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文集(書信卷)》

致成家榴(一通) 致林散之(一通) 致朱人秀(一通)

傅雷文集(書信卷) 內容簡介

本卷輯收傅雷先生所寫各類書簡。第一部分,為致友人或單位的書信二一六通,絕大部分錄自殘存的原信手稿或副本,其中致黃賓虹宋若嬰夫婦書信九十八通,系從《傅雷書信集》(手稿影印本,上海教育學院古籍整理研究室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中輯選;致傅聰波蘭鋼琴老師傑維茨基教授書信十四通,發現於一九九六年底,現由金聖華教授從法文譯成中文。信件按受信人首次受信時間先後編列;但為保持有關內容的連續,個別受信人的編序稍作調整。經過“文革”的洗劫,傅雷先生寫給諸如錢鍾書楊絳夫婦、柯靈、龐薰�l等老朋友的書簡,皆蕩然無存,實為憾事。第二部分,為《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寫給兒子傅聰和傅敏的家書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據三聯書店一九九○年第三版排印,原書所載序言、附錄及編後記,俱予保留。

傅雷文集(書信卷) 本書目錄

致友人書
致羅曼・羅蘭(二通)
致劉抗(二十一通)
致黃賓虹(九十六通)
致宋若嬰(二通)
致成家復、朱嘉棣(一通)
致宋奇(十二通)
致宋希(二通)
致傑維茨基(十四通)
李廣濤(一通)
致夏衍(五通)
致人民文學出版社(十三通)
致鄭效詢(三通)
致王任叔(一通)
致王任叔、樓適夷(一通)
致樓適夷(三通)
致中國青年社思想修養組(一通)
致人民出版社編務室(一通)
致馬敘倫(一通)
致徐伯聽(一通)
周煦良(一通)
致黃源(一通)
致周揚(二通)
致牛恩德(三通)
致蕭芳芳(一通)
汪孝文(九通)
汪己文(六通)
致周宗琦(一通)
致羅新璋(一通)
致葉常青、季碧(一通)
致成家和(五通)
致成家榴(一通)
致石西民(一通)
致林散之(一通)
致朱人秀(一通)
傅雷家書
讀家書,想傅雷(代序)/樓適夷
傅雷家書(一九五四――一九六六年)
附錄:傅聰寫給父母親的一封家書
譯註《傅雷家書》的一些體會/金聖華
《傅雷家書》編後記/傅敏
第三版編後記/傅敏
傅雷年譜/傅敏、羅新璋

傅雷文集(書信卷) 文章節選

致黃賓虹

賓虹老先生道席:

