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目標
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的整體目標是使執業藥師樹立和踐行終身學習的理念,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與執業技能,認真履行職責,為公眾提供藥學服務。
執業藥師繼續教育要注重科學性與實用性。堅持專業理論知識傳授與實踐技能傳授並重原則;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傳授呈螺旋式遞進原則;專業知識傳授、服務意識及行為形成相統一原則;總體要求與地方實際相結合原則。做到突出重點、循序漸進;不斷強化和促進執業藥師必備專業知識的鞏固、更新和擴展,實踐技能的提高與服務意識的形成;全面提高執業藥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藥學服務體系績效的進一步改善。
培訓內容
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內容應以藥學服務為核心,以提升執業能力為目標,主要包括8個方面的內容:藥事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檔案;職業道德準則、職業素養和執業規範;藥物合理使用的技術規範;常見病症的診療指南;藥物治療管理與公眾健康管理;與執業相關的多學科知識與進展;國內外藥學領域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藥學服務信息技術套用知識等。
(一)藥事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檔案
重在強化和提升執業藥師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自律意識及服務意識,確保執業藥師具有依法執業的能力。培訓學習內容主要涉及:
1.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與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2.藥品生產與經營管理;
3.藥品使用與藥品分類管理;
4.藥物警戒與藥品不良反應管理;
5.中藥材、中藥飲片及中成藥管理;
6.藥品質量與醫療保障用藥管理;
7.抗菌藥物與特殊藥品管理;
8.藥品採購與藥品廣告管理;
9.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及化妝品管理;
10.執業藥師繼續教育與註冊有關管理。
(二)職業道德準則、職業素養和執業規範
重在培養執業藥師高尚的職業道德,並能夠更好地保護患者基本權利、尊重患者隱私;通過職業素養的提高,實現個人價值,進而提升職業形象,獲得社會認同感;指導執業藥師遵循有關規範開展具體的業務工作,規範執業行為,培養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理念,促進公眾健康;確保執業藥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溝通能力及規範的服務能力。培訓學習內容主要涉及:
1.醫學倫理學與藥學倫理學;
2.執業藥師職業道德準則與適用指導;
3.有關國家或地區藥師的道德標準與規範;
4.藥師的責任與價值;
5.藥師崗位勝任力與職業風險防範;
6.安全用藥文化與用藥錯誤防範策略;
7.藥學服務禮儀與情緒管理;
8.優良藥房服務規範;
9.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範;
10.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
11.藥師執業規範;
12.藥學服務能力評價標準等。
(三)藥物合理使用的技術規範
重在指導執業藥師掌握藥物合理使用有關的技術標準、套用原則,提升執業藥師合理用藥的能力。技術性規範分為:強制性技術規範與非強制性技術規範。主要培訓學習涉及藥品合理使用的技術性規範:
1.強制性技術規範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2)《麻醉藥品品種目錄》、《精神藥品品種目錄》、《醫療用毒性藥品品種目錄》、《戒毒藥品品種目錄》、《放射性藥品品種目錄》、《易製毒類化學藥品的分類和品種目錄》及《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等;
(3)藥品說明書。
2.非強制性技術規範
(1)《抗菌藥物臨床套用指導原則》、《麻醉藥品臨床使用指導原則》及《精神藥品臨床使用指導原則》等;
(2)《中國國家處方集》(含兒童版)、《國家基本藥物處方集》、《國家基本藥物臨床套用指南》及《國家抗微生物治療指南》等;
(3)《中成藥臨床套用指導原則》、《中藥注射劑臨床合理使用技術規範》及《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規範》等;
(4)常見病合理用藥系列指南與專家共識等。
常見病症
重在指導執業藥師掌握常見病症臨床基礎和治療藥物的選擇(一線、二線、三線),提升執業藥師合理用藥的能力。有循證醫學證據的“標準診療指南”對疾病的臨床特點、診斷標準、非藥物和藥物治療方法,以及相關的循證醫學證據等級等信息都有詳細介紹,可以給醫生和藥師提供科學可靠的診斷和治療標準,對培養醫藥工作者科學的臨床思維方式,減少處方用藥品種,促進合理用藥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尚未建立規範統一的標準診療指南體系。
