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她是在汽車裡通過收音機獲悉即將在平民中挑選一名航天員的訊息的。“今天,”里根總統說,“我命令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始在全國所有中國小中挑選一名美國最優秀的教師,作為我們空間計畫史上第一個公民乘客。”從此,女教師滿懷信心和喜悅,經過數月的嚴格測試和篩選,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從一萬一千名申請者中殺出,成為美國第一位平民航天員,一名太空教師。在廣播裡報導了這一選拔結果的第二天,克里斯塔·麥考利夫居住的康科德市的市民在市府廣場舉行了熱烈的慶典儀式和遊行活動。當克里斯塔在丈夫和孩子的陪伴下來到廣場時,人們湧向她,同她握手、擁抱、要求籤名留念。市長還出其不意地把一根指揮棒塞在她手裡,讓她指揮樂隊演奏“永遠不落的星條旗”。人們和著節拍鼓掌。後來,康科德市將8月6日宣布為克里斯塔·麥考利夫日。
1985年7月,麥考利夫被指定參加“挑戰者”號第10次飛行。一名歷史教員,將親自創造歷史,譜寫光輝的歷史篇章,實在令人神往。
格里高利·賈維斯先生是一位專門從事衛星設計的空軍工程師。他出生於密執安州底特律市,曾在波士頓市東北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作為休斯飛機公司的一名代表,他於1985年10月被指定為參加這次飛行的成員之一。在這次飛行中,他要完成一系列的有助於衛星重新設計的流體動力學實驗。
“挑戰者”號乘務組的每個成員各自肩負著自己偉大而神聖的職責。他們個個是人傑,是令人羨慕的優秀代表。
1986年1月28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1時38分,“挑戰者”號太空梭肅穆地矗立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當時天氣極冷,氣溫在零下5℃。發射台上積了冰,固定服務設施的框架上掛著1ft長的冰柱。嚴寒對於太空梭的發射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數以萬計的觀眾不懼嚴寒,懷著激動的心情坐在發射場的看台上焦急地等待著那個令人振奮的壯觀時刻。
此時此刻,還有更多的人興奮不已地守坐在電視機旁。
倒計時已經開始。“十、九、八、七、六……主發動機啟動!”“四、三、二、一,點火!”
“挑戰者”號載著它的七位乘員和其它載荷,帶著人們的衷心囑託,也帶著未被覺察然而卻必存無疑的隱患,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徐徐升空了!此時廣播裡傳來的內斯比特解說的聲音,已被看台上的歡呼聲淹沒。這是整個飛行的最危險時刻,甘迺迪和休斯敦航天中心的控制人員嚴密地監聽著發動機的巨吼聲。升空後16秒,“挑戰者”號轉身翻了一個個兒,背向下,底兒朝上。35秒,主發動機減速到全速的65%,以免軌道飛機器穿過高空湍流區時外殼過熱而支離破碎。解說員內斯比特宣布起飛正常:“三台發動機操作正常。燃料箱和輔助動力設備狀況良好。速度每秒2257ft,高度4.3n mile。52秒,地面控制台通知指令長斯科比將發動機恢復全速。這時太空梭正接近音障,遇上極大的空氣壓力。主發動機加速到通常速度的104%,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已燃燒了將近100萬lb固體燃料。電子計算機螢光屏上顯示的各項數據都正常。待到指令長斯科比向地面報告主發動機已經加速時,飛行時間已過70秒。
3秒鐘之後,天空突然出現一團橘紅色火球,隨即分成許多小叉,拖著火焰和白煙四下飛散,兩枚固體燃料火箭助推器完整地脫離火球,拖著白色煙柱,因失去控制而成“V”形繼續向前飛去(圖5—4)。此時,在飛行控制中心的電視螢光屏上,由“挑戰者”號發來的數據突然中斷,與座艙的無線電聯絡和整個遙測系統信號戛然而止。為防止兩枚固體燃料助推火箭掉入人口稠密區,卡納維拉爾角發射中心的一位操作人員啟動了其自爆裝置將其引爆。40秒鐘後,內斯比特沉重地宣布:“經飛行主任證實,太空梭爆炸了”。
