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經歷
一代奇俠韋青青青的第四徒,叫聲為狼嚎。
早年身為「老四大名捕」的一員而除奸揚善,後因與諸葛神侯爭功,又機遇不佳而淪為魔道,是黑道中的霸主,並殺了其妻智小鏡。
名字另一由來:元十三限有六個徒弟號稱「六合青龍」,專門是為了對付諸葛神侯而挑選的;他給徒弟們一共教了十三門功夫,但自己還在用這些功夫。
但依「自在門」定下的規矩他將來會有十三次死於自己這些功夫之下的機會,所以他乾脆就自號「元十三限」。
他在殺了「天衣居士」後,被諸葛神侯的「驚艷一槍」重傷,又因違門規使用已授與徒弟的武功而遭內力反噬,為保命,一氣殺死魯書一,燕詩二,趙畫四,葉棋五,齊文六等五名弟子,眾叛親離時自願的死於王小石之手。
人物設定
姓名:元限
外號:「元十三限」、「大魔神」、「瘋豪」
相貌:俊美
性情:乖張、暴戾
妻子:智小鏡
兒子:元次郎
門派:「自在門」
師父:韋青青青
武功:「起,承,轉,合」、「一線杖」、「氣勢之劍」、「銼拳」、「丹青腿」、「一喝神功」、「仇極掌」、「恨極拳」、「大摔碑法」、「飛星傳恨劍」、「君不見劍訣」、「飛流直下,平地生雷」、「化影分身大法」、「獨活神功」、「縮丈放寸大法」、「傷心小箭」
師兄弟:(大師兄「懶殘大師」葉哀禪,二師兄「天衣居士」許笑一,三師兄「神侯」諸葛正我(也就是諸葛小花),元十三限是武林異人韋青青青的四弟子。他們四人曾經本是無所不談的生死兄弟,其中「懶殘大師」因為一段傷心事中年出家雲遊四海,神龍見首不見尾。「天衣居士」善於布陣,通透天文地理、詩詞琴藝;不過性喜閒逸天生有一顆憐憫蒼生的心,無意世間名利。「諸葛先生」擁有絕世智慧和絕世武功,心憂蒼生終生與其徒四大名捕與朝中奸佞相鬥。
座下弟子
「六合青龍」(六人的六合青龍陣專克諸葛小花)
(1)魯書一:元十三限的弟子,習得「大摔碑法」,並以書頁傷人,甜山一役為其師所殺。
(2)燕詩二:元十三限的弟子,習得「飛星傳恨劍」,與冷血力戰不分勝負,甜山一役為其師所殺。
(3)顧鐵三:元十三限的弟子,習得「銼拳」,與鐵手對敵,甜山一役後背叛了其師元十三限。
(4)趙畫四:元十三限的弟子,習得「丹青腿」,與追命比試輕功和腿法,甜山一役為其師所殺。
(5)葉棋五:元十三限的弟子,習得「飛流直下,平地生雷」,以飛棋傷人,曾假冒無情,甜山一役為其師所殺。
(6)齊文六:元十三限的弟子,習得「君不見劍訣」,甜山一役為其師所殺。
「天下第七」文雪岸:元十三限最喜愛的弟子,習得「氣勢之劍」、「仇極掌」、「恨極拳」等三大絕學。又自其父文章處得到一筒「九天十地十九神針」,自雷家得到「火虎」後成為蔡京的愛將,是一個萬人恨的角色。他殺死了「天衣居士」之子「天衣有縫」許天衣,導致了天衣居士和神針婆婆的死並間接引發了元十三限與諸葛小花的對決。他於甜山一役之後背叛了元十三限,在刺殺戚少商時為無情所擒獲最終為方應看(方拾舟)所殺。
三大奇功
●「山字經」:
是練功的心法,跟一般習武的方式幾乎完全不同,另闢蹊徑:好比作畫一樣,別人是繪山畫水,工筆花鳥,人物寫意,但他卻另具一格,自成一派,去畫人的內心世界,花之言、鳥之聲、山底內的火熔岩、水深處的魚。這方法是前人所未得,也是後人之所未習的。
●「忍辱神功」:
是一種「吃苦的功夫」。世人喜歡吃甜怕苦,殊不知吃苦愈多,成就愈大,功夫愈厚。看來這功夫有點傻,但一旦練到精純處,遠非一般功夫可及。就像繪者繪石,石最簡單,但也最難畫得神似;石頭看來不動不言,但每一顆石頭都與眾不同,別具特色。
●「傷心小箭」:
是傷盡了心,絕盡瞭望所發之箭,用的是「無所住」之力,也就是俗稱的「無情力」,發的是「天地之箭」來以「忍辱神功」之力、「山字經」之心法,這種箭法變得像神怒鬼怨,石破天驚。分開來,雖利害,但仍可應付,合在一起,那就是驚天地,泣鬼神,能應付者,只恐怕屈指可數矣!
