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魏五戰

兩魏五戰

爾朱榮的部將高歡(鮮卑化漢人,生於496-卒於547 )收納了爾朱榮軍隊二十餘萬人,進占冀州。擁立孝文帝曾孫、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都鄴,東魏開始。

戰爭背景

北魏六鎮起義後,北魏國勢衰頹。

契胡族爾朱榮(493—530),借鎮壓六鎮起義壯大自己實力,通過“河陰之變”,將遷洛陽漢化鮮卑貴族和出仕北魏的漢族大家消滅殆盡,掌控北魏朝政。孝莊帝計殺爾朱榮後,爾朱榮的侄子爾朱兆由并州出兵洛陽,殺死孝莊帝,立元恭為節閔帝。

北魏孝武帝西投關中宇文泰(鮮卑化匈奴人),次年宇文泰鴆孝武帝,擁立孝文帝孫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即西魏文帝,改元大統,都長安,西魏開始。

參戰國

東魏(534-550),北朝之一,從北魏分裂出來的割據政權。歷一帝,約十七年。都鄴。有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治的東部地區。 後代魏自立為北齊。

西魏(535~557),北朝之一,由北魏分裂出來的割據政權。歷三帝,共二十二年。都長安。管轄今湖北襄樊以北﹑河南 洛陽以西,原北魏統治的西部地區。後代魏自立為北周。

戰爭目的

爭霸戰爭,意圖統一。

主要將領

東魏集團:軍事領袖高歡,將佐高敖曹、斛律金、侯景、堯雄、慕容紹宗、韓軌等

西魏集團:軍事領袖宇文泰,將佐元欣、李虎、李弼、趙貴、于謹、獨孤信、侯莫陳崇等

戰役名稱

小關之戰;沙苑之戰;河橋之戰;邙山之戰;玉壁之戰

戰役介紹

小關之戰

537年,高歡率大軍造三座浮橋,在蒲坂準備搶渡黃河。第一次東西魏大戰小關之戰拉開序幕。宇文泰確實是獨具慧眼,他對諸將說:“高歡三面圍住我軍,搭建浮橋表示他要過河進擊,實際上是想吸引我軍注意力,使竇泰從西進軍兩面夾功我們。竇泰是高歡一員驍將,屢戰屢勝,將士必起驕心,我們發奇兵先擊竇泰,高歡則不敗而敗。”諸位將領都不以為然,認為高歡近在眼前,不戰不防反而掉頭擊竇泰,萬一出了差錯會全軍覆沒。宇文泰的族侄宇文深與他意見相同,認為如果在蒲坂迎擊高歡軍,竇泰肯定乘機從反面撲來,雙方夾擊下一定會失敗。他建議選精銳兵騎直出小關(在潼關之左),竇泰性急必來赴戰,而高歡行事謹慎,肯定觀望,戰勝竇泰後再回擊高歡,敵軍可破。果然,西魏軍突至小關,竇泰猝不急防,引兵赴陣,宇文泰從馬牧澤中殺出,大破竇泰,東魏兵死傷殆盡,竇泰自殺。由於黃河冰薄,人兵輜重無法過去,只能撤毀浮橋回軍。西魏軍從後追擊,高歡殿後的大將薛孤延一戰之中砍壞十五把鋼刀,戰事異常慘烈。雙方第一次交手,以高歡失敗告終。

沙苑之戰

公元537年,高歡自己帶兵二十萬自壺口出發趕往蒲津。第二次東西魏大戰(沙苑之戰)開始。宇文泰由於關中旱災大飢,帶著不到一萬的軍馬在恆農穀倉休整了五十多天,好容易才讓餓得幾乎皮包骨的軍士歇緩過來。聽說高歡渡河來戰,趕忙入關準備。高敖曹帶三萬兵馬就把桓農團團圍住。高歡的參謀勸說道:“西魏賊兵連年饑荒,所以冒險到陝州來搶倉粟糧食,現在高敖曹已經圍住恆農糧倉,糧食運不出去。我們最好分兵諸道,不與敵兵接戰,等到麥秋時分,敵方軍民餓死大半,宇文泰不死也得投降。所以我們最好別渡黃河。”大將侯景也勸告:“我軍幾十萬士兵一舉前來,萬一不勝,一時難以集結兵馬。不如把大軍一分為二,相繼而進。前軍若勝,後軍全力攻上;前軍若敗,後軍可以接應,到時作為後備隊出擊迎敵。”高歡為竇泰報仇心切,這兩條意見都沒有聽進去,自蒲津渡過黃河前進。

