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藍巾帕製作技藝

簡介

藍巾帕主要分布在贛南地區的全南、龍南、定南(贛州人稱它們為“三南”),其中,以全南縣的藍巾帕式樣最為美觀,花紋最為精緻。

初期的藍巾帕只由披肩、絲帶二部分組成,後因南方晝夜溫差大、潮濕天氣長,客家婦女便在製作絲帶的工藝基礎上,發明了護額的製作手藝,這就形成了今天由披肩、護額、絲帶三部分組成的藍巾帕(護額的增加使簡單樸素的藍巾帕式樣更有層次、線條更為豐富精緻並更有保暖性)。披肩中間最寬部分(紅褐、黑、白相間)稱作帕心(又稱象眼布、藍巾),帕心部分會根據喜好織上祈福紋樣、生活用具紋樣、動植物紋樣、文字紋樣的圖案,兩邊對稱的更窄部分(以白色為主,點綴紅色)稱為幫帕(又稱舌子),幫帕部分統一織成流水線狀;護額俗稱扎頭子、大扎頭;絲帶俗稱為帶子、小扎頭。

歷史淵源

據《全南縣誌》記載,清末民初,縣北成年婦女頭束黑布,稱“裹烏帕”,縣南成年婦女頭束黑白相間的柳條帕,稱“藍巾帕”或“冬頭帕”。八十年代後期,青年女子告別舊式頭飾,但農村年老婦女仍有頭裹“藍巾帕”、“裹烏帕”和腰系“檔身帕”之習。

從客觀上理解,屬客家婦女服飾的藍巾帕是北方頭巾文化的延續,同時也是閩粵文化與贛本土文化的結合。客家人從相對開闊乾燥的北方平原遷移至多雨潮濕的南方丘陵,為了禦寒防濕,頭巾更加成了客家婦女服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藍巾帕的形式上吸收了長江流域“悟子”的形式和土畲服飾的裝飾特點,同時還源於客家先民對閩粵贛地區丘陵氣候和地貌的深刻理解,紅褐、黑、白相間條紋的披肩有如客家深厚的地層,又如客家層層的梯田;額前部的大塊黑色面料配上艷麗的兩根絲帶有如厚重大地上的兩條河流。據一位客家老人解釋是“一條是以前的河,一條是現在的河”。“以前的河”可能是指北方的黃河,是過去養育著他們祖先的河,“現在的河”可能是指閩粵贛地區的河流,是現在養育著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的河。還有戴好的頭帕如同起伏的丘陵等,這些都體現了客家人對傳統“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與運用。

基本內容

1、披肩製作工序:將棉花先紡成棉線,再根據需要染成黑色、紅褐色,需要的白線則不需染色(現在直接從市場上買來棉線,不再手工紡線)。將準備好的棉線用織布機分別織出有不同紋樣的棉布,用於做帕心、幫帕和舌子。最後,將做藍巾帕帕心的布剪成長45厘米,寬25厘米大小,將做幫帕的布剪成長45厘米,寬10厘米大小,將剪好的帕心和幫帕縫製起來,用折成雙層的黑布縫製成長度約55厘米寬度約5厘米的黑布頭做頭子(用於固定絲帶),這樣披肩就做好了。做好的披肩呈寬度為45厘米長50厘米的長方形。一般帕心部分會根據喜好織上祈福紋樣、生活用具紋樣、動植物紋樣、文字紋樣的圖案;幫帕部分統一織成流水線狀。

2、護額製作工序:用帶、帶筒、棕組成的編織工具,將以粉紅色為主的彩色絲線,編織成有祈福紋樣、生活用具紋樣、動植物紋樣、文字紋樣約5厘米寬的漂亮帶子,然後,再將帶子縫製到寬度相當的以黑布為面,艷麗棉布為底的襯布上,這樣護額既保暖又漂亮。

3、絲帶製作工序:將以粉紅色為主的彩色絲線,用帶佩、帶筒、棕組成的編織工具編織成約1.5厘米寬、150厘米長,同樣有多種紋樣的絲帶。

3、藍巾帕的組成部分:初期的藍巾帕只由披肩、絲帶二部分組成,後因南方晝夜溫差大、潮濕天氣長,客家婦女便在製作絲帶的工藝基礎上,發明了護額的製作手藝,這就形成了今天由披肩、護額、絲帶三部分組成的“藍巾帕”。護額的增加使簡單樸素的藍巾帕式樣更有層次、線條更為豐富精緻並更有保暖性。披肩中間最寬部分(紅褐、黑、白相間)稱作“帕心”,又稱“象眼布”、“藍巾”,“帕心”部分會根據喜好織上祈福紋樣、生活用具紋樣、動植物紋樣、文字紋樣的圖案,兩邊對稱的更窄部分(以白色為主,點綴紅色)稱為“幫帕”,又稱“舌子”,“幫帕”部分統一織成流水線狀,護額俗稱“扎頭子”、“大扎頭”,絲帶俗稱為“帶子”、“小扎頭”。

4、藍巾帕的佩帶方法:首先,將絲帶固定在披肩上(有的會事先把絲帶固定在披肩上),然後將披肩將頭包好,左右兩邊向內折,將絲帶繞頭兩周把披肩扎定好,最後,將護額系好。

基本特徵

全南藍巾帕屬純手工製作,屬群體性傳承,目前,全南中年以上的客家婦女大都熟悉或者了解其製作流程。藍巾帕製作工藝繁複,不僅需要有相當的女紅基礎,更加需要製作者三分的聰慧與七分的耐心。從棉花製成藍巾帕製作共有十二個步驟,分別為彈棉花、搓棉卷、紡棉紗、圈棉紗、染棉紗、漿線、卷棉紗、耕線、上機、撿花、織布和縫製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