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中國心性論發明於先秦,經魏晉以降儒釋道三教之融會與整合,至宋明蔚為大觀。心性論在東亞諸國的文化史、儒學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上與形上學、宇宙論緊密相聯,下開工夫論(修養論)、社會政治實踐論。本輯按內容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六篇論文重點研究宋明理學及其心性論,以張載、朱熹、王陽明為中心,旁及清初胡石莊,以及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韓國儒生郭俛宇與田艮齋之爭所反映的朝鮮性理學的發展,其中關涉心性論與宇宙論的關係,張載與朱子心學的定位,陽明教法的流衍,心、性、情關係的爭辯與心性論諸範疇的釐清,及在何種意義上說心性論是實學等。第二單元三篇論文回溯先秦儒學的心性論,以孟子、荀子與《樂記》為中心而展開,尤重視性善論的真諦,孟子學的發展,荀子“心之所可”的道德人學之意涵。第三單元五篇論文從更寬廣的歷史視域出發,研究儒家的意義之域、道德哲學的範疇系統、仁愛觀、幸福觀、人性論的發展及其當代意義。
本套叢書自2007年至今,每年出一輯,文章質量上乘,學風嚴謹。計畫按照年度一輯的進度出版,展示學界儒家文化研究之成果。本輯是該套叢書第四輯——心性論專號。
作品目錄
弁言張載在宋代理學的地位重探
朱子“心論”試析
王陽明哲學之根本性質及其教法流衍中所存在之歧異性
論宋明理學的興起
清初胡石莊的心性實學思想
艮齋學派與倪宇學派之思想異同及其特徵:以田艮齋與
郭倪宇的“心說”論爭為中心
觀點、視角與思想譜系--關於孟子性善論的思想史解讀
荀子論“心之所可”與人的概念
《樂記》的“踐形”思想研究
儒家道德觀念系統的內在結構
儒學的意義之域
愛的張力--儒家仁愛觀念的理論內涵
從“孔顏樂處”思考儒家的倫理幸福論
儒學人性論的邏輯發展
附錄
“近三十年來中國哲學的發展: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