出自《天下有敵》第六章 天生殺人狂 10.攻其無鼻
評價
元十三限的武功與才智也並不比諸葛神侯相遜多少,或許是運氣的原因他總是輸給諸葛;而他又是一個志在天下的絕世高手,所以總是要超越諸葛。諸葛先生天性俠義善良無謂名利,所以總是讓著他的這個四師弟。
但元十三限也是一個心比天傲的人物,絕不要別人故意相讓;而且他認為對手對自己相讓是對自己的侮辱,所以雖然諸葛先生對其作出的一番好意,卻總是被他誤解……直到遇見一個女子——布袋美女智小鏡。
小鏡是一個溫柔文靜聰明美麗的女子,小鏡對他很好;為了小鏡他願意放棄一切,那是他的第一次愛情也是一生中唯一的愛情。他不再和三師兄相爭,願意和三師兄冰釋前嫌。
而且兄弟聯手挫敗武林頂尖高手七絕劍神,元十三限更是獨自誅殺了為禍蒼生的野心之徒七絕劍神的主人儂智高。在那一戰他們兄弟各救了對方一次,而且他也第一次贏了三師兄,因為自己殺了罪魁禍首……
然而諸葛先生也愛上了小鏡而且在他之前認識了小鏡,更要命的是小鏡也愛上了諸葛先生。但由於諸葛先生自認為世俗牽絆太多,師弟比自己更適合愛小鏡;也為了不再傷師弟的心,所以忍痛割愛故意躲開小鏡。小鏡不知道,認為諸葛大哥不愛自己但表面上卻和十三裝做很親熱(十三認為小鏡是真的愛上自己);為了引起諸葛的注意……也許是一場天作弄的悲劇吧!
這時候他們的二師兄——天衣居士,一旁卻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跟小鏡說出了真相:諸葛其實是愛她的,為了不傷四師弟的心所以才躲開他;小鏡聽後很開心,所以為了讓元十三限對小鏡死心天衣居士和小鏡二人給他設了一個局——兩人故意纏綿在一起,讓元十三限知道小鏡愛的其實是天衣。
可這時天衣居士自己也陷入了另一個局——織女,和他相戀的女子;他和小鏡假裝纏綿的時候不僅讓元十三限看到,而且讓織女看見了。所以傷心離去的不僅只有元十三限——還有織女,織女在之後被他的仇人——淫惡之徒夏侯四十一所辱;天衣居士傷心之下終於知道有些人是不可饒恕的,他要兩個師弟幫他殺了夏侯四十一。那一戰夏侯四十一使出了他一生中武功的精華一劍向元十三限砍去,元十三限只是用一根拐杖相架;然而杖並沒有斷,夏侯四十一竟然死了;原來那時元十三限已成為一個斬不得殺不得死不得的高手,那一杖是他的絕技之一——一線杖。
後來諸葛先生找到了天衣居士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可對得起織女;天衣居士本不願說,兩人甚至打起來;但不耐之下還是說出了事情的真相,可這時——又被元十三限聽見。所以他更加傷心,認為所有的人都在騙他;所以他又一次傷心的離去,永遠不再回來。
他恨透了所有的人,諸葛先生和天衣居士趕上去向他解釋卻沒有追上……在他瘋奔的時候,卻遇見了小鏡——傷心的小鏡。小鏡一上來就給了他一刀,那一刀不僅在他的臉上留下了永遠無法癒合的傷痕;心裡的創傷更是一生都無法癒合……原來儂智高就是小鏡的父親,她因為看不慣父親的殘暴所以才離家出走的。但智高畢竟是他的父親……那一刀,他本可以避開的但是他沒有避。