1.西醫臨床診療指南
國內使用的西醫臨床診療指南,是一套由中華醫學會組織有關專科分會編制的,用於指導和規範臨床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鑒於這套治療指南中,有些按疾病分類,有些按系統分類;建議從中選擇以下常見病症和疾病的臨床基礎和治療藥物的選擇兩項內容來培訓學習:
(1)常見病症:發熱、疼痛、視疲勞、沙眼、急性結膜炎、鼻塞、過敏性鼻炎、咳嗽、上感與流感、口腔潰瘍、消化不良、腹瀉、便秘、痔瘡、腸道寄生蟲病、營養不良、陰道炎、痛經、下尿路症狀、尿失禁、痤瘡、蕁麻疹、濕疹、燙傷、凍傷(瘡)、手足真菌感染、昆蟲叮咬等。
(2)常見疾病:
①呼吸系統常見病:肺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
②心血管系統常見病: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血脂異常、心力衰竭、心房顫動、深靜脈血栓形成等;
③神經系統常見病:缺血性腦血管病、腦出血、癲癇、帕金森病、痴呆、焦慮障礙、抑鬱症、失眠症等;
④消化系統常見病: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膽石症和膽囊炎等;
⑤內分泌及代謝性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糖尿病、骨質疏鬆症、佝僂病、高尿酸血症與痛風等;
⑥泌尿系統常見病:尿路感染、良性前列腺增生等;
⑦血液系統疾病: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等;
⑧惡性腫瘤:治療原則與注意事項等;
⑨常見骨關節疾病:類風濕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
⑩病毒性疾病:病毒性肝炎、愛滋病、帶狀皰疹、單純性皰疹等;
⑾婦科疾病與計畫生育:圍絕經期綜合徵、計畫生育與避孕等;
⑿兒科常見病症:感冒、哮喘、腹瀉、過敏等;
⒀其他:老年醫學、安寧緩和醫療等。
2.中醫臨床診療指南
國內使用的中醫臨床診療指南,是一套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相關分會編制的,按照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專科來編寫的,用於指導和規範臨床中醫藥人員的診療行為。建議從中選擇以下常見病證的辨證論治、治療藥物的選擇等內容來培訓學習:
(1)內科病證:感冒、咳嗽、喘證、哮病、胸痹、心悸、不寐、胃痛、脅痛、泄瀉、便秘、中風、頭痛、眩暈、消渴、水腫、淋證、癃閉、陽痿、郁證、虛勞、痹證、中暑等;
(2)外科病證:瘡癤、乳癖、痤瘡、癮疹、痔瘡、跌打損傷等;
(3)婦科病證: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過多、絕經後諸症等;
(4)兒科病證:積滯、厭食等;
(5)五官科病證:鼻淵、口瘡、咽喉腫痛等。
藥物治療管理
1.藥物治療管理(MTM, 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是藥師提供藥學服務的重要手段,具體是指具有藥學專業技術水平的藥師對患者提供用藥教育、諮詢指導等一系列專業化服務,以幫助患者樹立對藥物治療的正確認識,提高用藥的依從性,發現並糾正藥物相互作用、不良反應、用藥差錯、藥物使用不足及藥物使用過度等藥物相關問題(drug related problems. DRPs),防範藥物不良事件,改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並減輕其醫療負擔。在美國醫療服務體系中MTM的套用非常廣泛,我國應該加快推進MTM建設,促進執業藥師藥學服務能力的提升,最佳化患者的藥物治療效果,提升患者滿意度。培訓學習內容主要涉及:
(1)藥物治療管理服務的產生背景、運作模式及實施效果;
(2)藥物治療管理服務項目計畫書的編寫;
(3)藥物治療管理服務核心要素:藥物治療回顧、個人用藥記錄、藥物治療計畫、干預或轉診、記錄和隨訪;
①藥物治療回顧:藥物治療回顧是指藥師通過會談收集患者的健康狀況的基本信息;識別患者因服用藥品引起的不良症狀;在考量藥品的適應症、禁忌症、潛在不良反應及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評估患者所使用藥品劑量的適當性;考察患者是否存在重複用藥和不必要用藥的現象;評估患者用藥的依從性、藥品費用的合理性。
②個體用藥記錄:個體用藥記錄是幫助患者對藥物治療進行自我管理的書面檔案,記錄的主要內容包括患者正在使用的處方藥、非處方藥、草藥和營養補充劑等,內容必須便於患者閱讀和理解;記錄的目的是確保醫師、藥師等能準確掌握患者的服藥狀況,即使患者頻繁變更醫療場所後,也能獲得持續的醫療服務。
③藥物治療計畫 :在藥物治療回顧和個體用藥記錄建立之後,藥師將和患者共同制定一個藥物治療計畫,詳細記錄在藥物治療審核中發現的用藥問題,並闡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即告訴患者在用藥過程中需要做什麼,怎么做,何時做等關鍵事項,以鼓勵患者積極進行自我管理,加強用藥的依從性。
④干預或轉診:藥師為患者提供藥物相關諮詢及干預服務,如有必要藥師將患者轉診給醫生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
