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農民是否應該實行“耕者有其田”?
書中講到,若實行土地平均分配,則每個人只能占一小塊土地,隨著下一代的需要,原有的土地便被再分配,這導致每個人所占有的生產資料隨之減少,正所謂“富不過三代”。而這些不斷被分割的土地還牽制著農村所有精壯勞動力,使他們世世代代深陷泥土之中,這不利於技術改良和實現農業機械化。但是另一方面,若讓少部分人得到大量土地,這部分人便是不必勞動便可以得到享受,而這必“會讓其他一部分人的享受打壓下去”,沒有土地的人或淪為“佃農”,或“充軍”,或“下南洋”,這部分的人對社會的生產基本沒有多少貢獻。說到底,是公平和效率的問題。當時讓農民擁有土地的呼聲非常高,但費孝通卻敏銳地發現“耕者有其田”並不能解決農民的貧窮,但他並沒有停滯在這個發現上面,而是積極地尋求解決的辦法。
費孝通發現,在一些農村,土地所有權雖然分開,但經營權卻可以集合。因為一些農業活動必須靠全村人的合夥才能完成。雖然這只是一個特例,但如果能夠實現土地集中經營,交給一部分人去打理,則其餘的人便可以從土地中解放出來,進入城鎮參加工業生產,就是從一種生產力轉化成另一種生產力,不失為人力資源合理分配的好辦法。在節省農村人力方面,費孝通提倡“以資本代替勞力”,通過增加資本,比如農業機械,農業化肥來提高生產力。這個觀點在1946年就被提出,在那個時代具有很強的前瞻性。
書中敢於質疑的精神同樣是可圈可點。由於戰爭對人力的損耗,國家提出鼓勵生育政策,但費孝通卻認為它不但不能解決燃眉之急,而且會使一部分勞動力牽制在育兒的繁瑣事務中,只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他還提出,70年後,大量的人口將會給土地帶來沉重的負擔。如果他的聲音能夠被當權者聽到,50年後的今天不會有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拖著中國磕磕絆絆地發展。
此外,費孝通的研究態度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他在參考Buck教授的巨著中列舉中國農作物產額時,發現了一個不合常理的數字,原來這是Buck研究的失誤,這個細心的發現最終避免了費孝通的研究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永遠抱著懷疑的精神,不受常理影響地思考,是費孝通不斷取得成功的原因。
目錄
《農村土地權的外流》、《土地繼承和農場的粉碎》、《農田的經營和所有》、《抗戰和農村勞力》、《農民的離地》、《我們要的是人口還是勞力》、《生活到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