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洲國思想糾正局

偽滿洲國思想糾正局

“偽滿洲國思想糾正局”原名“滿洲國思想糾正局”,“偽滿洲國思想糾正局”是日本人在偽滿洲國設立的類似香港感化院一樣的部門,”偽滿洲國監獄多“,這一點已有事實證明,1943年出現的“矯正院”實際上就是監獄的一個變種。

關押對象

在偽滿洲國,如果有人說自己是中國人,就會帶來“思想糾正局”及相關部門進行思想糾正,直到犯人不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才可以釋放,這裡說的中國人是專指漢族。不包括在生活在偽滿洲國內的滿族或蒙古族等其他民族。

發展簡史

目的

1943年,日本關東軍司令官參照日本為實行法西斯統治而採取的“非常措施”,在維護偽滿洲國“治安”的口號下,提出“保全矯正”和“思想矯正”制度。

步驟

偽滿國務院總務廳總務長官、次長和偽滿法務部次長按照日本關東軍司令官的旨意,共同策劃和制定了《保全矯正法》和《思想矯正法》 ,並將偽滿法務部的行刑司擴建為“司法矯正總局”,下設“矯正輔導院”和“保護監察所”。

實質

長春市方誌委專家於祺元認為,在整個偽滿洲國各省、市、縣(旗)設立的刑務署,是為貫徹上述兩法而鎮壓、監禁、役使、迫害東北人民的主要機關。兩項法令所要矯正的對象是被日偽當局認為有犯罪可能的人,要他們受到“保全”和“思想”上的矯正。兩項法令公布以後,偽滿政府可以隨意抓人,只要被認為“有犯罪之虞”者,都會被押送到矯正院,接受無限期的“精神訓練”,即長期服苦役。

發展規模

創建

日本戰犯中井久二在1941年7月至1943年4月期間,擔任偽滿法務部參事官,參與審議《保全矯正法》,參與擬定《司法矯正總局官制》、《矯正輔導院官制》等法令。1943年4月至1945年8月,他在任偽滿法務部司法矯正總局局長期間,積極領導所屬推行上述罪惡法令,先後在 哈爾濱、瀋陽、撫順、鶴崗等地設立了14處“矯正輔導院”,並且參與擬定和領導推行《矯正輔導院令》、《保全矯正護送規則》等,囚禁東北人民,強迫從事各種苛重勞役,並且加以各種殘酷的虐待。

凡被抓進矯正輔導院進行“保全矯正”的中國人,不是被矯正死,就是被起訴判刑,很少有按期釋放的。“思想矯正”分為“預防拘禁”和“保護監察”兩種。所謂“預防拘禁”是指被抓進矯正輔導院內,剝奪人身自由,防止“過激思想之傳播”,同時強制勞動;所謂“保護監察”,形式上不實行監禁,但對其居住、交友、通信都加以嚴格限制,並強制參加勞役。從

1943年到1945年,在東北各地設有“矯正輔導院”,關押著成千上萬名中國人。

殘酷個例

據《法庫縣文史資料》記載,1944年,日偽在法庫縣城西北的韓家窩堡村設立一座“思想矯正院”,這個鎮壓東北人民的機構的設定,預計規模是很大的,但在偽滿覆滅之前不足兩年的時間裡,只建成一座青磚瓦房作臨時辦公室和兩所日本人住宅,幾棟平房作為臨時監獄及倉庫,還沒有來得及配套成型。

關押在矯正院裡的犯人遭受非人的虐待,看守人可以任意施刑,只要他們獸性大發,便常常有人被打得腦漿迸裂,當場死亡,屍體扔出去完事。兇手打人時,常常是把所有犯人集合起來,在周圍或立或跪,令其目睹慘狀,以此鎮壓“圖謀不軌者”。有一次夜間,由鐵嶺開來一輛卡車,上邊綁載二十多名犯人,下車後發現有人要逃跑,看守們亂棒齊下,多數人被當場打死,餘下幾個受重傷的,幾經折磨,不出幾天,也都死去。類似這樣殘酷的事件,在這家矯正院經常發生,不足為奇。犯人來時不登記,死去不除名,真是視人命如草芥。而當殘存人數太少的時候,他們就按比例數向偽警務科“攤派”要人。法庫城裡有幾次突然抓捕“閒人”,就是為完成這項任務。
犯人住的是土炕,常年不燒火,以致炕腳底下都長出了綠草。人是一個擠著一個地睡,一宿不準翻身、不準動彈,稍有活動,看守一棒打在頭上,隨時都有喪生之禍。睡前衣服都要脫得精光堆在一起,以防逃跑。一伙食一天兩頓飯。副食只有一條鹹菜。

