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八一農場 位於拉薩市金珠中路,直轄5個農業單位、2個企業單位,占地2萬餘畝。農場初為進藏人民解放軍為解決口糧而創建的農場。1951年10月24日,張國華和譚冠三將軍率領十八軍官兵,進駐拉薩。進藏部隊遵照毛澤東主席“進軍西藏,不吃地方,屯墾戎邊,寓兵於民”的指示,決定自行開荒拓墾。於1952年8月在市西郊的洛堆林卡創建了西藏第一個農場。農場初建時土地一半是沙,一半是荊棘,沒有房子和帳篷,十八軍戰士用樹枝搭起草棚或挖地窩子住宿,與印度進行邊境貿易購進鐵鍬和十字鎬,經一個多月奮戰,開墾出荒地2300多畝。譚冠三將軍親任農場第一任場長兼黨委書記。是年春天,農場所產蘿蔔、白菜、土豆的單產量創拉薩市當時的最高水平。1988年,八一農場黨委提出“甩掉虧損帽子”口號,採用農村承包的方式走家庭農場承包的道路,實行責任包乾,任務到戶。同年,八一農場第一次實現扭虧為盈。1995年農場實現銷售收入300萬元,創利潤20多萬元。90年代中期,八一農場藉助江蘇農墾幹部援藏,實行“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社會化服務” 現代化農業理念。1998年10月實現管理體制上的深層次改革。1999年4月籌資250萬元,創建香茗居餐飲娛樂有限公司。發展
1999年11月,農場專設審計科,獨立開展工作,定期不定期對各單位、各部門進行經濟責任審計。2000年3月,投資150萬元,對原八一農貿市場進行擴建。2001年11月,西藏自治區第一家扶貧救助救助基金在農場成立。截止2003年底,農場年產蔬菜1800萬公斤,社會總產值1.8億元,國民生產總值6000萬元,利潤330餘萬元。農場連續多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企業”、“目標管理先進單位”、“治理先進單位”;1998年3月被評國家民宗委授予“民族團結模範先進單位”、2001年被中央宣傳部、國家計生委評為“全國婚育活動先進單位”,2003年4月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廠務公開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甘肅省國營八一農場
一、機構沿革五十年代末,中央軍委動員人民解放軍大批幹部轉業復員參加生產建設,蘭州軍區部分軍官亦在此列,任務是參加河西糧棉基地建設。
1957年12月,蘭州軍區第一文化速成中學校長劉思向奉蘭州軍區、甘肅省命令率徐仰發、王家仲、陳立松—行4人前往河西勘察地址,自古浪至安西,跋涉數千里,遍采河西地區水質、土壤樣品,反覆比較,最後,在永昌、民勤縣境選定場址。
1958年元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報請國務院批准組織蘭州軍區第一文化速成中學、第九預備師,西安步兵預備學校800餘名即將退出現役的少尉以上、中校以下軍官在永昌縣天生坑、民勤縣昌寧堡建立轉業軍官農場,初名八一農莊,直屬蘭州軍區領導。
元月,農莊先遣隊自蘭州出發至天生坑。
3月,首批農莊莊員800餘人在天生坑集結完畢,編為3個大隊,大隊下設隊。
7月,中共張掖地委徵得蘭州軍區同意,將八一農莊改為八一農場,歸張掖地區農墾局領導。農場改大隊為分場,下設4個分場,14個專業隊。
1959年,八一農場接受服役期滿、前來農場參加建設的義務兵897名。
1960年,張掖地區專員公署和永昌縣人民委員會決定,將永昌縣境內的國營黑土窪農場、國營油籽窪農場、國營馬家坪農場和民勤縣境內的昌寧人民公社併入八一農場,徐仰發任場長,李克任書記。“四場合一”後,八一農場場部仍設在天生坑。原天生坑八一農場一(現天生炕分場一隊)、二(現天生炕分場八隊)、三(現天生炕分場三隊)、四(現東四溝)分場維持原序號,油籽窪農場為五分場,馬家坪農場為六分場,黑土窪農場為七分場,另增設平羌口新開墾地區為八分場。12月,昌寧人民公社退出農場回歸公社建制。平羌口亦因高寒陰濕,作物不能成熟被迫放棄。
同年,八一農場接受河南項城地區支援邊疆建設青年2034名,安置由蘭州集中起來的社會流失人員3840名。農場人口達7734人。