宇文泰到了渭水南岸,徵召的諸州兵馬都沒有到位。他手下諸將以為眾寡懸殊,建議待高歡軍隊再往西行後才出兵相會。宇文泰堅持不可:“高歡如果到了長安,肯定人情民心全都會降服於他。現在趁他遠來新到,正好一舉可以擊破。”於是造浮橋渡渭河,令軍士精裝帶三天糧食,踞高歡軍六十里屯軍。又派手下將領達奚武帶三個騎兵化裝成東魏軍士,傍晚混入高歡營內偵知軍中口令,昂首揚鞭,假裝成督察官,各個軍營都轉了一圈,看見有衣冠不整或不遵法紀的高歡兵士,還上前舉鞭亂打一頓,轉了個通宵,查明高歡軍中一切部署後才返回營中復命。

高歡得知宇文泰兵到,引兵會敵。宇文泰手下李弼認為敵眾我寡,不能平地置陣,可在十里以外渭曲長滿蘆葦的沼澤地埋伏。宇文泰覺得此計可行,命令軍士都偃旗息鼓,埋伏在蘆葦叢中,聽見鼓聲就一齊衝出。高歡部下都督斛律羌舉勸說:“宇文泰只想決一死戰,就象個瘋狗一樣,豁上命也要咬人。渭曲蘆葦茂密,泥濘不堪,士兵交戰用不上全力,不如與其相持,再暗中派精兵掩襲長安,端掉敵軍的老窩,如此則宇文泰必可生擒。”高歡聽說渭曲蘆葦叢生,靈機一動,“放把大火把敵軍燒死,怎么樣?”一向精明的侯景這時出了個餿主意,認為:“應該生擒宇文泰宣示百姓,如果他被燒成焦炭,誰會相信我們真的大勝呢。”躇躊之間,高歡大將彭樂盛氣請戰,大聲嚷嚷道:“我們人多勢眾,百人擒一,還怕不打勝仗嗎?”於是高歡下令進擊。東魏兵望見西魏兵寥寥無幾,個個貪功冒進,應有的戰陣散不成形。西軍相交之際,宇文泰親自擂響鼓號,埋伏於蘆葦叢中的兵士奮身挺兵而起,李弼師一支鐵甲騎兵又從側面突出橫擊,東魏軍隊被截成兩段,軍卒大恐。李弼的弟弟李標是個小個子,勇奮異常,每次躍馬陷陣時都隱伏於馬背上左劈右砍,東魏兵只要看見他那匹好像是“無人駕駛”的馬匹就驚呼“避開這個小個子”。宇文泰遠處望見,對左右嘆道:“膽略如此,何必八尺之軀!”其下征虜將軍耿貴也是武藝絕倫,每次入陣一圈身上的鎧甲袍裳全被敵人鮮血染得透紅。宇文泰說:“觀其甲裳,就知殺了不少敵人,何必數首級論功呢。”高歡將領也不是草包。大將彭樂深入西魏陣中,被數根長予刺得腸子都流出來,他用手把腸子填回腹內又掄槍再戰。看見軍伍散亂,高歡想先收兵集結後再出擊。點名官過了一會回來,稟告說:“眾營皆空,兵士死散,沒人應答。”高歡不甘心,還在猶豫。大將斛律金勸說:“眾心離散,不可復用,我們應該立即奔往黃河以東。”高歡據鞍嘆息不動,斛律金以鞭擊打戰馬,一行人逃走,到了河邊差點沒找到船,狼狽渡河。此戰下來,高歡喪甲士八萬人,丟棄鎧仗十八萬。高敖曹聞聽敗聞,也從桓農撤圍,退保洛陽。西魏宇文泰經此一勝,兵精糧足,皆大歡喜。