犯人的勞動方式和勞動條件更為殘酷和惡劣。他們成群被驅趕到田野里,赤身裸體開荒種田,稍一直腰,就遭看守棒打鞭抽。另外還有兩種刑罰更為殘忍:一個是往頭上澆開水,一個是夜間脫光衣服在院裡整宿罰跪,直至凍死為止。有的病號常常是半死不活,帶著活氣被埋掉。在韓家窩堡旁邊,民屯西邊到褚家窩堡的道旁,就有矯正院的埋人坑,至今遺痕尚存。僅1944年一個冬天,在那裡就埋了63個人。因為埋得淺,附近的野狗天天扒食屍體,農民春天下田種地,看到此種慘不忍睹情景……

我們只舉法庫縣這座思想矯正院一個例子,就足以說明所謂思想矯正院就是殺生害命的人間地獄。

作用

變相拘役

日偽當局認為有犯罪可能的人,便可隨意抓捕,只要是被認為“有犯罪之虞”者,都會被押送到偽滿政府矯正院,接受無限期的“精神訓練”。

“矯正”即長期服苦役

奴役和榨取

日本戰犯中井久二作為司法矯正總局局長,大力推行矯正制度。他說:“從1943年6月1日到1945年8月15日,我出任司法矯正總局局長期間,我的工作方針是,第一,努力提高監獄中已判刑的收容者和矯正輔導院的收容者的‘作業就業率’,努力增加監獄特別會計的收益並改善監獄和矯正院的設備條件;第二,通過服勞役,對監獄和矯正院的收容者進行一定的職業輔導,使他們思想‘改善’;第三,要求接受監獄和矯正院的收容者服勞役的企業辦好收容所,等條件成熟時可以逐漸升格為新的監獄或矯正輔導院;第四,監獄和矯正院收容者到外面去服勞役,其收益目標是,1943年度1700萬日元,1944年度2300萬日元,1945年度2700萬日元。”

戰犯中井久二的這段自白足以說明, 所謂“矯正”就是為了更方便地使用東北廉價勞動力

罪惡行徑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偽滿洲國,雖然表面上在維持統治,但日偽統治也同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提出“保全矯正”和“思想矯正”制度。共同策劃和制定了《保全矯正法》和《思想矯正法》,並將偽滿法務部的行刑司擴建為“司法矯正總局”,部下設“矯正輔導院”和“保護監察所”。在整個偽滿洲國各省、市、縣(旗)設立刑務署,這些機構是為貫徹《保全矯正法》和《思想矯正法》而鎮壓、監禁、役使、迫害東北人民的主要機關。所要矯正的對象是被日偽當局認為有犯罪可能的人,要他們受到“保全”和“思想”上的矯正。

從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間,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大量的暴力機構,公布了一連串的反動法令,為日偽當局隨便地抓人、殺人提供“法律根據”。東北人民的一言一行稍有不慎,便被扣上“思想犯”、“經濟犯”、“嫌疑犯”等罪名,遭到逮捕和嚴刑拷打,許多人為此而慘遭殺害。從1940年至1945年,被當做“經濟犯”受到迫害的就有834680人,至於被以其他罪名集體屠殺和秘密屠殺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比如《思想矯正法》有這么一條規定,每年2月1日到4月1日,10月1日到12月1日,在這四個月內進行“大檢舉”。頻繁的“大檢舉”使無數中國同胞慘遭殺害。僅在奉天市就捕殺愛國志士和居民19623名。至於死於酷刑或未經審判即遭殺害以及被判罰苦役受折磨而死的人數根本無法統計。

地理位置

偽滿思想矯正局舊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同光路21號,現改建為:吉林大學圖書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