1961年,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加之人員驟增,造成嚴重缺糧,生產生活條件極端惡化。3月,為避免人口過多死亡,八—農場實行“移工就食”政策,組織人口遷移。向新疆農一師遷移1950人,向山西潞安、晉城、石豹井煤礦遷移1399人,總計3349人。年底,八一農場場部亦被迫遷往尚能維持生產的黑土窪分場。
1963年12月23日,甘肅省農墾局根據省委、省人民委員會“關於成立農建十一師的通知”精神,正式將八一農場移交農建十一師管理。同年,馬家坪農場恢復人民公社建制。
1964年,農建十一師黨委研究決定:將玉寶、東寨、玉皇地三個縣辦農場劃歸八一農場領導,組成團級農場,場部設在黑土窪。
1965年,八一農場接受由濟南、天津、蘭州等地來場參加建設的城市知識青年300人。
1966年成立八一農場小井子分場。
1967年,“文化大革命”波及八一農場。2月12日“八一農場革命造反總部”成立。2月13日,“造反總部”奪權。3月,農建十一師軍管會對八一農場進行軍事管制,軍管組進駐八一農場,在各連隊設軍代表,開始“支左”。
1967年冬,八一農場場部遷往玉皇地。
1968年2月13日,農建十一師軍事管制委員會批准八一農場成立三結合“文化革命委員會”。同年8月,農建十一師軍事管制委員會決定:將八一農場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農建十一師第八團,下屬黑土窪、玉皇地、東寨、青山、天生坑和小井子六個農業分場亦編制為營級單位。
1970年初,蘭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對原農建十一師的師、團、廠、礦番號序列統一進行了調整變更。農八團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團”。
1971年8月,蘭州軍區司令部以(71)第210號檔案通知命令兵團所屬各師團以上單位使用部隊代號。十三團被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字923部隊。所屬各營、連亦由師部統一編中隊、分隊代號。代號啟用後,公函往來及私人通信,一律使用部隊代號。
1973年10月21日,蘭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撤銷,1974年12月,甘肅省委、省革委會決定十三團交武威地區領導。武威地區農墾局廢除十三團軍墾番號,改稱國營永昌農場。十三團所屬營、連亦相應轉化為分場、生產隊。
1978年,武威地區革命委員會批准,恢復國營八一農場名稱至今。同年移交甘肅省農墾局(後改稱甘肅省農墾總公司、2004年改為甘肅省農墾集團公司)管理。
1983年12月,甘肅省農墾總公司決定成立金昌農墾分公司,統管八一農場、河西堡電焊條廠、農墾建築一公司。在八一農場機關合署辦公,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為縣級經濟實體。
1985年,八一農場全面推行職工家庭農場承包經營制至今。同年1月1日,八一農場場部遷往永昌縣河西堡鎮。
2001年,農場撤銷甘肅省國營八一農場玉皇地分場建制並將其併入東寨分場,二場合一成立了新的甘肅省國營八一農場東寨分場。
2005年,根據甘肅省農墾集團公司改革改制的整體部署,八一農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完成了“甘肅農墾金昌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註冊登記,但仍保留“甘肅省國營八一農場”和“金昌農墾公司”的牌子。
二、土地狀況
建場初期,農場集中力量開荒,規劃土地總面積87萬畝,僅在天生炕、小井子井灌區規劃墾殖面積為30萬畝。1958年當年墾荒3503畝,1959年墾荒面積擴大到20138畝,主要種植春小麥和油料作物。到1963年,全場共開荒100288畝。後因三年自然災害和歷次政治運動的影響,大面積墾殖面積被迫撂荒棄耕。至1974年軍墾結束時,實際播種面積為97705畝。從1958年建場到1990年,八一農場共開墾荒地162260畝, 1990年當年實際播種面積為139835畝。1994年隨著農場經濟狀況的好轉,農場零星收復棄耕地,至1995年末,農場耕地面積擴大到14.74畝。1996年,農場開始大面積收復棄耕地,至2004年,農場耕地面積為15.44萬畝。由於受氣候條件和河灌區灌水的影響,農場年際間作物播種面積不均衡,2008年全場實際播種面積154950畝。