奉手教並墨寶,拜觀之餘,毋任雀躍。上月杪,榮寶齋畫展列有尊作《白雲山蒼蒼》一長幅(亦似本年新制,惟款上未識年月),筆簡意繁,邱壑無窮,勾勒生辣中尤饒嫵媚之姿,凝練渾倫,與歷次所見吾公法繪,另是一種韻味,當即傾囊購歸。前周又從默飛處借歸大制五六幅,懸諸壁間,反覆對晤,數日不倦。筆墨幅幅不同,境界因而各異,鬱鬱蒼蒼似古風者有之,蘊藉婉委似絕句小令者亦有之,妙在巨帙不盡繁複,小幀未必簡略,蒼老中有華滋,濃厚處仍有靈氣浮動,線條馳縱飛舞,二三筆直抵乾萬言,此其令人百觀不厭也。晚蚤歲治西歐文學,游巴黎時旁及美術史,平生不能握筆,而愛美之情與日俱增。尊論尚法變法及師古人不若師造化云云,實千古不滅之理,征請近百年來,西洋畫論及文藝復興期諸名家所言,莫不遙遙相應;更縱覽東西藝術盛衰之跡,亦莫不由師自然而昌大,師古人而凌夷。即前賢所定格律成法,蓋亦未始非從自然中參悟得來,桂林山水,陽朔峰巒,玲瓏奇巧,真景宛似塑造,非雲頭皴無以圖之,證以大作西南寫生諸幅而益信。且藝術始於寫實,終於傳神,故江山千古如一畫面,世代無窮,倘無性靈、無修養,即無情操、無個性可言。即或竭盡人工,亦不過徒得形似,拾自然之糟粕耳。況令世俗流一身不出戶�ǎ�日惟依印刷含糊之粉本,描頭畫角自欺欺人,求一良工巧匠且不得,逞論他哉!先生所述董巨兩家畫筆,愚見大可藉以說明吾公手法,且亦與前世紀末頁西洋印象派面目類似(印象二字為學院派貶斥之詞,後遂襲用),彼以分析日光變化色彩成分,而悟得明暗錯雜之理,乃廢棄呆板之光暗法(如吾國畫家上白下黑之畫石法一類),而致力於明中有暗、暗中有明之表現,同時並採用原色敷彩,不復先事調色,筆法亦趨 於縱橫理亂之逮,近視幾無物象可尋,惟遠觀如始物粲然,五光十色,蔚為奇觀,變幻浮動達於極點,凡此種種,與董北苑一派及吾公旨趣所歸,似有異途同歸之妙。質諸高明以為何如?至吾國近世繪畫式微之因,鄙見以為就其大者而言,亦有以下數端:(一)筆墨傳統喪失殆盡。有清一代即犯此病,而於今為尤甚,致畫家有工具不知運用,筆墨當前幾同廢物,日日摹古,終不知古人法度所在,即與名作聽夕把晤,亦與盲人觀日相去無幾。(二)真山真水不知欣賞,造化神奇不知撿拾,畫家作畫不過東拼西湊,以前人之殘山剩水堆砌成幅,大類益智圖戲,工巧且遠不及。(三)古人真跡無從瞻仰,致學者見聞淺陋,宗派不明,淵源茫然,昔賢精神無緣親接,即有聰明之士欲求晉修,亦苦一無憑藉。(四)畫理畫論曖昧不明,綱紀法度蕩然無存,是無怪藝林落漠至於斯極也。要之,當此動亂之秋修養一道,目為迂闊,藝術云云,不過學劍學書一無成就之輩之出路,詩、詞、書、畫、道德、學養,皆可各自獨立,不相關連,征諸時下畫人成績及藝校學制,可見一斑。甚至一二淺薄之士,倡劉改良中畫之說,以西洋畫之糟粕(西洋畫家之排斥形似,且較前賢之攻擊院體為龍烈)視為挽救國畫之大道,幼稚可笑,原不值一辯,無如真理澌滅,識者日少,為文化前途著想,足為殷悅耳。晚不敏,學殖疏陋,門類龐雜,惟聞見所及不免時增感慨,信筆所之,自忘輕率,倘蒙匡正,則幸甚焉。囊年游歐,彼邦名作頗多涉覽,返國十餘載無緣見一古哲真跡,居常引以為恨。聞古物遺存北多於南,每思一游舊都,乘先生寓居之便,請求導引一飽眼福,兼為他日治學之助。惟此事多艱,未識何時得以如願耳。白石翁作品,晚亦心好甚,吾公與之有往還否?倘由先生代求一二,方便否?南中此公畫幅售價甚高,不易措辦也。承詢王濟遠兄,已於前年赴美,迄今訊息阻隔久矣。蒙賜大作,特再申謝。�Z此敬候道綏

傅雷拜肅

六月九日

吾公畫事潤例,乞寄賜數紙為幸,又及。

傅雷文集(書信卷) 作者介紹

傅 雷(1908―1966),我國著名文學藝術翻譯家,從三十年代起即致力乾法國文學的翻譯介紹工作一生翻譯作品三十餘部主要有羅曼・羅蘭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傳記《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琪羅傳》 巴爾扎克名著《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貝姨》、《邦斯舅舅》、《亞爾培・薩伐龍》、《夏倍上校》、《攪水女人》、《都爾的本堂神南》、《幻滅》、《賽查・皮羅多盛衰記》、《乾絮爾・彌羅埃》、伏爾泰的《老實人》、《天真漢》、《查第格》梅里美的《嘉爾曼》、《高龍巴》、丹納名著《藝術哲學》等。著作《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傅雷家書》、《與博聰談音樂》等流傳甚廣。新中國成立後曾先後當選為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理事及書記處書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