不管人們如何不願相信他們的親耳所聞和親眼所見,也不管人們如何不肯接受這瞬間所發生的一切,無情的事實是,價值12億美元的太空梭已毀於一旦,機上7名航天員無一倖免,全部罹難。固體火箭助推器衝出火焰,交叉成一個“V”字型爆炸後的飛機殘骸和碎片掉落在離發射場30km的北緯28.64°、西經80.20°的地區。這是載人航天25年來所發生的最慘重的一次災難。
人物事件
全美國在電視機前觀看發射情景的千百萬觀眾都看到了這次爆炸時的驚人景象。
康科德中學的數百名學生當時正聚集在學校自助食堂里,從電視上觀看載有他們所欽佩的麥考利夫老師的“挑戰者”號的發射。當初他們興高采烈。飛機發射時他們興奮地大聲歡呼。在獲悉飛機爆炸後他們全都失聲痛哭。一位老師迅速地關上了電視機。學生們很快被領回教室。家長們都接到了校方電話,悲痛的孩子們被一個個帶回家中。
在“挑戰者”號太空梭發射的這一天,正好有一架東方航空公司的航班從波士頓起飛,途經卡納維拉爾角以東60km的洋面飛往邁阿密。當天,由於“挑戰者”號發射時間的臨時更改,飛機起飛的時間也一次次地被推遲。對此,所有135位機上乘客均無怨言。事實上,大家都非常關注太空梭的這次飛行,每個人的心都與探索宇宙的勇士們息息相通。
飛機終於起飛了。途中,駕駛員通過無線電向地面氣象員關切地詢問太空梭發射的有關訊息。
“太空梭起飛了沒有?”
一陣沉默後氣象員答道:“起飛了,……可是……離開地面一分鐘就爆炸了。”
無線電里寂靜無聲。
“你是說,‘挑戰者’號失事了?!”駕駛員反問道。“是的,我想是這樣。”
駕駛員木木地坐在機艙內,眼睛直楞楞地盯住前方無邊無垠的蒼穹,誰也不開口,腦海里翻著僥倖的希望。“不,這不可能!”
在心底悲痛抗爭的同時,飛行員們通過舷窗看到了碧空萬里的佛羅里達海域上空游離著的一條巨大的、漂浮不定的白色雲帶。這是太空梭爆炸後產生的蒸汽。
機組人員不得不把這一噩耗沉痛地告知旅客,並請出乘客中唯一的一名牧師帶領大家做禱告。牧師首先用他那渾厚的嗓音朗讀聖經中的第23詩篇,最後為遇難的航天員及其家屬們祈禱。每位旅客都低垂著頭,每顆心都緊揪著。當飛機在邁阿密機場降落後,機長和神父站在艙門旁默默地目送乘客魚貫而下。雖然他們年齡不同,性別各異,但個個神情肅穆,步履沉重,不少人邊走邊擦眼淚。
在太空梭突然爆炸時,美國眾議院正準備開會。這一突發事件使整個國會目瞪口呆和大為震驚。眾議院牧師詹姆斯·戴維·福特走到講台前說:“在這一特別的時刻,讓我們為太空梭上的機組人員默哀。”眾議院在進行了片刻的沉默祈禱之後,宣布休會兩小時。在整個國會山,工作人員、參議員和眾議員聚集在電視機旁默默地觀看這場悲劇的發展。
在發生爆炸時里根總統正同他的高級助手們一起開會。副總統布希和國家安全顧問波因德克斯特帶來了這個意外的訊息。於是開會的人們立刻走到離他們最近的一架電視機前觀看了這次事件的錄象。白宮發言人斯皮克斯晚些時候說:“從總統的臉上可以看出憂慮、焦急不安和悲痛的表情”,“總統觀看電視錄象時幾乎是驚得說不出一句話。”數小時后里根總統向全國發表了一個講話並且宣布:“我原計畫今晚向你們發表一個國情咨文報告。但今天早些時候發生的事件使我改變了原來的計畫。今天是哀悼和紀念之日。”接著他說:“南希和我對‘挑戰者’號發生的慘案深感悲痛。我們知道,我國全體人民也和我們一樣深感悲痛。……這的確是國家的損失。……我一直總是十分信任和尊重我們的太空計畫,今天所發生的事情決不會降低它的聲譽。我們還要繼續對太空進行探索。今後還要進行更多的航天飛行,要有更多的航天飛行員,是的,太空里要有更多的志願者,更多的平民,更多的教師。”
“挑戰者”號空難所引起的悲痛是全國性的。其程度絕不亞於甘迺迪總統遇刺。“挑戰者”號爆炸事件所引起的震驚是世界性的。全世界各國的新聞系統都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報導。就連一向非常矜持的塔斯社,也迅速地報導了這一訊息,儘管這條來自紐約的報導僅有一句話:“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今天剛剛起飛就爆炸了。”前蘇聯新聞機構過去一直批評美國的太空梭計畫,指責這個計畫是用於軍事的目的。