三、礦產資源
1、石棉:1974年農場在酒泉市阿克塞縣開發石棉礦,礦產蘊藏量31000噸,經過逐年開採,至2004年礦產資源基本枯竭。
2、煤:1987年農場在武威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開發煤礦,原煤蘊藏量52萬噸,經過逐年開採,至2004年礦產資源基本枯竭。
三、農業生產
農場建場之初,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在“以糧為綱”的方針指導下,廣種薄收,粗放經營,加之體制變更頻繁,且受歷次政治運動的衝擊,糧食產量低而不穩。
1958年至1963年,建場伊始,就遭到嚴重自然災害,農場所屬大部分分場生產無以為繼,1960年,糧食畝產降至38斤,為建場歷史上的最低點。
1964年,進入軍墾時期,農建十—師參照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經驗,制定行之有效的經營方針,通過大搞穩定高產農田和農田基本建設,調整作物結構,普遍推廣良種,使糧食單產由1963年的96斤/畝,提高到1967年的198.3斤/畝。
“文化大革命”期間,農場種植業基本上處於徘徊不前的狀態。糧食單產由1967年的198.3斤/畝降至152.7斤/畝。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場致力於調整經營方針,改善種植結構,適度增加經濟作物比例,種植業有了較大幅度的發展,虧損不斷降低。1981年,全場總播面積為93229畝,其中,糧食作物65791畝,總產1622.14萬斤,畝產246.6斤。油料等經濟作物及綠肥、牧草面積27438畝。1982年農場種植業結構日趨合理,效益不斷增加,總播面積達到106518畝,新增啤酒大麥10935畝,總產192.6萬斤,黑瓜籽3497畝,總產23.7萬斤,啤酒花101畝,實現建場以來的首次盈利。
1983年以後的幾年,八一農場繼續擴大經濟作物種植比例,同時,引進良種,推廣溝植溝灌、地膜覆蓋、化學除草技術,種植業效益不斷增加。
1985年農場全面推行職工家庭農場承包經營制,全場六個分場興辦職工家庭農場1300餘戶。家庭農場實行定額上交,自負盈虧、自主經營。職工家庭農場承包經營制的推行極大地調動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解放了生產力,使農場經濟社會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同時,通過農場進一步調整種植結構,加大農田基本建設力度,更新農機具,推廣農業科技成果,到1990年,全場糧食作物平均畝產422.16斤,比1981年增產71.18%,農業總產值達1306.65萬元,較1981年分別增長82.88%。
1989年至1993年,農場種植業以小麥、啤酒大麥和黑瓜籽為主,啤酒花面積較小,處於示範推廣階段。1989年至1993年,小麥播種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由1989年的50.6%降到1993年的25.8%,下降幅度大;啤酒大麥播種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由1989年的30%增長到1993年的48%,增長幅度大;黑瓜籽的播種面積逐年增長,但年度間差異不大。 1982年,啤酒花在天生炕分場試種成功,1990年,面積達到795畝,1992年天生炕分場啤酒花面積擴大並穩定到1018畝。1992年小井子分場完成730畝啤酒花建園及酒花烤房建設工程。
1994年至1999年農場種植業仍以小麥、啤酒大麥、黑瓜籽和啤酒花面積為主。其中,啤酒花面積增加了1倍多, 小麥面積大幅度減小,啤酒大麥成為夏糧作物的主導產品,已形成初具規模的啤酒大麥基地。經濟作物黑瓜籽面積逐年增加,且增加速度較快,至1999年占總播面積的30.7%。六年間大、小麥產量穩中有升,但增產幅度不大,主要是農場河灌區受乾旱影響,年度間產量差異較大。黑瓜籽產量呈逐年下降趨勢,主要是連年種植,品種老化,土傳病害嚴重。啤酒花產量年度間波動較大,產量不穩定。
