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光明街道,漢朝以前,市境屬疏勒國。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正式歸入漢朝版圖。魏晉時,阿圖什轄於西域長史府,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阿圖什屬西突厥。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隸屬於安西都護府之疏勒都督府。唐開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鶻等部建立喀拉汗王朝,阿圖什是其領地。蒙古汗國時,阿圖什屬察合台汗領地。元明之際,阿圖什屬東察合台汗國。明代葉爾羌汗國建立,阿圖什是其領域之一。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朝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後,阿圖什受喀什噶爾辦事大臣管轄,阿圖什莊設阿奇木伯克,管理地方事務。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阿圖什轄於新疆省。
1954年7月14日,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成立,阿圖什縣劃歸其管轄,並被定為自治州首府;1986年6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阿圖什縣,成立阿圖什市,成立阿圖什市光明街道辦事處。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光明街道下轄8個社區,分別是:團結路社區、吉米提拉路社區、文化路社區、建設路社區、人民路社區、帕米爾東路社區、光明路社區、友誼路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光明街道位於東經76°10' 55.28"北緯39°42' 29.23",阿圖什市光明街道辦事處轄區以松它克路為界,東至州苗圃、南與松他克鄉松他克村相連,北至314國道,轄區總面積約4.6平方公里。光明街道辦事處電話區號0908,郵政編碼845350.南距離阿圖什市人民政府1.7公里,南距克州人民政府1.9公里。
地形地貌
光明街道境內全部為山前平原,地勢略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米,最高點北上坡,最低點環城路南段。
氣候條件
阿圖什市四周高山環抱,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且多浮塵;夏季炎熱,蒸發強盛;秋季天高氣爽,降溫迅速;冬季寒冷多晴日,風微雪少。年平均氣溫10.4℃,年均降水量190毫米,為全國平均630毫米的1/4強,是全國降水量最少的地區。春秋季多風沙、浮塵較多,氣候乾旱、少雨,日照、無霜期長,適合於穀物、棉花、水果種植。
人口民族
截止2012年12月底,轄區共有居民13056戶、37945人,其中:常住人口11342戶35896人,流動人口725戶1974人。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2年末社區文化活動中心4個,文化活動圖書室7個,各類圖書3萬餘冊,音樂、書法、攝影及舞蹈業餘創作隊員達32人。
醫療衛生
街道設立衛生服務中心1個,衛生服務站7個,有床位50張,固定資產總值29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2名,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1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0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0.2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註冊護士0.3人。2012年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服務站)完成門診人數2037人,住院病人數136人。
社會保障
截止2012年底,轄區共有1834戶5000多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入戶登記零就業家庭212戶,登記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1819人。堅持每年為轄區183名80-90歲老人發放生活補助,為轄區低保無房戶發放房屋租賃補貼和物價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