⑤記錄和隨訪:良好的檔案系統能確保患者的記錄得到妥善保存,有利於促進藥師與醫師開展交流與協作,保證患者治療的連續性,幫助藥師防範職業風險,有助於評價患者在藥物治療自我管理方面的成效,證明藥師的工作價值。個體藥療記錄、患者基本信息、患者醫療費用信息、藥師姓名或藥房名稱、MTM的具體內容及持續時間等檔案應提供給醫師等其他醫務人員和醫療費用的支付方。當患者住院、出院或進入長期護理院時,藥師需及時移交患者資料。若患者的醫療場所保持不變,藥師則應根據患者需要安排隨訪。
(4)如何針對慢病患者開展藥物治療管理實踐。
2.公眾健康管理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指個體在身體、精神及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而且能夠達到較長的健康壽命。健康管理是以預防和控制疾病發生與發展,降低醫療費用,提高生命質量為目的,通過健康管理,能使公眾從社會、心理、環境、營養及運動等多個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維護和保障服務。健康管理對象包括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及疾病人群。培訓學習內容主要涉及:
(1)建立服務對象個人專屬健康檔案,基於其健康狀況,有針對性提出個體化用藥指導;
(2)針對服務對象的長期用藥、階段性用藥、預防性用藥、養生保健服務需求,分別給予科學指導;
(3)幫助服務對象改變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風險因素;
(4)針對服務對象開展科學就醫、合理用藥教育。
知識與進展
重在醫學、營養學、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知識的傳授,促進執業藥師必備專業知識的擴展,構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培訓學習內容主要涉及:
1.醫學:病理生理學、解剖生理學、診斷學基礎、臨床醫學概論、內科學、兒科學、衛生學、急診學、流行病學、循證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等;
2.中醫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醫食療學等;
3.營養學:營養學基礎、臨床營養學等;
4.心理學:生理心理學、醫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
5.管理學:管理學概論、健康管理學、醫藥信息管理學等;
6.經濟學:藥物經濟學、衛生經濟學等。
技術和方法
重在與執業藥師職責相關方面的內容學習,促進執業藥師不斷進行知識更新,滿足崗位需求。培訓學習內容主要涉及:
1.藥物治療學新進展;
2.藥物基因組學方面;
3.藥學服務方面;
4.藥品質量管理方面;
5.藥物製劑方面;
6.藥品標準方面。
套用知識
在網際網路+的背景下,信息技術的運用拉近了執業藥師與患者之間的距離,使得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服務有了極好的發展空間和渠道。重在培訓學習與藥學服務有關的信息技術知識與運用,培訓學習內容主要涉及:
1.有關藥學服務信息系統:處方審核系統、處方點評系統、藥品電子監管系統、合理用藥信息服務系統及用藥依從性管理系統的套用等;
2.構建多元新媒體平台宣傳藥學服務:微視頻、QQ、微信、微博、客戶端等媒體的建立與套用。
3.組織實施
中國藥師協會負責實施面向全國的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示範性網路培訓,省級(執業)藥師協會可以組織本轄區執業藥師參加示範性網路培訓課程的學習。省級(執業)藥師協會負責組織實施面向本轄區的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活動,可以採取面授、網授、函授等多種形式進行;針對不同領域、不同類別的執業藥師,應分類指導、按需施教。
中國藥師協會負責匯總參加全國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示範性網路培訓的學分信息,省級(執業)藥師協會負責確認參加本轄區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的學分信息,依據有關標準,分別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執業藥師註冊管理信息系統相銜接。
4.考核與評估
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加強執業藥師繼續教育的考核與評估工作,確保繼續教育的學習效果。包括對執業藥師個人學習情況的考核和對施教機構的評估。
針對個人學習情況的考核可採取試卷方式進行,考核合格,由施教機構頒發學分證明;省級(執業)藥師協會每年應對本轄區開展繼續教育工作的施教機構進行報表評估,同時每年抽取一定數量的面授繼續教育教育活動實行現場評估。評估內容包括:
1.授課內容與需求的符合情況;
2.講師的講授效果和講義質量;
3.理論知識課程與實踐性課程的比例;
4.授課時數、學分是否符合要求;
5.組織實施與收費情況;
6.教學效果評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