1998年,農場推行家庭農場兩費自理,當年自理戶達到886戶,占了家庭農場的49.2%,半自理戶913戶,占了50.8%。
2000年,農場農業兩費自理戶達到家庭農場總戶數的98.1%,同時,各分場積極實施了與土地配套的水電設施及酒花、林果業的產權轉移工作。
2000年至2004年,引進示範了苜蓿、馬鈴薯、蓖麻、棉花、食葵等多種作物,種植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2000年至2004年大、小麥的種植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年度間變動不大,啤酒大麥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經濟作物比重不斷加大。2001年,在小面積引進馬鈴薯、食葵試種的同時,大面積推廣了蓖麻。2002年,在繼續進行馬鈴薯、食葵、棉花小面積示範的同時,大幅度壓減了蓖麻的種植面積,較大面積地推廣種植了苜蓿,種植業由糧、經二元結構轉向糧、經、草三元結構。2002至2003年,食葵和苜蓿面積大幅度增長,黑瓜籽的面積大幅度下降;2004年至今,種植業形成了以啤酒大麥、小麥、食葵、特種藥材為主導的產品結構。其間,從2002年開始,不再種植蓖麻。從2003年開始,小井子分場不再種植啤酒花,從2004年開始,天生炕分場不再種植啤酒花。從2005年開始,不再種植苜蓿。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八一農場開始種植特種藥材,各年度間種植面積隨國家計畫的變化而調整。
2004至2007年間,農場主要農作物小麥、大麥和食葵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普及面廣,推廣力度大,種植經驗豐富,為各類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但年度間大麥單位面積產量受氣候影響較大,2007年各類作物單產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小麥平均畝產456公斤,大麥平均畝產424公斤,食葵平均畝產264公斤。
1997年到2006年十年間,由於受市場環境、農場種植結構調整政策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農場農業出現連續十年的虧損局面。通過2004年至2007年農場強化企業管理,最佳化種植結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到2007年農場結束了農業長達10年的虧損歷史。
四、農業機械化
農業機械化是國營農場的主要生產手段,根據國營農場農機具配備定額的規定,八一農場隨著建場,就配備了一定數量的農機具設備,並在生產建設過程中不斷更新換代,自製改造農業機械化程度日臻提高。
1958年建場以來,八一農場農業機械化進程大致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
1、國外進口農機具配備階段:建場初期,國內尚不能進行大中型拖拉機的製造,農場所配備的農機具全部為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進口產品。鏈軌式拖拉機有匈牙利產的DT-413,輪式拖拉機有羅馬尼亞產的UTOS-2、捷克產的Z-25K、Z-35K,蘇聯產的C-45、MTO3-5。農機具有羅馬尼亞UTOS三鏵犁、捷克Z35K三鏵犁、Z-25K兩鏵犁,蘇式開溝犁、園盤耙、聯接器、播種機。1959年,八一農場擁有拖拉機11個混合台,折合22.6標準台,犁14部,園盤耙8部,播種機6台,收割機1台。由於當時燃料缺乏,機型多而雜,農機具不配套,維修零件短缺,管理和駕駛人員不熟練,機械出勤率僅為40%,機械完好率為50%,大量繁重的勞動仍為職工人力負擔。1961年,“四場合一”後,八一農場有拖拉機35混合台,收割機6台,脫穀機3台,犁41部,耙34部,播種機25台,中耕機2台,分散在9個分場,由於報廢、封存、維修困難,能正常出勤的拖拉機只有27標準台,相對於10.7萬畝耕地面積,相差甚遠,職工的體力勞動仍然異常繁重。
