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傅雷是優秀的文學翻譯家,其譯文尤重原作的神韻和意涵,且用字豐富,行文流暢,卓然一家,有“傅譯作品”之美譽。
傅雷的大兒子傅聰,三四歲時就愛聽古典音樂。“不管他將來學哪一科,能有一個藝術園地耕種,他一輩子受用不盡”,存著這種心,傅雷在傅聰四年級(七歲半)時,送他去學鋼琴,並親自編選教材,在家教授其文化課。後傅聰留學海外,傅雷便將囑託和關心密密匝匝地寫進信里,用父親的深情和全部人生經驗,幫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子“解決一些或大或小的煩惱”。
在信中,傅雷以純粹的藝術之心和父親之心,傾盡所能給兒子講述音樂的真諦,講述做人做事應取的態度。本書所選取的信件,乃是對兒子生活工作的關心和提點:他告訴即將進行比賽的兒子,如何進行心理調試,消除緊張,如何合理安排時間,爭取最好的結果,提醒年輕的兒子為人要謙和,說話要謹慎,一定是“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兒子談戀愛了,連忙告訴他不要“忘卻對學問的忠誠”;兒子結婚了,趕緊將自己的理財方法和生活經驗傾囊相授,因為人生也是一門“極不容易的藝術”,“生活要過得體面而省儉,要小心而勿小氣,慷慨而勿易於上當,享受生活樂趣,但切勿為滿足一時欲望而過分奢侈”。據說,傅雷是一位極其嚴厲的父親,可是,在信中,這位父親是怎樣的柔情甚至有時脆弱啊——當許久得不到兒子的回信時,他的焦急和擔憂比之自己的夫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以上這些,構成了本書的第一部分“給孩子的信”。
第二部分是傅雷“給朋友的信”,展現了傅雷“父親”之外,作為朋友、作為同事的真誠和熱忱。這些信中所談,仍舊離不開藝術和人生——與劉抗感慨在龍門石窟工作的苦樂,為摯交張弦的故去而“泫涕,不知所云”,幫黃賓虹辦書畫展,“畫會雜務,悉心以赴”,堅持只做黨外“肯說話的傻子”,因為“簡簡單單做個‘人民’,有時倒反能發揮一些力量”……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寫給朋友的信里,有許多也是在談論兒子傅聰,比如給傅聰的岳父、波蘭著名音樂家梅紐因的信,給傅聰的鋼琴老師傑維茨基的信,給好友成家和、成家榴的信以及給夏衍的信等等。這些信與“給孩子的信”對照看,無疑更豐富了本書的主體:一個苦心孤詣用心良苦的父親、一個永遠“不忘祖國之榮譽,不忘藝術之良知”的藝術家——他的深情,他的真誠,他“對人對己、對工作對生活,都一絲不苟,認真嚴謹”的生命態度。
圖書目錄
給孩子的信
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五年
一九五六年
一九五七年
一九五八年
一九五九年
一九六○年
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一九六三年
一九六四年
一九六五年
一九六六年
給朋友的信
致羅曼·羅蘭
致劉抗
致黃賓虹
致宋若嬰
致朱介凡
致巴金
致傑維茨基
致夏衍
致鄭效洵
致馬敘倫
致徐伯昕
致周煦良
致王任叔、樓適夷
致黃源
致周揚
致牛恩德
致梅紐因
致汪孝文
致汪己文
致成家和
致成家榴
致石西民
致朱人秀——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