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散文

海上生涯零拾十 一路平安抵法十三 地中海中怒吼十四

內容介紹

本書分為“旅途鱗爪”、“藝苑留痕”、“文壇春秋”和“書札濃情”四個部分,以展示傅雷散文多方面的神採風韻。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沒有災情的“災情畫”》和《〈上海美專新制第九屆畢業同學錄〉序》兩篇是新發現的傅雷俠文,系首次編集。傅雷六十年代致國際小提琴大師、著名音樂教育家梅紐因(Yehudi Menuhin)的十四書簡也在去年被發現,現請香港中文大學金聖華教授從中遴選兩封先期譯成中文,收入本書與讀者見面。
另,編者又在香港《明報月刊》1968年3月號上意外的查到傅雷致傅聰前妻彌拉(Zamira Menuhin)英文書信一封。此信未收入《傅雷家書》,未署寫信時間,從信的內容推斷,應作於1966年8月間,即傅雷夫婦9月3日飲恨棄世前夕,很可能是傅雷最後的家書,彌足珍貴。信中情真意切,對孫兒的愛溢於言表,又隱含對“文革”的不滿。

作品目錄

?旅途鱗爪?
法行通信
一 天涯海角
二 雲天悵望
三 故鄉的六月舊夢
四 俄國朋友
五 赴新加坡途中獻母親
六 離愁別夢
七 我們在半途
八 旅伴
九 海上生涯零拾
十 是人間世嗎
十一 蘇彝士―波賽特
十二 一路平安抵法
十三 地中海中怒吼
十四 到巴黎後寄諸友
十五 在盧森堡公園裡悵惘
?藝苑留痕?
萊奧納多?達?芬奇
《瑤公特》與《最後之晚餐》
人品與學問
劉海粟
薰?的夢
我們已失去了憑藉――悼張弦
沒有災情的“災情畫”
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
獨一無二的藝術家莫扎特
蕭邦的少年時代
蕭邦的壯年時代
樂曲說明
傅聰的成長
?文壇春秋?
論張愛玲的小說
《勇士們》讀後感
《歷史的鏡子》
《夏洛外傳》譯者序
《戀愛與犧牲》譯者序
《約翰?克利斯朵夫》譯者獻辭
《約翰?克利斯朵夫》第二卷譯者弁言
《幸福之路》譯者弁言
《貝多芬傳》譯者序
《文明》譯者弁言
《高老頭》簡介
《歐也妮?葛朗台》簡介
《貝姨》簡介
《嘉爾曼?高龍巴》簡介
《攪水女人》譯者序
《藝術哲學》譯者序
《上海美專新制第九屆畢業同學錄》序
《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序
?書札濃情?
家書選萃(致傅聰、彌拉等,1954年―1966年)
致羅曼?羅蘭(934年3月3日)
致劉抗(1936年12月6日)
致黃賓虹(1943年6月9日)
致宋淇(1953年2月7日)
致傑維茨基(1960年12月14日)
致梅紐因(1963年4月14H、9月1日)
致牛恩德(1963年11月1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