2、國產農機具配備及機械化程度提高階段:1961年至1963年,國營農場在“大躍進”的基礎上進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對不適於農場使用、性能質量較差、故障多、技術狀況不良而又難以修復的進口機型實行批量淘汰,並開始購入國產東方紅-54鏈軌式拖拉機。由於機型逐漸簡化,維修條件逐步改善,農機具完好率和出勤率達到70%以上,綜合機械化程度平均在60%左右。1964—1974年軍墾時期,八一農場淘汰了大部分進口機械,基本上實現了農業機械的國產化,國產拖拉機型有東方紅-54/75,東方紅-28/40、鐵牛-55,國產推土機機型有東方紅-54/75、東方紅-60,國產聯合收割機有GT-4.9、雲-3,國產自走式收割機東風-3以及相配套的國產機力農具,由原來的耕、耙、播、鎮壓、收割等作業項目發展到中耕、開溝、築埂、破埂、播種、施肥、苗期耕地、條施化肥、桔桿還田等項目,基本上實現了農業機械化。1974年,各類穀物的機收面積達到50%以上,主要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70%以上。1975—1984年,八一農場基本形成了以國產大、中型機械為主的農業機械系統,拖拉機以東方紅-75(鏈式)、鐵牛-55(輪式)為主,推土機東方紅-60為主,聯合收割機以4.9B與《雲-3為主,並增加了自走式東風3/5型聯合收割機,機力農具配備也日臻完善。1984年,機耕面積占總耕種面積的80.4%,機播面積總播面積的81%,機收面積總收割面積的69.5%,糧油作物主要作業項目綜合機械化程度達77%。
3、機械化優勢的波動階段:1985年,八一農場全面推行職工家庭農場土地承包制,允許職工家庭農場自主經營,原來適於機械化作業的大條田被分為數段。這樣,妨礙了機械化優勢的發揮,並產生了機械空行空轉多、磨損大、成本高、效率低等弊病。1985年較1984年,機組工效平均下降42%,年馬力平均作業量下降36.5%,標準畝成本平均上升36.5%,標準畝耗油呈平均增加18%。1985年,機耕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66.7%,機播面積占總播面積81.7%,機收面積占總播面積的50.1%,綜合機械化程度降至66.2%。為了解決職工家庭農場土地承包與農業機械化之間的矛盾,八一農場採取“種植業規範化管理”和“種植業強化管理”的辦法,在不妨害家庭農場土地承包的基礎上,實行條田統一種植和輪作,使農場農業機械化程度得以回升。至1990年,機耕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84%,機播面積占總播面積的86%,機械收穫面積占總收穫面積的82%,機械鋪膜面積占總地膜覆蓋面積的97.3%,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87%。
4、農機具私有化階段: 隨著職工家庭農場土地承包制的不斷完善,家庭農場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家庭農場購置農機具的積極性大增,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原有的國有農機具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天生炕分場於 年率先在全場進行了國有農機具私有化試點,在試點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全場逐步推開,至 年全場國有農機具全部實現了私有化。2007年隨著國家農機具購置補貼項目在農場的實施,進一步提高了家庭農場農業機械的裝備水平,使農場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
五、場辦工業
農場地處荒僻,遠離城市,交通不便,部分生產資料,職工基本生活資料的供應以及農業機械的維修改造都由農場內部解決,因此,隨著農場的建立,場辦工業也應運而生了。
