅州後,中共廣東區委員張維,以廣東省學生特派員的身份來梅州活動,在八角亭建立起“廣東新學生社梅縣(今梅州市梅縣區)分社”,其中有今梅州東山中學、學藝中學等校進步學生加入該社。是年12月第二次東征抵梅後,張維與國民革命軍十四師政治部主任、共產黨員洪劍雄在八角亭建立了梅縣(今梅縣區)第一個黨支部,正式成立中共梅縣(今梅縣區)特別支部,黨員7人(其中3名是東征軍師政治部工作人員),張維任書記,隸屬中共汕頭組織領導。黨團組織積極領導開展工農運動,並在工人、農民、教員、學生中發展黨員。至1926年初,黨員人數增至10餘人,先後建立和發展了梅縣區總工會、梅縣區婦協會、全梅聯合總會等民眾性進步團體。1926年中共梅縣(今梅縣區)特別支部改屬中共廣東區委直接領導。1980年梅縣市(今梅縣區)政府將八角亭認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由於年代久遠殘破不堪,1983年由政府撥款重修,使八角亭這一史跡永存在梅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