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五通。全村有32戶通自來水,有3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2戶通電,有1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46.8%和46.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戶(分別占總數的46.8%和34.3%)。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4,0,28,0之一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三合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水田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1公里,距離中學3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8人,其中小學生26人,中學生12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4.5畝(其中:田0畝,地164.5畝),人均耕地1.32畝,主要種植玉米,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畝,人均經濟林地0.06畝,主要種植梨子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23畝,其他面積56.5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56.9%;畜牧業收入5.6萬元,占總收入的2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4頭,肉牛1頭);林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4%;第二、三產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2.1%;工資性收入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6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9人(占勞動力的22.3%),在省內務工1人,到省外務工1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種植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6.9%。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和生豬養殖。
人口衛生
現有農戶32戶,共鄉村人口125人,其中男性61人,女性64人。其中農業人口125人,勞動力85人。該村有漢族125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89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71.2%;享受低保8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鄉衛生院3公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7.3畝,無土地流轉。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5人,黨員中男黨員4 人,女黨員1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是人蓄飲水困難,大部分農戶靠背水吃,二是無穩定的經濟成長點,增收困難,三是農田水利設施落後,靠天吃飯,增產不穩定。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鞏固壯大烤菸產業大力發展母豬養殖;加強勞動技能培訓,足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161元增加到1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