建場初期,八一農場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解決職工的生活問題和農機具的維修問題,如磨麵、榨油、製作醬油、醋、豆腐之類和拖拉機的小修、中修、農具裝配、校正、改裝等。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一些行業自然消失了,一些行業隨著機械設備的不斷更新,生產範圍的不斷擴大,廠房建設的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這是農場以自我服務為主的場辦工業的基礎。農場場辦工業企業建設及發展變遷情況如下:
1、農機修造廠、麵粉廠、磚瓦廠、石灰廠:1958年,隨著建場而建立的主要場辦工業有農機修造廠、麵粉廠、磚瓦廠、石灰廠。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因經濟困難,新糧地磚瓦廠、九洞灣石灰廠被迫撤消。農機修造廠和麵粉廠隨場部兩度遷移,在玉皇地發展為八一修造廠和八一糧油加工廠。
至1990年,八一修造廠有修理、鑄造、鉗工、制釘4個車間,108名職工,承擔農場農機具的修理、改裝、承接場內外的汽車修理業務。八一糧油加工廠承擔全場糧油加工任務,年加工麵粉670000公斤,食用油2100000公斤。
2、水泥廠、磷肥廠:經過十年軍墾,農場規模進一步擴大,為適應日益增長的生產建設需求,1976年12月,武威地委批准,在國營永昌農場新建一座小水泥廠,一座小磷肥廠,以解決地區境內永昌、黃羊河、條山三個國營農場的農田基建所需水泥和農業生產所需肥料問題。1976年,河西堡磚瓦廠改建為磷肥廠。1977年投資30萬元、年產水泥7000噸的水泥廠和投資10萬元、年產磷肥7000噸的磷肥廠建成投產。
1984年,八一水泥廠將原有的土立窯改為雙輥機立窯,同時新建聯合磨房,將年生產能力從7000噸提高到3.2萬噸。1987年,新建?2.5×10米塔式機立窯,將兩台磨機由開流改為閉流,年生產能力從3.2萬噸提高到7萬噸。1989年,在雙輥機立窯的基礎上安裝?2.2×8米盤塔式機立窯,將?1.2×4.5米磨機換為?1.83×7米磨機,新增生產能力5萬噸。至1990年,八一水泥廠已擁有兩條生產線,套用微機控制,形成年產水泥12萬噸的生產能力。同年,八一水泥廠的產品絲路牌425#普通矽酸鹽水泥獲農業部、甘肅省優質產品稱號,為省一級企業。1993年,農場投入2700萬元,對八一水泥廠進行了第三次9萬噸生產線擴建改造工程,形成了年產水泥23萬噸的生產能力,產值達到4000萬元,利潤600萬元。1999年,在金昌市委的積極倡導下,八一農場、永昌縣人民政府、金昌區人民政府整合了金昌地域內的八一水泥廠、永昌縣水泥廠、金川區水泥廠、永昌驪阡水泥廠,聯合組建了金昌水泥集團公司,金昌水泥集團公司於1999年11月18日正式掛牌,八一農場出資3888.84萬元,以53.87%的股份控股經營金昌水泥集團公司,金昌水泥集團公司組建後,年產量達到65萬噸。2000年金泥集團投資1.38億元新建1000t/d乾法水泥生產線,年產量達到100萬噸。2008年金泥集團投資2.9億元新建2500T/D電石渣制水泥熟料新型乾法帶低溫餘熱發電生產線,同時淘汰落後的立窯生產線,實現水泥生產工藝的更新換代。到2012年使水泥年產量達到200萬噸。
1988年,為適應市場需要,八一磷肥廠新增建築塗料生產項目,至1990年,八一磷肥廠有職工132人,年產過磷酸鈣1.3萬噸,塗料400噸,產值240萬元,年創利稅43萬元。以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磷肥廠在困境中求生存,生產經營狀況不穩定,艱難度日。2005年農場通過強化管理,狠抓產品質量,積極開拓市場,加強技術改造,使磷肥廠起死回生。2005年到2007年三年間,磷肥廠累計投資 萬元對設備、生產車間等進行了改造,新建年生產能力 噸的複合肥生產線一條,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到2007年,磷肥產銷量達到 噸,實現利潤 萬元,開創了磷肥廠建廠以來的最好水平。
3、食品廠:1984年,根據全國農墾工作會議根據黨的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指導方針,在河西堡鎮原農二師師部所在地投資219萬元,新建一座綜合型食品加工廠,命名為甘肅農墾八一食品廠,與天津食品廠、重慶飲料廠等外地廠家進行技術協作,引進糕點、飲料、糖果、餅乾自動化、半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後因受市場影響及經營管理不善,中途停產。