他說:“你父親本是惡人,我殺他並沒有錯;你為父報仇要殺我也沒有錯,你要殺我我絕不會躲;我只恨。”小鏡問他恨什麼,他說:“我恨諸葛小花這偽君子,他早就知道智高是你父親;故意留著你父親讓我殺,然後讓你恨我。他以為這樣做你就會回到他身邊。”其實他又誤會了諸葛先生,諸葛先生其實並不知道智高就是小鏡的父親,而且他留下智高讓四師弟殺,就是為了要讓師弟的心平,讓他贏……
小鏡開始懷疑起諸葛先生的人品了,她也開始變了;她嫁給了元十三限,為的就是要傷諸葛先生的心。而且要元十三限練成絕世武功——傷心小箭,要他殺了諸葛先生……為了得到配合練傷心小箭的口訣她竟不惜以自己的身子去換取淫惡之徒三鞭道人的《山字經》……他雖然娶了她,但並沒有得到她的心;他並不快樂,他投靠了奸佞蔡京而蔡京是諸葛先生最大的敵人。然而三鞭道人給的口訣竟是刪增倒錯亂改的,可是以元十三限的絕世智慧和毅力竟然將刪增倒錯亂改的山字經倒著來練給練成了;在他練之前他已傷了自己的心,練成後更是傷了小鏡的心——他殺了她。
他成了一個絕對憤怒、絕對傷心、絕對不快活的人,一邊的諸葛先生終於忍不住了,他要找元十三限決戰——他使出了為了紀念小鏡的驚艷一槍;那一戰元十三限敗了……後來由於種種的誤會與奸佞的挑撥,他還殺了他的二師兄天衣居士和織女。(在之前元十三限已被天衣居士點化,悟出了真正的傷心小箭;那時他幾乎已是神一般的存在,一喝神功叫人肚痛人就肚痛。傷心小箭萬里之外取人性命,縮地擴土和人對敵;敵人傷不到自己,自己隨時可以擊滅敵人。隨手破去雷門頂尖高手雷陣雨的絕技哀神指,一根頭髮差點要了雷陣雨的命;鼻孔毛細肌膚皆可傷人,更是與達摩神像合為一體。
他的徒弟也是武林中的絕頂高手,甚至只被他指點過一兩招的人也是江湖中的頂尖高手。)最後一次和諸葛先生決戰本應是他大勝的,但因為自己的武功受了限制和諸葛先生決戰之前也耗損了很多功力;更被天衣居士的神鳥突襲啄去一目,他終究又敗了。為了要殺諸葛先生他還砍掉了自己的手指,可諸葛先生也並不好過……
在離去後更是獨對四大名捕和六合青龍,斷去一臂殺掉六合青龍之五……他的結束是在心灰意冷之時,那時他的武功剩下一半都不到更是眇目。斷臂、缺指且被人事前下毒……可笑的是,幾十個京師武林中的頂尖高手,面對此時的元十三限竟然沒有一個人敢向他出手……最後和京師年輕第一高手王小石決戰,那時的他連三成的武功都不到;但還是可以在三招後殺了王小石,可是他沒有殺王小石而且自殺了。因為他的人突然變直了又懂得了是非曲直,知道自己一直錯了;所以以死結束了自己悲劇的一生,在死前將傷心小箭的秘籍交給了王小石和另一女子無夢女……
可是在這裡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元十三限並沒有真正的死去,這點可以從《少年無情》的三鞭道人身上看出;三鞭道人由於練了山字經曾被人砍掉了頭、數次被四大名捕之首無情所殺,但由於練了山字經的原因屢次復活;且每次復活都比之前更加厲害,所以同樣練成山字經的元十三限也有可能沒有死去……
評析
元十三限,文才武學並不輸於諸葛正我,但似乎運氣欠佳,一直未得重用,所以抑鬱成疾,有些變態。他的一生其實是個悲劇,他的命運充滿了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