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姆

傑姆

傑姆,是一個位於突尼西亞馬赫迪耶省的城市。

基本信息

歷史

跟絕大部分羅馬帝國在突尼西亞的殖民地一樣,這個城市建於舊迦太基人殖民地之上。相比今天,古時的氣候並沒有那么乾旱,這個當時命名為“蒂斯德魯斯”(Thysdrus)的羅馬殖民地在公元2世紀蓬勃發展,那時,該處是個重要的橄欖油製造及出口中心。此外,該地是為基督教主教座,到了今天該主教座在名義上仍是由羅馬天主教的主教所有。

在公元3世紀早期,當圓形競技場落成時,蒂斯德魯斯取代了哈德魯梅(一譯哈德盧密塔姆,Hadrumetum,今名蘇塞)成為羅馬在北非繼迦太基後的第二大城市。然而,隨著238年發生的叛亂,同時戈爾迪安一世在近於迦太基的別墅自殺,忠於皇帝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的羅馬軍隊摧毀了傑姆,這個城市自此就沒有真正的恢復過來。

在公元3世紀對傑姆的破壞到底有多徹底現時無法得知。也許正如俄克喜林庫斯一樣,蒂斯德魯斯已經成為一個廢物棄置場。

景點

競技場

傑姆以其圓形競技場聞名於世,該圓形競技場呈橢圓形,以1米長、70厘米寬高的大石塊興建而成。競技場為典型的羅馬建築風格,高36米,分三層,共60座拱門,拱門由石柱支撐,可容納35,000名觀眾。是世界三大競技場之一。只有位於羅馬的羅馬鬥獸場(可容納約45,000名觀眾)及位於卡普阿的劇場遺址比它更大。此圓形競技場乃按資深執政官戈爾迪安一世之命由羅馬人所興建,戈爾迪安一世於238年在蒂斯德魯斯自封為帝,並在競技場舉行角鬥士表演及戰車競走(如電影《賓虛》一樣)。但該競技場亦有可能從未竣工。

直至17世紀,競技場遺蹟大致保持完整。但自此之後,競技場的石頭就被用作興建傑姆附近的村落,又或者運到凱魯萬興建大清真寺(Mosque of Uqba),以及在對抗奧斯曼帝國時,土耳其人使用大炮轟擊叛亂者,迫使他們離開競技場。

在突尼西亞獨立後,競技場才得以修復,圍牆、拱門、階梯、台階、立柱及外觀經一一修建後,競技場成成突尼西亞的著名景點。1979年,傑姆的競技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除了日常接待觀光遊客外,這一鬥獸場還可在夏季時舉辦古典音樂會,給觀眾帶來藝術享受。

其他

沙粒保存了蒂斯德魯斯的市集,並令在古時已圍繞著市集的近郊別墅更顯雅致。圓形競技場吸引著考古學家的注意:因為無需發掘,一些地面上的馬賽克已被發現和公開,不過,考古學家很少在當地實地研究。

就書寫材料來說,蒂斯德魯斯可以說一個紙莎草帝國,因為該地有如傑姆一樣,妥善地保持紙莎草的乾爽。

軍事機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個主要的軍事機場座落在傑姆,最初由德國空軍使用。在受到多次襲擊後,該地後來由美國陸軍航空隊第十二航空隊用作運輸機地。時至今日,當地只剩下很少機場的痕跡,並重新成為市外的農業用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