4、麥芽廠:1995年,農場投資1176萬元建成萬噸麥芽生產線—八一麥芽廠一期工程,實現了農產品加工增值。1998年,又投資3380萬元完成了麥芽廠二期擴建,年生產能力達到3萬噸。2000年,八一農場以原八一麥芽廠淨資產1918.55萬元參股甘肅莫高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股份1410萬,占全部股份的10.19%。
六、商業
軍墾時期以前,八一農場尚未形成完整的商業機構,只是在農場場部設有自我服務性的商店,並隨場部搬遷,分場則由地方商業設點,供應職工所需的生活用品。
1964年,八一農場首次在金川開辦一家小飯館,為農場場辦商業的萌芽,不久被地方政府沒收。隨即又在河西堡鎮繼續開辦飯館,慘澹經營,未能得到大的發展。
軍墾開始後,地方商業退出農場,由軍墾部隊建立三級批發站,從省二級批發站直接進貨,農場在各分場設點,建立本場自我服務的商業網點,為農場商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1964年,八一農場在河西堡鎮成立供應組,經營農場生產建設所需的化肥、農藥、建築三材等。1977年元月,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農場物資站。
七十年代末,在農墾部的號召下,全國農墾系統形成大辦農工商聯合企業的熱潮,八一農場在金川、河西堡陸續設立商業、服務業網點,1979年,在此基礎上八一農場成立了農工商聯合企業公司,各農業分場也紛紛在城鎮開店設點,經營飲食服務、百貨以及自產的議價糧油、白酒等產品。
1980年至1982年,農場投資87萬元在金昌市北京路建成八一飯店,建築面積2420平方米。1981年至1989年,陸續投資37萬元在河西堡鎮車站路建成金河飯店,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至1990年,八一供銷公司擁有兩個飯店,1個批發站,1個採購站;在蘭州、天水、張掖設3個辦事處;在金昌市、河西堡鎮以及各農業分場設21個固定門市部,從業人員248人,經營商業批發、零售、飲食服務、農副產品購銷、生產資料供應等項目。
1986年,農場在河西堡鎮河雅路成立金昌農墾農機供應公司,主要經營農場生產所需的農機配件。
二十世紀中、後期,隨著國家改革開放進一步擴大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小型國有商業企業的體制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逐步退出了歷史舞台。農場創建的物資站、供銷公司及農機公司也在此階段停業。
七、運輸業
1958年,隨著建場,蘭州軍區撥給八一農場4輛蘇聯產吉斯(俗稱“羊毛車”),1輛美國產大道奇,均為破舊不堪的軍隊“退役車”。以此為基礎成立了八一農場汽車隊。1961年,隨八一農場機關遷至黑土窪,1967年遷至玉皇地至今。1970年,更名為“九二三汽車連”,1975年更名為“武威地區國營永昌農場汽車隊”,1979年恢復“八一農場汽車隊”名稱,1985年8月,成立金昌農墾運輸公司。
在其發展過程中,農場汽車隊陸續增加由成都軍區、省農牧廳、交通廳、農墾局、農建十一師、農二師以及兄弟農場調撥的各類汽車13輛,同時購進新車,全部實現運輸車輛國產化。至1990年底,金昌農墾運輸公司擁有各類車輛23輛,職工70人,其中駕駛員37人,修理工15人,管理人員6人,業務後勤人員12人。
八一農場汽車隊創建初期至70年代中期,由於社會運力緊張,主要運送農場內部生活、農用、基本建設物資,同時抽出部分運力,參與社會運營。70年代後期,面向社會發展運營。進入80年代,農場各基層單位運力有了較大發展,農墾運輸公司主要面向社會發展營業運輸。1984年至1985年,承攬援藏物資運輸任務。1986年開辦客運業務,主要運營黑土窪至小井子路線,1988年8月又新辟金昌至蘭州長途客運線路。
農墾運輸業曾為農墾和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競爭的加劇,體制機制的約束,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潮中被淘汰。