河橋之戰

隔年,538年,高歡大將侯景高敖曹重兵包圍洛陽金墉城,燒毀洛陽大量民居官寺。宇文泰已帶著西魏文帝元寶炬回洛陽祭掃魏朝先帝陵廟,聞訊後率軍馳援,臨陣斬殺高歡大將莫多婁貸文。侯景連夜撤圍北返,宇文泰追擊。侯景擺長陣,北據河橋,南依邙山,與宇文泰大軍交戰。混戰之中,宇文泰戰馬中流矢驚逸,把宇文泰甩在地上。東魏大軍追圍上來,左右皆散走。都督李穆下馬,用馬鞭擊打狼狽趴在地上的宇文泰,假裝叫罵:“你這個糊塗兵,你們王爺跑到哪裡去了,怎么自己留在這裡?”追圍的東魏兵翻蹄亮掌,聽李穆的口氣認定宇文泰不是什麼貴人大官,都扭頭回散去追殺更值錢的目標。李穆扶宇文泰上馬,雙雙逃去。由於此時西魏後軍大至,軍勢復振,掉頭迎擊侯景軍,景軍大敗,敗北而去。高敖曹心氣高傲,一直看不起宇文泰,命左右大張寫有官品將名的旌旗和顯示貴重的傘蓋,跨馬臨陣。西魏軍調動最精銳的軍隊圍攻高敖曹,致使其全軍盡沒,最後單騎跑往河陽南城。恰巧守將是高歡的一個堂叔高永樂,素與高敖曹有過結,關閉城門不讓高敖曹進城。大英雄龍臥淺灘,仰呼城上求繩,沒人應答;他又拔刀猛砍城門,想劈出個洞來逃入城中。城門堅厚,砍了許久也砍不開。西魏大隊追兵趕到,高敖曹知道性命不保,轉身昂頭迎前,奮聲大叫:“來!與汝開國公!”(意思是來人斬其頭,西魏肯定是會以開國公的重銜封賞)。斬去高敖曹頭顱的兵士回到西魏後,獲賞絹萬段,每年按量發給,直至宇文泰奠定的北周滅亡,賞絹還沒有給完。高歡聽見高敖曹死訊,如喪肝膽,把高永樂打了二百軍棍,追贈高敖曹為太師、大司馬、太尉。

話說西魏万俟普自投奔東魏以來,因為其年歲較高高歡對他總是格外照顧,更是曾經親自扶万俟普上馬,他的兒子万俟洛脫帽跪地叩頭道;“願出死力以報深恩。”此役,潰散的東魏各軍紛紛過河橋北渡,只有万俟洛一軍不動如山,西魏軍追至河橋,万俟洛慨然陳詞;“万俟受洛乾在此,能來可來也!”(受洛乾是字)頗有張翼德當陽長阪坡的風範,西魏人畏懼而去,這就是隋朝回洛倉地名的由來。當天,東西魏交戰的陣形很大,首尾不能相望,雙方從破曉戰至未時(一點到三點),你爭我斗數十個回合無不捨死忘生,恰逢此時天降大霧,彼此之間不能分辨,僵弛的形勢開始出現轉機,西魏獨孤信,李遠的右軍,趙貴,怡峰的左軍戰況急轉直下,同時又失去了同宇文泰,元寶炬的聯繫,紛紛放棄部隊先行溜之大吉,後軍的李虎,念賢見獨孤信等開蹽也一起向後方撤退,宇文泰見諸軍瓦解,不敢獨留,與元寶炬燒了大營後遁去。東魏軍來勢洶洶,西魏王思政下馬迎敵,每次舉起長槍便放倒數人,然而戰況空前,又入陣過深,身邊隨從一個不剩,全部陣亡,自己也身受重創,休克在戰場中,王思政每次出戰時常穿戴破戰袍舊甲冑,東魏人沒想到他是統帥,這才幸免於難。夜幕降臨後,東魏兵退去,王思政的親信在戰場上找到他,回到大營已是深夜。西魏平東將軍蔡佑在戰鬥中下馬步斗,隨從勸他上馬以防萬一,蔡佑大怒說道:“丞相愛我像親生子一般,我今天怎么能怕死!”帶領左右十多人一齊高聲大喝奮勇殺敵,東魏兵將其包圍十幾層,一名身裹重甲手持長刀的東魏兵徑直殺向蔡佑,蔡佑張弓搭箭,待來人只差十步之遙,只聽“嗖”的一聲,敵兵應聲而倒,東魏兵微微後撤,蔡佑徐徐全身而返。此時元寶炬與宇文泰退到恆農,城中守將早作鳥當散去,東魏被俘士兵乘機閉門自守,宇文泰攻破城池,斬殺為首作亂的數百人。當晚,蔡佑也趕到恆農,宇文泰大喜“承先(蔡佑字)你來了我就不用擔心了。”當天的戰事令宇文泰膽戰心驚,竟夜不能寐,後來枕著蔡佑大腿,才可安心入睡。此刻高歡帶七千騎兵匆匆趕往前線,而西魏已撤走,高歡隨即進攻金墉,守將長孫子彥將城中房屋宮室付之一炬棄城逃跑,高歡剷平金墉而還。此役,東魏雖奪回中原要衝一一洛陽,西魏也折損部分兵馬,但並未傷及西魏要害,致使當年十二月西魏的局部反攻中洛陽再次淪陷。