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李先念主席致電里根總統,對美航天員遇難表示哀悼。電報說:“驚悉貴國太空梭‘挑戰者’號的七位航天員不幸遇難。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向貴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最深切的同情和哀悼,並對遇難者的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原因調查
“挑戰者”號空難事件在美國上下,乃至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強烈的反響和巨大震動。美國政府對該事件十分重視。1986年2月3日,里根總統簽發了一項行政命令,決定就“挑戰者”號爆炸的原因立即成立一個調查委員會。命令指出,委員會成員將從政府、科技界和管理部門有名望的領導人中抽調。委員會的主席和副主席將由總統指定。委員會的任務是:
(1)深入調查於1986年1月28日所發生的“挑戰者”號太空梭的爆炸事故。
(2)完成下列兩項工作:
1)審查圍繞事故所發生的一切情況,以確定事故的可能原因或直接原因;
2)根據調查結果以及所作出的決定,提出今後的改進措施或其他行動方案。
(3)該委員會應在本命令發布之日起120天內向總統和航空航天局局長呈交一份最終報告。
與此同時,里根總統根據上述命令任命前國務卿威廉——羅傑斯為調查委員會主席,任命第一個登上月球的航天員尼爾·阿姆斯特朗為副主席。整個委員會共由13人組成。這些成員均是從政府各部門、各軍兵種及各行政管理部門精選抽調來的經驗最豐富而又與這次飛行無瓜葛的優秀分子。
調查委員會一經任命和成立,便立即開始進行調查,並在白宮的全力支持下召開了一系列的與導致事故有關的事實公開聽證會。會上航空航天局的官員對有關太空梭計畫的來龍去脈以及航天局對“挑戰者”號爆炸事故的調查現狀作了簡要介紹。後來,又根據委員會的建議,航空航天局公布了大量的信息。這樣做證明對事故的所有方面都在進行調查,全部情況都將會全面詳盡、實事求是地公諸於眾。這有助於使公眾消除疑慮。對於這樣一個舉世注目、全國上下關切的重大事件,特別是像在美國這樣一個開放型的國度里,調查工作只能採取這種公開和充分揭露所有事實真象的辦法。
當然,根據國家利益的需要,聽證會有時也須採取秘密方式進行。在2月10日的一次秘密聽證會上,調查委員會獲悉太空梭的固體火箭發動機過去在連線件與密封件方面曾經發現過問題。此外,委員會第一次了解到這樣一個情況:由於考慮低溫對連線件和密封件的影響,作為承包商的莫頓聚硫橡膠公司曾於1月27日,即發射的前一天提出過不同意發射的建議。為了進一步搞清這個令人不安的重要情況,委員會又分別於2月13日和14日安排了兩次秘密聽證會。在2月13日的會議上認真觀看和審查了與“挑戰者”號失事有關的電影、電視和遙測等資料。這次會議首次為調查委員會提供了有關固體火箭發動機連線件和密封件發生故障造成失事的證據。
為了準確地弄清事故根源,委員會分成四個小組分別深入地進行調查。他們的任務分工如下:
(1)研製與生產調查小組,負責調查太空梭零部件的獲得、試驗和評價過程。
(2)發射前活動調查小組,負責對太空梭系統處理、發射準備工作過程,以及發射前保全工作進行評價。
(3)任務設計和實施調查小組,負責調查任務設計與實施、發射進度壓力及機組人員安全性等方面的問題。
(4)事故分析調查小組,負責分析與失事有關的數據,找出各種異常現象的相互關係和失事詳情。
各調查小組成立後,調查委員會的大量調查工作就由各調查小組根據聽證會所提供的全部材料分別同時展開。
例如,以唐納德·庫泰納少將為首的事故分析調查小組多次前往甘迺迪和馬歇爾航天中心進行調查,並深入聚硫橡膠公司在猶他州的設施,審查所拍攝的照片、遙測數據,以及救護隊打撈上來的飛機殘骸,還監督航天局和聚硫橡膠公司進行的試驗。
