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祿卿孔叔詹墓志銘

公之挺生,寔大其後。 蘇門之陽,淇園之藪。 未始:未必,不一定。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光祿卿孔叔詹墓志銘
【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文彥博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

闕里之胄,聯華踵秀。
輝耀史冊,如日之晝。
公之挺生,寔大其後。
位則正卿,年則上壽。
放志林泉,遺榮印授。
未始不進,既樂且久。
蘇門之陽,淇園之藪。
其泉維深,厥土維厚。
公葬於斯,無窮不朽。

題 解

這首詩由衷地讚揚了墓主人家族和身世的不凡及其驕人的業績,詩中飽含著作者對墓主人的深深的敬意和悼念,對墓主人的歸葬地大加讚揚,並深表羨慕和欣慰。從充滿感情的文辭中可以看出作者與墓主人交情匪淺。

注 釋

題註:此為北宋文彥博為好友孔叔詹撰寫的墓志銘。孔叔詹在光祿卿任上辭官後去世。題目為網頁主持人所加。
闕里之胄:孔子的後人。闕里,孔子故里,在今山東曲阜城內闕里街,因有兩石闕,故名。孔子曾在此講學,後建有孔廟,幾占全城之半。胄,帝王或貴族的子孫。
聯華踵秀:謂繼承前人的功業、美德。聯華,花開並蒂。踵,zhǒng,相繼。秀,才德功業。
如日之晝:像太陽那樣明亮。
公:敬稱墓主人孔叔詹。
挺生:挺拔生長,亦謂傑出。
寔:同“實”。
大其後:大大感召影響你的後人。
正卿:上卿。春秋時諸侯國的最高執政大臣,權力僅次於國君。
上壽:贊墓主人孔叔詹壽至83歲。古時對“上壽”說法不一。《左傳.昭公三年》“三老”唐孔穎達疏:“上壽百年以上,中壽九十以上,下壽八十以上。”唐沈千運《感懷弟妹》詩:“中壽稀滿百,近世多夭傷。”《莊子.盜跖》:“中壽八十。”漢王充《論衡.正說》:“上壽九十,中壽八十,下壽七十。”《淮南子.原道訓》:“凡人中壽七十歲。”《呂氏春秋.安死》:“中壽不過六十。”晉葛洪《抱朴子.至理》:“張蒼偶得小術,吮婦人乳汁,得一百八十歲。此蓋道之薄者,而蒼為之,猶得中壽之三倍。”
放志林泉:指孔叔詹在光祿卿任上致仕(辭官)直至去世。放志,放縱心志。林泉,山林與泉石。
遺榮:謂拋棄榮華富貴,超脫塵世。指墓主致仕(辭官,即今所謂辭職)。
印授:即“印綬”。印信和系印信的絲帶。古人印信上系有絲帶,佩帶在身。借指官爵。
未始:未必,不一定。
不進:不求上進。
蘇門之陽:蘇門山的南面。蘇門,山名。在河南省輝縣西北。又名蘇嶺﹑百門山。陽,山南水北為陽。
淇園之藪:竹子聚生的地方。淇園,周朝時衛國之竹園,竹子之盛,名滿天下。此以其代竹。藪,sǒu,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其泉維深厥土維厚:“蘇門之陽”這個地方泉水深,土地肥沃。厥,其。維,語助詞。

作者簡介

文彥博(1006-1097),字寬夫,汾州介休人。天聖五年進士。累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潞國公。熙寧中為王安石所惡,力引去,拜司空,河東節度使,尋以太師致仕,居洛陽。元祐初命平章軍國重事,居五年復致仕。紹聖四年卒,年九十二,謚忠烈。彥博逮事四朝,任將相五十年,名聞四夷。平居接物謙下,尊德樂善,如恐不及。在洛嘗與富弼、司馬光等十三人為洛陽耆英會,為一時盛事。有潞公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