邙山之戰

公元543年,兩魏第四次大戰(邙山大戰)揭開序幕。此次戰爭的導火索是由於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以北豫州投降西魏引起。而更深入的原因,則是由於高歡的兒子高澄貪色引發。高澄十四歲時就因與其父的寵妾鄭氏通姦,差點被高歡殺掉,經司馬子如從中周旋,殺掉首告的奴婢滅口,父子才重新和好。後來,高澄又看高仲密美麗的妻子李氏,一見面就撲上去亂扯衣帶想要強姦。李氏不從,衣帶盡裂,脫身後向高仲密哭訴。恰值高仲密即將外放為北豫州刺史,驚懼氣惱之下,一到任上就向西魏投降,東魏的戰略要地虎牢關落入西魏之手。宇文泰親師諸軍接應高仲密,軍至洛陽,包圍河橋南城。高歡也親自將兵十萬,自黃河北岸渡河,據邙山為陣,數日不戰。宇文泰盡留輜重,趁夜登邙山想突襲高歡。偵察騎兵火速通知高歡,說西魏軍只攜兵械士糧而來,已距高歡四十里。高歡勒兵,正陣待敵。黎明時分,兩軍相交,高歡大將彭樂以數千騎兵直衝入西魏北軍,所向皆潰,一直深入西魏營內。有人奔告高歡說彭樂臨陣叛逃,高歡大怒。不久,西北方向塵土飛揚,彭樂遣使告捷,俘獲西魏臨洮王元柬等五個王爺及督將參謀等總共四十八人。高歡鳴鼓進擊,俘敵三萬餘人,斬首三萬餘級。高歡派彭樂追擊宇文泰。宇文泰狼狽不堪,邊跑邊在馬上向彭樂哀求:“這不是彭樂將軍嗎?今天你殺掉我,明天你還有用嗎?幹嘛不馬上還營,把我丟下的金銀寶物一併取走呢?”彭樂粗人,也覺此話有理,舍掉宇文泰,回至宇文泰丟棄的營中把一大袋金寶放在馬上奔回向高歡復命。看來“玩寇”、“養寇”不是唐朝將領發明,自從勾踐誅文仲,劉邦殺韓信,“兔死狗烹”一直是武人最害怕的事情,以後被唐、元、明等諸多武將奉為長策,時不時就縱“匪”漏網,這樣天下有事,才保武人位重權尊,更免鳥盡弓藏之禍。彭樂見高歡,張著大嘴報告:“黑獺僥倖逃跑,已經嚇得破膽。”高歡既高興彭樂大戰又極怒他放走宇文泰,命彭樂趴在地上,親自上前抓住老爺們的大腦袋猛往地面撞,咬牙切齒良久,手中刀舉了幾次要當場砍下彭樂腦袋,權衡再三,未忍下手。彭樂滿臉是血,揚頭乞求高歡再給他五千人馬,回陣復追宇文泰。高歡罵道:“你把人都放跑了,還說什麼回陣復追。”派人取來三千匹絹壓堆在彭樂背上,因以賞其戰勝之功。

轉天,東西魏兩軍重振旗鼓復戰。宇文泰三軍合擊東魏軍,高歡大敗,步兵全被俘虜。高歡一時間連坐騎也被射死,手下赫連陽順自己下馬把馬讓給高歡,連同七個人隨後保護。追兵聚至,高歡的親信都督尉興慶說:“大王您趕快離開,我腰中有百箭,足以射殺百人,保護您撤走。”高歡感動說:“如果我們都能生還,以你為懷州刺史。如果你戰死,讓你兒子做刺史。”尉興慶說:“我兒子太小,希望用我哥哥做刺史。”高歡允諾。尉興慶一人殿後拒戰,矢盡,被西魏兵亂刀砍殺。東魏有投降的兵士為了請功,把高歡逃跑的方向向西魏報告,宇文泰招集三千敢死隊,都執短兵,以大都督賀撥勝為首帶軍急追。亂陣之中,賀撥勝發現正在蒼皇逃命的高歡,執槊與十三騎追趕上來,追了數里,好幾次槊尖都幾乎刺及高歡,大喊:“賀六渾(高歡字),我賀撥破胡(賀撥勝字破胡)今天一定宰了你!”高歡力竭驚恐,幾乎心臟病發登時死在馬上。他的隨從在旁邊發箭,射翻西魏兩騎,又斃賀撥勝座騎。等到副馬趕到,高歡已經跑得沒影。賀拔勝嘆道:“今天竟然忘記帶弓箭,真是天意啊!”戰後,高歡回鄴城,把賀拔岳留在東魏的幾個兒子全部整家殺盡。賀拔勝聽說後活活氣死。宇文泰聽到賀撥勝死訊,流淚良久,對左右說:“諸將臨敵,神色都顯慌張,惟獨賀拔公臨陣顏色如常,真正是大勇之人啊。”

