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妹寨

八妹寨

八妹寨位於貴州省東南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榕江縣北部,七十二寨之一。八妹河源頭之地,這是一個由兩條環鄉河交匯形成的村落。距縣城古州50公里,地處寨蒿鎮、崇義鄉、仁里水族鄉、樂里鎮、兩汪鄉、朗洞鎮中心地段,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氣候宜人。境內屬於山區和半山區,群山逶迤,溪河縱橫,森林覆蓋率達91%。全寨4個組,設立村委會,200餘戶人家,全村人口近2000人。是“寨蒿醃魚”之鄉的發源地。也是目前全鎮國中入學率較高、勞務輸出較多,經濟富足的村寨之一。整個村寨由龍、楊、吳、王、李、何等多姓氏組成,其中以龍氏為主,人口最多。其民族主要以漢族居多,還雜居有苗、侗等少數名族。

民風名俗

寨中風俗習慣在黔東南來說大體一致,其中節日有春節、三月三、端午節、六月六、七月半、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這裡民風質樸,人民勤勞善良、熱情好客,處處洋溢著濃郁的高原豪放之氣。各民族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創造美好家園的同時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全寨人民喜好酸湯,所以這裡的酸辣自然是美到心裡去。遠到這裡而來的朋友們村寨人民自然是以這裡的酸湯來接待,如美味的酸湯魚,酸湯牛肉,酸湯雞腳,酸湯泥鰍等等。住房則以乾欄式 吊腳樓最常見,都是全實木打造,冬暖夏涼。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腳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但遺憾的是由於現在全村人民生活水提高,住房樣式都在改變,把原有的 吊腳樓逐漸改成了磚房。

兩大基礎建設

一是基礎設施。全鎮村境內交通方便,有黔東南州生態旅遊線經過。北連通樂里至凱里一線,西至乃勇達仁里一線,南通寨蒿鎮至古州鎮。儘管如此,但交通仍然是我村發展的“瓶頸”。同時加強森林建設與管護,搞好水利建設和通信網路建設,使全寨基礎設施有明顯改善是我們的目標。

二是基礎教育。目前我村國小和中學入學率走在全鎮前列,但發展不平衡,有的村還相當薄弱。基礎教育仍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在這方面,我們重點抓好“雙基”驗收、教師培訓等工作,繼續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辦學,促進“普九”進程。同時,大力開展掃盲和農技培訓,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

如今,自然寨正準備著手自身的優勢研究開發旅遊資源以及木材資源,水資源等等有利優勢。本村現已制定一條獨具特色的“寨蒿醃魚”基本發展理念,初步形成生產、改良繁育、市場相結合的規模體系。對此我們大力培育,打造品牌占領市場,力將“寨蒿醃魚”推向外界市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