八、電力建設
建場初期,農場處於蠻荒之地,電力不通,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直到1968年天生炕分場才通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農場生產生活的需要,電力建設對農場來講顯得越來越緊迫,特別是對井灌區來講,電網不通,供電不足已嚴重阻礙了生產的發展。為此,農場於19 年在天生炕與小井子交界處建設了八一變電所,容量為 KVA。1992-1993年,農場先後投資140萬元,完成了八一變電所第一、第二期增容改造工程,新增電力3150KVA,及時緩解了井灌區供電緊張的矛盾。1996年,農場、分場和家庭農場共投入資金1282.9萬元,架設10千伏農電線路92公里,同年4月,農場對八一變電所進行了三期增容改造,新增電力3150KVA。1997年,農場多方籌措資金1012.9萬元,架設35KV“寧八線”22.5Km,完成“八一變”增容改造工程,電力容量由原來的9900KVA增加到14400KVA。2002年底,農場投資3400萬元用於農用電網改造工程,完成了原八一變電所改造,新建小井子分場變電所1座,改造完成青山分場全部農用電網。(後續東寨、黑土窪、天生炕及玉皇地電網改造)電網改造完成後交由地方供電部門管理。
九、場區道路建設
在國家政策難以顧及的情況下,八一農場利用自身能力進行道路建設。1992年至1993年,天生炕分場和職工共同投資93萬元,修建場區柏油公路7.2公里,成為八一農場建場以來的第一條柏油公路。2001年,通過投資投勞修建天生炕分場至小井子分場砂石公路18公里,修建青山分場至河清公路砂石公路6公里。200 年,通過投資投勞修建小井子分場至七隊砂石公路10.5公里。2004年,修建小井子分場至趙家溝砂石公路3.3公里。2007年通過積極協調、多方爭取,天生炕分場到小井子七隊28.5公里公路被金昌市列為通村公路項目,總投資594.5萬元,其中,財政補貼資金285萬元,農場及職工籌資309.5萬元。天小公路於2008年8月建成通車,該公路是八一農場建場以來第一條列為財政資金補貼的公路,也是金昌市投資最大里程最長的通村公里。
十、辦公及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1990年以來,八一農場在興辦教育、改造廠區環境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1990年,投資166萬元,建成3182平方米的農墾中學教學樓;1992年,投資28萬元,建成638平方米的青山分場教學樓;1993年,投資159萬元,建成2740平方米的農場機關辦公樓;1994年,投資131萬元,建成2100平方米的天生炕分場機關辦公樓;1995年,投資36.8萬元,建成706平方米的天生炕分場教學樓;2000年,投資89萬元,建成1380平方米的黑土窪分場教學樓;2004年,投資28萬元,建成550平方米的東寨分場教學樓。(後結小井子分場教學樓建設情況)
十一、現階段農場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八一農場經過三代農墾人50年的不懈努力,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一派新氣象。截止2007年底,全場占地面積87萬畝,耕地面積18萬畝,播種面積154950萬畝。全場人口 萬人,職工 人,離退休職工 人。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4340萬元,實現利潤835.5萬元,職工年均收入17049元。完成了甘肅農墾金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登記註冊,完成了供銷公司、汽修廠、農機公司三戶企業的改制,撤銷了煤礦、石棉礦,完成了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工作。2007年結束了農場農業企業和場辦工業企業連續十年虧損的歷史,各項經濟指標均創造了建場五十年來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