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達林

傅達林,江西人,上校軍銜,副團職務。 他不是人大的學生,而是西安政治學院軍事法學系理論軍事法學教研室講師傅達林。 傅達林善於研究培訓對象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手段。

他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軍法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傅達林,一名年僅32歲的教員,卻有著令人稱羨的人生高度和厚度。
多年來,傅達林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動機”,學海無涯,孜孜以求,主講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軍事行動法》等10餘門課程,堂堂都精彩,深受學員歡迎。冗長的數據可能會有些枯燥,卻是傅達林艱辛付出和精彩內心的真實寫照。幾年來,他作為課題組主要成員完成的《軍事法學》網路課程在總政院校優秀教材評選中獲一等獎,在《當代法學》《法學雜誌》等中文核心期刊獨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3篇,並參與《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法總論)和國家重大課題《中華大典-軍事典-軍事制度分典》編纂工作。
傅達林,江西人,上校軍銜,副團職務。才思敏捷,文如泉涌,以其敏銳的洞察力觀察社會,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不愧為“名副其實的法學鬥士”。其文章大量見於《檢察日報》《南方周末》《中國青年報》《京華時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各大主流媒體。在學術界取得廣泛共識。
主人公小傳:傅達林,男,漢族,1979年2月生,中共黨員,現為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軍事法學系理論軍法教研室副主任、講師,專業技術10級。參加工作以來,他勤鑽苦學,在教學科研中作出了突出成績,多次榮獲嘉獎,提前晉職1次,2003年被評為學院優秀教員,2009年被評為學院“新星”教員,2010年榮立三等功1次。
早春的一個夜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明德樓內,燈火通明。法學界的知名專家、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正在作一場題為《司法能動與中國的婚姻家庭》的講座。台下,有一位聽眾聽得格外專注。他不是人大的學生,而是西安政治學院軍事法學系理論軍事法學教研室講師傅達林。在他的眼裡,聆聽名家講座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開闊學術視野、提升思維層次的捷徑。近幾年,他經常到北京出差,只要有機會,他都要到這些知名學府去聽課。
傅達林是本科畢業留校任教的。用他自己的話形容:底子薄,起點低。於是,他以勤來補“拙”。工作之餘,他的最大愛好是讀書、思考、寫文章。每次外出授課,他的包里總是裝著幾本書,一有空他就取出來看。憑藉紮實的理論功底,他在學術研究上成果頗豐:參與《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法總論)和國家重大課題《中華大典 軍事典 軍事制度分典》的編纂工作,參加總部課題2項,完成學院課題5項,出版著作1部,參編教材4部,在《當代法學》、《法學雜誌》、《人民檢察》等中文核心期刊獨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3篇,在《人權》、《法學家茶座》、《中國司法》、《民主與科學》、《學習時報》等雜誌發表理論文章80餘篇,在《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發表法律評論數百篇,總計近百萬字。
2009年年初,傅達林受領了一項新任務:給軍事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講授《軍事行政法研究》和《軍事行政執法現實問題》兩門必修課。“小傅只是個講師,有的研究生年齡比他還大,能行嗎?”在外界一片質疑聲中,傅達林卻成功了。他發現軍事行政法領域可以研究的問題非常多,而研究生又常常為找不到合適的選題而困惑。於是,他依靠平時的積累,採取問題中心的授課方法,在課堂上提出許復選題思路,和研究生一起分析探討。研究生李強在他的啟發下,撰寫的《試論軍事統帥權及其配置》一文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當代法學》上。研究生們“嘗到了甜頭”,都喜歡上他的課。
近五年來,傅達林共完成授課量1420課時,教學質量連年優秀。作為課題組主要成員,他參與完成的全軍重點網路課程《軍事法學》,2009年在總政院校優秀教材評選中獲一等獎;他負責的兩門課程被評為學院優質課程,有5項教學成果獲院校級教學成果獎,首開課《畢業論文撰寫》教案被評為一等獎。
傅達林善於研究培訓對象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手段。有一次,他與營連職政治指揮軍官軍事法學輪訓班學員交流時了解到:對於這些以前很少接觸軍事法學的學員來說,法律條文是枯燥的,但涉法案例卻是生動的。為了講好課,他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洗漱完後就上網瀏覽當天的新聞,從中搜尋各種鮮活的案例,儲備起來,講課當中不失時機地引入案例分析,使教學一下子變得引人入勝,學員們非常歡迎。他還在課堂中引入應急處置環節,組織開展模擬審判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牆內開花里外香。2009年暑假,傅達林受邀到最高人民檢察院網路輿情高級研修班,作為唯一的軍隊嘉賓,對有關案例進行點評、輔導授課。
在2010年度學院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會議上,年僅31歲的傅達林,以量化打分第一的成績,順利通過了資格評審推薦,取得高職參評資格;在隨後召開的總政系統教學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會議上,他又以較大優勢獲得評審分第一名,通過了副教授資格評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