以約瑟夫·薩特為首的研製與生產調查小組,從詹森航天中心開始以太空梭零部件製造公司的生產與試驗活動為重點進行調查。
……
在各小組分頭深入調查的同時,委員會一個抓總的班子也開始其調查工作。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單獨會見,訪問了各有關人員。目的在於使調查委員會在撰寫調查報告時能以有關的各個領域的實際背景為根據來說明問題。這些領域包括發射前夕航天局與聚硫橡膠公司官員之間的電話記錄;接頭設計與O型密封圈問題的歷史;航天局在安全、可靠性和質量保證中應起的作用及存在問題;“挑戰者”號固體火箭助推器的裝配情況等。此外,還對航天局組織機構的效率,特別是太空梭計畫組織機構的工作效率以及發射“挑戰者”號的外界壓力等方面進行了調查。
總計,委員會訪問調查的個人達160餘人,先後召開正式聽證會35次,會議記錄12000頁,獲取的證詞達2800頁,審閱的檔案6300份(總共為122000頁和幾百幅照片)。
歷時四個月,耗資近100萬美元。調查委員會於1986年6月9日向里根總統送交了一份完整、詳細的調查報告。報告以大量的人證和物證,對太空梭失事的直接原因和歷史原因作了全面分析,同時揭露了航空航天局在管理上的一些弊病,最後提出了針對性很強的改進措施。
還應該提到的是,航空航天局的工作人員在這次調查中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航空航天局從各部門抽調1300多名雇員配合這項工作。政府各部門和航空航天局各承包公司也大力支持,分別派出1600餘人和3100餘人參與調查工作。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在“挑戰者”號太空梭殘骸打撈和分析工作中,軍事部門、海上巡邏隊以及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調查結果
“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深遠的。該事件暴露出美國航天計畫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是相當嚴重的、多方面的。從調查委員會調查的結果看,造成這次空難的直接技術原因是太空梭右側固體火箭發動機尾部裝配接頭壓力密封失效造成的。這種失效是由於設計有誤,對一系列因素反應不正常造成的。這些因素包括溫度、零件尺寸、材料特性、可重複使用性、加工處理及接頭對動載荷的反應等影響。
太空梭固體火箭助推器裝配接頭問題起始於設計上的差錯,而且在前幾次的發射中已多次暴露。但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和承包公司管理部門每次都是臨時地解決一下,並未給予應有重視和徹底解決,使太空梭帶著這種嚴重的隱患飛了一次又一次,又一次又一次僥倖地逃脫了逐步升級的風險。
航天局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還表現在整個航天計畫中負責安全、可靠性和質量保障方面的人員極缺,而且幾乎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在事故調查的整個過程中,幾乎聽不到他們的聲音。這種情景使調查委員會感到非常吃驚。
航空航天局決策過程中存在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其表現是作出1月28日發射的決策人,對於固體火箭發動機接頭存在的歷史問題、承包公司(特別是工程技術人員)反對在當天極低溫條件下發射的建議,竟一無所知。當然,導致太空梭失事的原因也有來自社會方面的。比如,對太空梭軍、民用的需求太多,航空航天局壓力過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