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價值網路(value network):公司為創造資源、擴展和交付貨物而建立的合伙人和聯盟合作系統。價值系統包括公司的供應商和供應商的供應商以及它的下遊客戶和最終顧客,還包括其他有價值的關係,如大學裡的研究人員和政府機構。Mercer顧問公司著名顧問Adrian Slywotzky於1998年在《利潤區》首次提出了價值網路的概念。書中指出,隨著Internet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企業將傳統的供應鏈轉變為價值網,來滿足顧客不斷增長的需求。根據書中的定義:“價值網路是一種新的業務模式,它將顧客日益提高的苛刻要求和靈活以及有效率、低成本的製造相連線,採用數字信息快速配送產品,避開了代理高昂的分銷層,將合作的提供商連線在一起,以便交付定製的解決方案,將運價提升到戰略水平,以適應不斷發生的變化。”
演變
在傳統的供應鏈模型中,生產者生產的出發點是對客戶需求的預測,也即生產者根據歷史同期產品的銷量、產品替代品以及客戶購買力等方面的情祝,來決定產品的生產量。這時企業就會面臨兩大問題:第一,可能因為預測市場狀況時選擇的變數或是標準不當使得預測出現偏差;第二,因為市場的需求是隨時變化的,而預測僅僅是基於當前的需求產生,所以當產品生產出來以後,已經“過時”。傳統供應鏈中的這些缺陷,使得價值不斷流失,究其原因,正是沒能及時的對市場變化作出反應。要做到及時、有效地對市場需求作出反應,僅靠中一的企業是無力完成的,所以一些對企業來說成本較高或不具備完成能力的任務,就要交給其他合作企業來完成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有網際網路和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作支撐,就出現了價值網路的概念。
異同
客戶、供應商及其合作夥伴、信息、資金都在價值網路這個動態的網路中流動,其動力正是客戶的實際需求,而信息技術正是連線這些網路實體的橋樑和保證。與傳統的供應鏈相比,價值網路具有以下特質:
1、顧客需求為中心。企業的生產活動是基於顧客的實際需求,關注的是如何使顧客的價值最大化;
2、高度協作。網路中的企業關注的是整個網路成員共同效率的提高,因此企業要充分利用合作夥伴的能力,其中內嵌和外包是價值網路中企業運作的主要手段。
3、快速反應。信息技術增強了各網路成員間的溝通能力,能夠及時有效地對市場需求做出反應。
4、低成本。雖然在企業信息技術方面的成本增加了,但是信息技術為企業帶來的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夠抵消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增加的成本,總體看來,企業的成本是下降的。
關係構成
在價值網路這個動態的網路中不存在固定的邊界,也沒有固定的模式。處於網路中的企業都是根據客戶的需求來組織自己的資源。一般來說,企業之間存在兩種關係:第一種是各個企業處於平等的地位;第二種就是存在一個“核心企業”,由一個企業或是企業聯盟組成,而其他企業圍繞核心企業來組織協調。 具有核心企業的價值網路比較穩定。
小結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立的內部價值網路,這個基於企業員工價值觀的網路能不斷促進企業的創新進步。同時每個企業又處於一個大的外部價值網路中,可能不同時期在不同的價值網路中,發揮不同的作用,但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企業不可避免的捲入這樣一個大環套小環的結構中,正是這樣一個相互作用的影響下,企業間的相互合作、影響為顧客創造了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