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6萬平方公里
人口:160.2萬人
行政區劃:轄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突泉縣2市3旗1縣,共有20個蘇木、19個鄉、38個鎮、10個街道辦事處、1個管理區:有10個縣級國營農牧場、2個國營林業局。
概況
興安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因地處大興安嶺山脈中段而得名。興安盟東北與黑龍江省相連,東南與吉林省毗鄰,南部、西部、北部分別與內蒙古的哲里木盟、錫林郭勒盟和呼倫貝爾盟相連。西北部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26公里,興安盟在國內處於東北經濟區,在國際上處於東北經濟圈,地理位置優越。興安盟南北長380公里,東西寬320公里,總面積近6萬平方公里。全盟總人口近160萬,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由蒙、漢、朝鮮、回等20多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興安盟地廣人稀,密度平均為每平方公里26人。興安盟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盟無霜期為95天-145天,大部地區在110天-130天,年降水量平均400毫米-500毫米,適合一季作物生長。
歷史
由於歷史原因,興安盟區劃幾經變更。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興安盟建制。興安盟現轄三旗一縣二市。即: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突泉縣、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烏蘭浩特是興安盟盟委、盟行署所在地,也是科爾沁右翼前旗、烏蘭浩特市黨委和政府的所在地,是全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興安盟境內陸續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遺物,證明大約在距今三千年至一萬年間,興安盟就有人類活動。春秋戰國時期到秦代,這裡是東胡人的遊牧之地。漢、魏、晉時期為鮮卑屬地。南北朝時期為室韋地。唐代時期,本地區分別隸屬於室韋、松漠、饒樂三個都督府。遼代為上京道泰州轄地。金代為臨潢府泰州轄地。金朝在大定年間開始修築規模宏大的金長城,總長近5000公里,在興安盟境內通過的共有4條。值得一提的是,震驚中外的“中村事件”就發生在興安盟科右前旗的察爾森鎮。此事件後來被日本侵略者作為一個藉口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後,日寇的鐵蹄踐踏著我國東北的大好河山。1932年6月,興安盟在“偽滿洲國”統治下設立興安省,省府駐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後,王爺廟的日偽分子處於極度混亂狀態。8月11日,偽“興安陸軍軍官學校”400多名青年軍官學生起義,投向人民的懷抱。後來,他們在中國共產黨關懷領導下,成為內蒙古人民革命鬥爭的一支武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