由於西魏趙貴等五個將領的手下軍隊敗退,戰場形勢又發生變化。東魏兵重新集結,衝殺過來。宇文泰出擊,不敵而退,率軍逃跑,東魏軍隊追擊。由於獨狐信等人收集西魏散卒從後襲擾東魏追兵,宇文泰才得幸逃脫,屯軍渭河上游。高歡將兵入陝州,部下封子繪勸高歡乘勝追擊,定能一統兩魏。但其餘將領皆無鬥志,志氣衰竭,不敢再戰。其時宇文泰已成強弩之末,只要高歡軍至,必死無疑。高歡見眾將志沮,便下令還軍,失去絕佳的機會。一直為宇文泰堅守桓農糧倉的王思政聽說西魏軍大敗的訊息,不僅不逃,反而讓人大開城門,自己解衣躺在城樓上,慰勉將士,以激勵士卒,表示自己的膽略。幾天后東魏兵殺到城下,見城門大開,又知道王思政的名聲,心中大怯,竟不戰逃走。東魏軍自此重新奪回北豫州和洛州,侯景俘獲高仲密妻兒送至鄴城。

玉壁之戰

三年後,即公元546年,東西魏第五次大戰——玉壁之戰爆發。當年十月,年過五旬的高歡又率大軍十萬圍攻西魏位於汾河下游的重要據點玉壁(今山西稷縣)。西魏守將韋孝寬守城。

玉壁城中,兵士不過數千。高歡十萬大軍,晝夜攻城,一刻不停。韋孝寬目不交睫,指揮拒戰。西魏守軍從汾河汲水供城內人馬飲用,高歡派人改掘河道,一夕而成。他又在城南堆起土山,想憑高衝下入城。韋孝寬在原先城樓上的兩個高亭之間綁縛木柱,一直使木橋高於土山,投石擲火,使東魏兵不能近城。高歡派人對韋孝寬叫喊:“即使你韋孝寬搭樓上與天齊,我也會穿地入城取你人頭!”高歡軍士果然從地下挖掘地道,想從城根上挖穿湧入城中。韋孝寬在城周挖出一條大溝,高歡兵只要從地道盡頭跌入長溝,馬上派人就地擒殺。他還在長溝內堆滿木柴,只要有地道通口暴露,就派人往洞口填塞柴草,放入火把之後,以氣排往地道內鼓氣,洞中東魏兵頓時燒焦成為爛骨。高歡又用前面安有巨木尖鐵的攻車撞城,由於攻車極重極尖,撞上什麼馬上隨聲摧垮。韋孝寬縫製無數大布為巨幔,士兵搭吊兩端,隨攻車方向而轉移,由於大幔懸空,攻車以硬碰柔,撞物之前力量已經被消解一空。此計不行,東魏兵又把松薪麻骨綁在長竿上,浸滿油燒著,想燒掉大幔同時焚著城門。韋孝寬又作利刃縛在長竿上,砍斷對方的長竿。無計可施之下,高歡派人在城四周穿地道二十條,中間施以樑柱,再以猛火燃燒,地道內樑柱崩塌,好多段城牆也隨之塌毀。韋孝寬在城崩處又樹以大木柵,後面施以尖槊弓弩,東魏兵還是不能攻入。不久,韋孝寬又派人奪取土山的制高點。高歡派參軍祖珽說降韋孝寬:“您孤城據守,四方無救,最終怕堅持不住,早早投降算了。”韋孝寬答道:“我城池嚴固,兵食有餘。攻者自勞,守者常逸。我怕的是你們軍隊回不去呀。我韋孝寬關西男兒,絕不會作投降將軍。”祖珽於是對城中大喊“城中人有能斬韋孝寬的人,拜太尉,封開國公,賞帛萬匹!”並向城內射賞格(懸賞令)。韋孝寬在賞格背面親筆書寫“能斬高歡者也按此賞。”射還城外。東魏苦攻玉壁五十多天,戰死病死七萬多人。久攻不下,又死了這么軍人,高歡憂憤發病,一臥不起。一天夜裡有大星墜於營中(古人認為隕石是將星墜落),高歡驚懼,解圍而走。歸途中,軍中訛傳韋孝寬大弩射殺高丞相,西魏聞知此訊息,又派大軍四處高喊:“勁弩一發,凶身自殞。”為使軍心不致搖盪,高歡不顧病重之身,在露天大營召集諸將宴飲,令斛律金唱敕勒歌:“敕勒川,天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高歡親自和唱,哀感流淚。

547年,正月朔日,恰巧日蝕。垂死的高歡嘆道:“日蝕為了我嗎?死亦何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